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1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25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77篇
预防医学   69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05篇
中国医学   45篇
肿瘤学   5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51.
熊雪英  吴慧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3):115+119-115,119
目的:对全麻危重患者复苏期进行观察和护理的工作探讨。方法:对502例患者进行观察,术后心理护理、观察呼吸、预防意外损伤、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结果:502例全麻患者在复苏期各项生命指征基本平稳、安全。结论:危重患者在全身麻醉苏醒期过程中存在危险性,为使危重患者顺利渡过麻醉复苏期,对其进行监护,全身管理及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52.
吴慧  杨培民  张平平  张霞 《中国新药杂志》2012,(21):2544-2546,2551
目的:通过大鼠肝微粒体体外代谢系统考察氧化苦参碱对CYP2C19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本实验室建立的大鼠肝微粒体体外代谢系统,用RP-HPLC法测定CYP2C19酶活性,通过考察加入和不加入氧化苦参碱时CYP2C19酶活性的变化,分析氧化苦参碱对CYP2C19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加入氧化苦参碱后CYP2C19酶活性较不加入氧化苦参碱前降低了(35.39±5.66)%(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氧化苦参碱对CYP2C19酶活性有显著抑制作用,故临床联合用药时应注意代谢性相互作用对疗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
目的: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研究盐酸关附甲素在Beagle犬体内的吸收特性。方法:6只Beagle犬采用双交叉实验设计,空腹单次静脉或灌胃给予盐酸关附甲素(4mg/kg),采集不同时间点的血样,采用LC-MS法进行血浆药物浓度测定,求算相应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6只Beagle犬灌胃4mg/kg盐酸关附甲素后体内过程符合二房室模型,实测的血浆药物浓度曲线下面积AUC0-48h为(18429±7281)ng·mL-1·h,最大血浆药物浓度Cmax为(1988±972)ng/mL,达峰时间tmax为(0.8±0.7)h,末端相消除半衰期t1/2为(11.2±1.6)h。与静脉注射给药相比其绝对生物利用度F为(99.0±11.2)%,拟合求得的吸收速率常数(K01)为(7.563±4.612)/h。结论:盐酸关附甲素在Bea-gle犬体内吸收迅速且完全,临床上可考虑采用口服剂型代替注射剂以便于病人用药。  相似文献   
54.
彭向前  杨培民  吴慧  张霞 《齐鲁药事》2012,31(7):385-387
目的观察非细胞毒性浓度半夏水提取液对耐阿霉素的人白血病细胞系K562/A02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并探讨其逆转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半夏水提取液的细胞毒性及其对K562/A02细胞敏感性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非细胞毒性浓度的半夏水提取液处理后K562/A02细胞膜表面糖蛋白P170表达的变化.结果半夏水提取液对K562/A02细胞有一定的细胞毒作用,非细胞毒性浓度半夏水提取液可显著降低阿霉素对K562/A02细胞的IC50,显著降低细胞膜糖蛋白P170的表达.结论半夏水提取液可部分逆转多药耐药细胞系K562/A02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55.
目的调查四川汶川地震灾区伤员和伤员家属的心理状况,探讨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对人们心理的影响情况。方法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自制的灾区伤员一般情况调查表、睡眠情况调查表以及心理应激调查表,对196名四川汶川灾区伤员和伤员家属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196名灾区伤员和伤员家属中,SCL-90各因子均分均高于正常人群,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躯体化、抑郁、焦虑和恐怖性因子均分与常模相比较,差异有极其显著性(P〈0.01)。HAMA总分〉14分的有23例(11.7%);HAMD总分〉20分的有29例(14.8%);睡眠量表总分〉7分的有96例(49%);应激量表总分〉10分的有74例(37.7%);具有明显的创伤后综合症并且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学标准的有11例(5.6%);此外,符合CCMD-3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有1例。结论地震对人们心理的影响是普遍而严重的,对灾区伤员和伤员家属要进行随访,并需要为其提供早期的合适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56.
