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研究妇炎毓胶囊(妇炎毓)的抑菌及抗炎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观察妇炎毓对急性炎症的影响;体内实验采用白色念珠菌、阴道滴虫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建立大鼠阴道炎模型,观察妇炎毓对阴道炎的影响;体外抑菌实验观察妇炎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甲型以及乙型链球菌的影响。结果妇炎毓对小鼠耳廓肿胀有显著地抑制作用(P<0.01);体内实验结果表明妇炎毓能明显抑制阴道炎模型大鼠阴道黏膜充血、水肿、出血和阴道分泌物的分泌,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炎毓组病原体转阴效果明显,ED50为2.99 g/kg,95%可信区间为2.014.63 g/kg。妇炎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克雷伯杆菌均有抑制作用,MIC分别为3.90、15.62、3.90、7.81和125 mg/mL。结论妇炎毓能杀抑制多种阴道致病菌,并对抗多种细菌真菌混合感染造成的实验性阴道炎。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索传统润下药火麻仁Fructus Cannabis与人源肠道菌相互作用的特点。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火麻仁水煎液中主要的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进行含量测定,采用固体与液体的体外厌氧培养方式,结合16Sr RNA技术分析火麻仁水煎液对人源肠道菌生长情况的影响,并采用HPLC法测定人源肠道菌对火麻仁水煎液中亚油酸与亚麻酸代谢的影响,同时对可能出现的新产物共轭亚麻酸及共轭亚油酸进行测定。结果火麻仁水煎液显著促进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生长,表现为大肠志贺杆菌Escherichia-shigella显著增多(P0.01)、脆弱拟杆菌Bacteroides显著减少(P0.01),故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生长受到了抑制,而火麻仁水煎液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经人源肠道菌代谢后含量均降低,且有代谢产物共轭亚油酸和共轭亚麻酸的生成。结论火麻仁水煎液与人源肠道菌相互作用明显,药物能改变菌群结构,菌群能代谢药物成分,这种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部分还原了药物口服途经肠道部位的物质代谢反应,为探明火麻仁在临床治疗中的物质基础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凌霄花总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SPF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阿司匹林片,50 mg·kg~(-1)),凌霄花总黄酮高、低剂量组(200,100 mg·kg~(-1)),除假手术组外,建立短暂性大脑中动脉阻塞大鼠模型(t MCAO),采用神经缺损评分(NDS)法评价行为学的改变、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评价脑组织病理形态的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水平及脑组织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的水平,探讨凌霄花总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缺损评分明显升高(P0.01),脑组织病理损伤严重,血清NSE水平明显升高(P0.01),脑组织中IL-10,TGF-β_1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凌霄花总黄酮高剂量组可明显改善模型大鼠的神经缺损症状,降低神经缺损评分(P0.05);凌霄花总黄酮高、低剂量组和阿司匹林组能明显减轻脑组织病理损伤程度(P0.01,P0.05),降低血清中NSE水平(P0.05),升高脑组织中IL-10,TGF-β_1水平(P0.01,P0.05)。结论:凌霄花总黄酮对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与降低NSE水平,升高抗炎细胞因子IL-10,TGF-β_1的水平,减轻炎症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24.
目的:在10种清热解毒药中筛选出抗氧化活性较高的药物,为筛选高效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和新药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测定清热解毒药醇提液对DPPH·的清除率,并计算半数清除率(IC50),以维生素E为阳性对照,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不同中药的醇提液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其中连翘的最大效能及强度均最强,且IC50值是0.312 7 g·L-1为最小。结论:连翘抗氧化活性最强。本研究为连翘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以及应用前景提供了新思路,也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5.
目的在氧化应激假说的指导下,本文对决明子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抑制胰脂肪酶活性的测定,为探究决明子的抗衰老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以不同溶媒,采用加热回流法制备决明子提取液。用DPPH法测定各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采用滴定法测定各提取液的抑制胰脂肪酶能力,并比较。结果决明子不同溶媒提取液具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在一定生药浓度范围内,决明子无水乙醇提取液的抗氧化能力比75%乙醇溶液提取液、85%乙醇溶液提取液、水提取液强;但抑制胰脂肪酶能力以水提取物最强,相当于阳性对照药奥利司他的水平。结论不同溶媒决明子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与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效果显著,为探究决明子的药理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6.
通过对高学敏主编的《中药学》第七版教材中包括的所有抗肿瘤中药进行汇总归类,并进一步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0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及归纳分析,得到抗肿瘤中药139种,功效分类中清热药最多,在四气分析中,寒性中药最多,结果多数与临床研究的文献报道相一致。有利于学习者整体把握中药的用药规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为其他中药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27.
