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0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对古方黄连香薷饮进行拆方研究,筛选出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作用的有效中药组合。方法: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滴鼻感染小鼠,建立小鼠病毒性肺炎模型,并以黄连香薷饮全方及拆方组合进行给药治疗,同时设立阳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计算各组小鼠的肺指数及肺指数抑制率,并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香薷组、黄连-厚朴组及黄连香薷饮全方组小鼠的肺指数均显著降低,肺指数抑制率分别为31.43%、47.74%、47.74%和41.74%,且肺部病变明显减轻。结论:香薷单味药、黄连-厚朴药对和黄连香薷饮全方均具有显著的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葛根-麻黄药对不同比例配伍对葛根素溶出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测定葛根素含量,流动相甲醇-水(25∶75),检测波长250 nm,建立葛根-麻黄药对中葛根素的含量测定方法。考察葛根-麻黄药对不同比例(3∶1,2∶1,4∶3,1∶1,1∶2,1∶3)配伍对葛根素溶出量的影响。结果: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行,平均加样回收率99.67%,RSD 2.2%。葛根-麻黄按4∶3配伍时葛根素溶出量最多(2.408 g·L-1),与葛根水煎液(2.455 g·L-1)最接近,而葛根-麻黄按2∶1配伍时溶出量最少(2.254 g·L-1)。结论:不同配伍比例的麻黄对葛根中葛根素的溶出量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3.
腧穴配伍是实现针灸疗效的重要环节,足三里配伍其他腧穴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对近年来足三里配伍的相关文献进行概述,总结足三里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时的配伍应用现状,以期引起研究人员的关注,在今后的研究中采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更加清楚的揭示其配伍效应,阐述针灸作用机制,从而反馈临床,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4.
皮内针是一种特殊针具,将这种针具浅刺腧穴皮肤下并留置一定时间可以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中国古代就有皮内针的使用,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皮内针因其方便有效等独特优势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特别是日本等国家对其工艺的改进和使用推广等有了极大发展。本文对皮内针的起源、优势病种、操作标准、发展现状及运用前景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以其对这一领域的概况进行总结综述,促进皮内针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75.
艾灸产生的烟雾对室内空气造成污染,严重影响了室内空气质量,但目前我国尚无控制艾灸场所室内空气质量的相关标准。本文对近年来关于艾烟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并从相关标准制定、通风排风、控制灸材质量、加强艾烟安全性研究等方面探讨控制艾灸场所室内空气质量的可能策略,为建立艾灸场所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和安全、规范开展艾灸活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蛇六谷乙酸乙酯萃取物A1组分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A1组分对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光镜学观察A1组分对SGC-7901的细胞形态学变化,RT-PCR法观察A1组分对SGC-7901细胞bcl-2及Bax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A1组分对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为剂量依赖性,并具有明显的细胞形态学改变;RT-PCR结果显示,随着A1组分剂量的增加,具有明显的下调bcl-2基因及上调Bax基因水平的作用。结论:A1组分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可能与下调bcl-2基因及上调Bax基因水平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蛇六谷提取物对体外生长的人肝癌HepG-2细胞和大鼠胶质瘤C6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法初步提取分离蛇六谷不同有效部位,运用MTT法和生长曲线法观察不同浓度的各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HepG-2和C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两种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蛇六谷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具有一定的抑制该两种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以石油醚萃取物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呈现较好的剂量-效应曲线和时间-效应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石油醚萃取物具有诱导HepG-2和C6细胞凋亡的作用。结论:蛇六谷石油醚萃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可能是该药抗肿瘤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78.
目的 采用基于核磁共振(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 NMR)和模式识别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分别观察针刺阳明经穴与他经穴位对健康男性尿液代谢产物的影响,从针刺对机体代谢流影响的角度探讨阳明经穴的特异性.方法 60例健康青年男性随机分为足三里组,梁门组,巨髎组,阳陵泉组,委中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0例.分别针刺相应穴位,连续针刺5 d,获取受试者晨尿,采用1H NMR检测尿液代谢物,运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模式识别方法分析所得数据.结果 针刺阳明经穴对机体尿液代谢物的影响基本一致,均可以升高尿液中马尿酸和氧化三甲胺的含量,降低甘氨酸含量;针刺阳明经穴与针刺阳陵泉对尿液代谢物的影响差别不大,但与针刺委中后的差别明显;针刺委中后尿液代谢物中肌酐明显升高.结论 对尿液代谢物的模式识别分析显示,阳明经穴具有一定的共性,但与阳陵泉的差别不明显,与委中的差别较为明显,有关原因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9.
黄琴  吴巧凤  袁成凯 《光明中医》2022,(18):3263-3265
目的 分析1990年以来针灸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的临床文献,总结选穴及归经等规律,为针灸治疗此病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CNKI、VIP、万方数据库、CBM及Pub Med数据库(1990—2020年),运用文献计量学等统计方法,将纳入临床文献中所涉及腧穴进行频次、经脉等方面的统计及分析。结果 符合研究标准文献共24篇,皆为中文文献,涉及34个穴位、频次166,平均每个穴位使用4.88次,涉及经脉11条。结论 针灸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选穴注重理冲任、调肾、肝、脾,并凸显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80.
穴位配伍使用是针灸临床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经验,恰当的配伍方法可以起到协同作用,达到增强疗效、综合调理、减少不良反应等作用。反之,不合理或不恰当的穴位配伍不仅不能发挥上述作用,反而有可能会影响单穴本身功能的发挥。随着现代研究手段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有关穴位不当配伍导致疗效减弱或不佳的报道,并对其发生的生物学基础和机理等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本文对此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提出穴位配伍拮抗效应不容忽视,但其机理尚待进一步深入探讨,以期为今后临床选穴提供进一步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