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1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25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77篇
预防医学   69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05篇
中国医学   45篇
肿瘤学   5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21.
吴慧  朱广君  卢晓 《山东医药》2012,52(41):77-78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单腿腰麻用于老年下肢骨科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行老年下肢全髋置换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62例,采用0.75%罗哌卡因1.5 mL单腿腰麻,通过观察患者麻醉平面、血流动力学变化、不良反应,评价麻醉效果。结果注药2 min后出现麻醉平面,患侧感觉肢体疼痛消失,30 min后麻醉平面固定,麻醉平面不超过T9;麻醉前、手术开始、手术30 min、手术1 h、术毕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中无恶心、呕吐、呼吸抑制、意识不清发生;术后无头痛、栓塞、肺部感染发生。结论罗哌卡因单腿腰麻麻醉效果确切,患者呼吸、循环稳定,可安全用于老年下肢骨科手术。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不同起源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患儿的心率变异性(HRV)与心率减速力(DC)各项指标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55例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患儿的临床资料,按不同年龄组分为婴幼儿期(3岁),学龄前期组(3~6岁)和学龄期(~16岁),并在不同年龄组内按室性期前收缩来源部位不同,分为右室型组和左室型组;比较分析不同年龄组、不同来源期前收缩组之间HRV与DC各指标的差异。结果三个不同年龄组的DC和HRV时域分析各项参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幼儿组中,右室型组和左室型组间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高频功率(HF)、低频功率(LF)/HF、DC、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的百分数(PNN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学龄前期组中,右室型组和左室型组间的RMSSD、LF、HF、LF/HF、D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学龄期组中,右室型组和左室型组间的RMSSD、HF、LF/HF、D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患儿自主神经平衡调节受损,以迷走神经张力的降低为主;起源于优势心室(婴幼儿期及学龄前期患儿以右心室占优势,学龄期患儿左心室为优势心室)的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增加了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23.
正经口气管插管是麻醉科常见的全身麻醉必要操作,以保证麻醉过程中患者开放大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1],便于呼吸道管理。手术顺利完成送入麻醉复苏室后,当患者麻醉苏醒时,对气管导管不耐受,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大,容易引起心脑血管意外;呛咳反应明显,甚至患者自己拔气管导管,引起气管粘膜和声带的损伤、环勺关节脱位,术后声音嘶哑[2]。浅麻醉下拔出气管导管,常发生呼吸抑制,严重者出现喉痉挛,危及生命,导致再次气管插管。利多卡因通过选择性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尼妥珠单抗靶向治疗联合常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靶向组和常规组,各35例,评估两组患者治疗2、4个周期后的疗效,采集肿瘤组织并检测PI3K/AKT通路、MAPK/ERK通路、JAK2/STAT3通路的激活情况。结果:(1)近期疗效:化疗后2、4个周期时,靶向组患者的CR、PR、SD例数显著多于常规组(P<0.05);PD例数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2)信号通路分子的表达量:靶向组患者肿瘤组织中PI3K、AKT、MAPK、ERK1、ERK2、JAK2、STAT3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3)信号通路下游分子的表达量:靶向组患者肿瘤组织中FasL、Bim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Bcl-2、Survivin、VEGF、HIF-1α、EPO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尼妥珠单抗靶向治疗联合常规化疗方案能够取得更为确切的近期疗效,抑制PI3K/AKT通路、MAPK/ERK通路、JAK2/STAT3通路的激活情况,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更为理想的方案。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创伤患者急诊救治的护理管理策略。方法实施疫情期间创伤患者急诊救治管理,包括改造急诊外科区域、组建疫情防控管理团队、实施基于临床需求的知识培训、改进创伤急诊救治流程、实施患者的安全转运、落实医护人员防护等措施。结果截至2020年3月31日,我院接诊创伤患者644例,其中严重创伤45例,疑似和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28例,未发生医护人员及患者医院感染。结论重视并科学应对疫情,积极完善制度与流程,狠抓防控措施落实,可确保创伤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同时有效防范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27.
目的总结新型敷料处理颅脑手术后难愈性伤口的经验。方法在医护协作下使用新型敷料对11例颅脑术后难愈性伤口进行换药及护理。结果11例伤口中8例痊愈;1例肉芽生长良好联合皮瓣转移手术治疗后痊愈;1例伤口愈合缓慢,医生二期缝合后伤口痊愈;1例发现脑脊液漏中止换药行手术清创及修补术并抗感染治疗痊愈。结论合理使用新型敷料、加强医护配合可有效地促进头部难愈性伤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白术茯苓汤中用生白术或熟白术对湿困脾阻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复制大鼠湿困脾阻模型。50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等容生理盐水)组、模型(等容生理盐水)组、白术茯苓汤(生,8 g/kg)组、白术茯苓汤(熟,8 g/kg)组、平胃散(8 g/kg)组。测量大鼠体质量、腹围、腿围、平均进食量、饮水量,检测大鼠血清Na+-K+-ATP酶活性,神经降压素(NT)、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减少,腹围、腿围增加,平均进食量、平均饮水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血清Na+-K+-ATP酶活性减弱,SP含量减少,NT、VIP含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白术茯苓汤(生)组大鼠体质量增加、腹围减少,平均进食量、平均饮水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血清Na+-K+-ATP酶活性增强,NT、VIP含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白术之白术茯苓汤对湿困脾阻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较熟白术之白术茯苓汤为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同时调节Na+-K+-ATP酶、NT及胃肠激素(SP、VIP)的分泌而达到治疗湿困脾阻的目的,白术茯苓汤中的生白术不可用熟白术替代。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的临床高危因素及其对母婴的影响,为其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3年6月期间住院的单胎前置胎盘孕产妇(112例)为研究组,同期住院的健康、单胎、非前置胎盘孕产妇(177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前置胎盘临床常见病因及其对母婴的影响。结果研究组中年龄≥35岁者43例,占38.4%,无业30例,占26.8%,工人32例,占28.6%,分娩史≥3次者29例,占25.9%,人工流产史≥3次者48例,占42.9%,剖宫产史者22例,占19.6%,盆腔炎史者39例,占34.8%,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年龄、人工流产史、剖宫产史、分娩史、盆腔炎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多次人工流产史、剖宫产史及分娩史暴露率相对较高,是前置胎盘的常见病因;两组产妇妊娠结局比较,研究组剖宫产、胎盘粘连、胎盘植入、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年龄、人工流产史、剖宫产史、分娩史是前置胎盘的高危因素,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应做好生殖卫生、实行计划生育、减少人工流产次数、降低剖宫产率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0.
目的对昂丹司琼预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妇科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96例,将其平均分为三组;给予A组患者4mg昂丹司琼,给予B组患者8mg昂丹司琼;给予对照组常规的生理盐水;对三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三组患者经治疗后,术中瑞芬太尼的用量(43.54±10.05)、(43.68±9.42)、(43.80±10.50)mg/kg;手术的时间(105.23±18.77)、(106.67±20.14)、(104.34±17.54)min以及麻醉时间(122.31±19.57)、(120.34±20.67)、(121.24±19.46)min等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9.38%)与B组(12.5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A、B两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59.38%),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昂丹司琼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效果较为显著、副作用小,能够减少手术或麻醉的风险,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