Mirabijalone-B的抗肿瘤效应及对DNA拓扑异构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化合物Mirabijalone-B(MB)的抗肿瘤活性及对DNA拓扑异构酶(TOPO)活性的影响。方法以5株人肿瘤细胞株为模型,采用改良MTT法检测化合物MB的体外抗肿瘤活性;以质粒pBR322超螺旋DNA为底物,采用凝胶电泳分别检测MB对TOPOⅠ、Ⅱ介导的pBR322DNA解旋反应的影响。结果化合物MB对5株人肿瘤细胞株K562、HL-60、A549、Bel-7402和SGC-7901生长增殖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8.73、1.26、4.44、1.93和3.55mg.L-1;MB在80和16mg·mL-1浓度时,分别完全抑制TOPOⅠ、Ⅱ介导的pBR322超螺旋DNA的解旋反应;但在无TO-PO存在的条件下,MB对pBR322超螺旋DNA的解旋反应无直接影响。结论化合物MB体外明显抑制人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对DNATOPO尤其是TOPOⅡ活性的抑制可能是其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7.
吴慧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1):152-153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更有效的护理教学方法,深化医院教育改革,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方法:网络教材进行教育,护理学基础掌握恰当的引导技巧。结果:密切联系临床,改变封闭性、单一性、模式化的教学方式。结论:为开放性、综合整体性、设计性的教育内容,帮助护生完成有利的增强自我效能,重视专科护理教学,建立一种适合临床教学模式,势必推动临床护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58.
GC法测定连翘子挥发油中α-蒎烯和β-蒎烯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连翘子挥发油中α-蒎烯、β-蒎烯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GC法,HP-INNOWax型毛细管柱(30 m×0.53 mm ×1.0 μm),程序升温,FID检测器,高纯氮气作载气.结果:α-蒎烯在0.139 1~6.953 1μg(r=0.999 9),β-蒎烯在0.283 9~14.195 3 μg(r=0.999 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4%(RSD=1.45%)、100.09%(RSD=1.34%).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适用于连翘子挥发油中α-蒎烯、β-蒎烯的含量测定,为有效控制生药、连翘子挥发油及制剂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9.
姚桃女  吴慧  何嘉娜 《中国药师》2022,(6):1076-1081
摘要:目的:研究中药山银花Lonicerae Flos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山银花70%乙醇提取物采用HP-20大孔树脂、硅胶、ODS柱色谱以及反相MPLC、HPLC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中分离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犀草苷(1)、木犀草素(2)、绿原酸(3)、隐绿原酸(4)、新绿原酸(5)、5-O-咖啡酰奎宁酸甲酯(6)、5-O-咖啡酰奎宁酸乙酯(7)、异绿原酸B(8)、异绿原酸A(9)、异绿原酸C(10)、3,5-O-二咖啡酰奎宁酸甲酯(11)、3-O-阿魏酰基-5-O-咖啡酰奎宁酸甲酯(12)。结论:化合物6、7和12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急诊应激条件下高危患者不同静脉穿刺置管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救治的急诊应激条件下高危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采取静脉穿刺的不同部位将其分为锁骨下静脉穿刺组、颈内静脉穿刺组、股静脉穿刺组以及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组,四组患者均得到有效救治,比较四组患者穿刺置管护理状况发生情况和穿刺用时。结果研究对象给予静脉穿刺置管护理后发生6例首次穿刺未成功、22例置管脱管、8例管腔堵塞状况,其中PICC组护理状况发生数量最多,股静脉穿刺组护理状况发生数量最少,四组患者穿刺置管护理状况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四组患者静脉穿刺用时发现,颈内静脉穿刺组用时最长,股静脉穿刺组用时最短,四组患者穿刺用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应激条件下高危患者采取不同部位的静脉穿刺和置管护理会导致不同后果,其中股静脉穿刺组突发情况最少,相比其他三组静脉穿刺更有安全保障,且能缩短救治时间,在急诊应激条件下救治高危患者应首选股静脉穿刺置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