目的 观察心葆药食两用中药颗粒组方对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入住郑州市中医院的有冠心病且辩证符合心血瘀阻证的患者200例,分为观察组(n=98)和对照组(n=102).观察组给予心葆药食两用中药颗粒+常规药物,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观察8周后,各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测定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水平;观察两组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及中医临床症候评分.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T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C、TG、LDL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也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NO、ET-1、AngⅡ、FMD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O和FMD水平高于对照组,ET-1、Ang-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临床症候各项评分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心悸、气短次数和临床症候总评分均较低(P<0.05).结论 心葆药食两用中药颗粒可缓解冠心病心血瘀阻型患者的血管紧张,减轻其内皮细胞损伤,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8.
李根林  郭晨阳  吴宿慧  李寒冰  孙静雅 《中草药》2020,51(13):3509-3517
目的探讨火麻仁油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肠道微生态的调节作用。方法将72只昆明小鼠分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金双岐组)、火麻仁油(分别为12.0、6.0、3.0 mL/kg)组,雌雄各半。对照组每天颈背部sc生理盐水,其他5组sc 1%D-半乳糖水溶液造模,给药体积为10 mL/kg;1 h后对照组ig生理盐水,其他各给药组ig不同剂量的药物,给药体积为20 m L/kg,连续ig 42 d,给药结束后,观察体质量变化;留取回盲部近端肠管组织及盲肠、结肠内粪便。通过革兰氏染色分别检测革兰阳性杆菌(G~+b)、阴性杆菌(G~-b)、阳性球菌(G~+c)、阴性球菌(G~-c)菌群数量;称取盲肠质量计算盲肠系数,并通过HE染色观察回肠黏膜变化;测定结肠粪便pH值;气相色谱法检测粪便短链脂肪酸(SCFA)的含量。结果火麻仁油可以上调杆菌的比值,降低球菌的比值,降低盲肠系数及结肠pH值;显著改善模型动物的结肠病理变化,使黏膜上皮完整,腺体排列整齐,杯状细胞丰富,绒毛丰富;能显著升高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的含量(P0.01),显著降低异戊酸的含量(P0.05)。结论所测高、中、低3个质量浓度的火麻仁油均可优化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模型的肠道菌群结构,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可为火麻仁的临床应用及产品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9.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血瘀大鼠模型的影响,探讨丹红注射液调控血瘀证血小板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舒血宁注射液(1.8 mL/kg)组和丹红注射液高、中、低剂量(1.4、0.7、0.35 mL/kg)组,尾iv给予药物干预11 d后,采用sc肾上腺素联合冰水浴制备急性血瘀证大鼠模型,再给予药物干预1 d后,检测血流变指标、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活化黏附、聚集、释放相关指标;观察耳廓微循环、心电图和心尖、腹主动脉组织病理变化;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组织蛋白激酶B1(protein kinase B1,Akt1)、p38、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s1/2,ERK1/2)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液流变学、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β-血栓环蛋白(β-thromboglobulin,β-TG)、血小板第四因子(platelet factor 4,PF4)指标显著升高(P<0.05、0.01),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rostaglandin F1α,6-keto-PGF1α)、耳廓微循环血流量显著降低(P<0.01),心肌组织p-Akt1、p-ERK1/2、p-p38蛋白表达以及Akt1ERK1/2p38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丹红注射液能够不同程度地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vWF、FN、TXB2、β-TG、PF4(P<0.05、0.01),升高6-keto-PGF1α(P<0.05、0.01),显著提高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值(P<0.05、0.01),保护心脏,增加耳廓微循环血流量(P<0.05)。心尖、腹主动脉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心肌、血管内膜出现轻微损伤,弹力纤维破坏,由于斑块脱落导致开始出现空泡;丹红注射液组大鼠心肌、血管内膜和内皮细胞以及弹力纤维显著改善。结论 丹红注射液可以恢复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心肌细胞功能,通过调控vWF/GPIb-IX-V介导的信号通路及血小板功能,对大鼠急性血瘀有较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技术(UHPLC-Q-Orbitrap HRMS)鉴定白术内酯I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并探讨其可能的代谢途径。方法 SD大鼠单次灌胃给予白术内酯I后,收集大鼠血浆、尿液、粪便样品。以体积分数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电离源(ESI源)正、负离子模式下分析大鼠生物样本。根据质谱提供的准分子离子峰、碎片离子及准确相对分子质量,鉴定白术内酯I体内代谢产物。结果 共鉴定出大鼠体内代谢产物30个,其中血浆样品中5个,尿液样品中17个,粪便样品中16个。氧化、水合、脱饱和、硫酸化、葡萄糖醛酸化、甘氨酸结合、半胱氨酸结合等是白术内酯I体内主要的代谢途径。结论 首次阐明了白术内酯I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及代谢途径,为其进一步的药效学评价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此外也为单体药物代谢产物鉴定提供了一种综合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