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6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1.
甘草甲醇提取物FM100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甘草甲醇提取物FM100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方法用三硝基苯磺酸钠(TNBS)和乙醇制造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空白对照组和TNBS模型组灌胃等容量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灌胃地塞米松0.2mg/kg,FM100大、中、小剂量组分别灌胃FM100300mg/kg、200mg/kg、100mg/kg,连续灌胃14d。观察小鼠体质量变化、腹泻、结肠黏膜组织形态学、脾脏指数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力等指标。结果甘草甲醇提取物FM100可不同程度地改善TNBS/乙醇所致溃疡性结肠炎小鼠体质量下降和腹泻症状,明显降低结肠黏膜粘连及其溃疡分值和脾脏指数,但可增高MPO活力(P<0.05或P<0.01)。结论甘草甲醇提取物FM100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改善作用,能减轻结肠局部的病理性损伤。  相似文献   
112.
目的:研究当归挥发油对豚鼠气管平滑肌的作用,探讨其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方法,设三因素(当归挥发油酸性部位A1、酚性部位A2和中性非酚性部位A3部位)二水平(给药与不给药),以豚鼠气管平滑肌张力变化为指标,研究分析当归挥发油不同部位对豚鼠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及交互影响。结果:当归挥发油总油及凡(中性非酚性部位)对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有明显松弛作用(P〈0.01),A1(酸性部位)和A2(酸性部位)对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的作用不明显,A1与A2之间存在明显交互影响。结论:当归挥发油中A3(中性非酚性部位)是松弛豚鼠离体气管平滑的主要组分。  相似文献   
113.
药理学是医学教育中的主干必修课,教学难度较大,落实药理学三维教学目标能实现学生全面和谐发展。通过界定药理学三维教学目标,设计有效的教学过程,探索适宜的教师行为,科学评价教学效果,能基本实现优质药理学教学。  相似文献   
114.
目的 观察秦艽不同配伍药对对风寒湿痹和风湿热痹模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IL-1β)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痹证的作用机制. 方法 将12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风寒湿痹和风湿热痹两大组,每组再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雷公藤组、单味秦艽组、秦艽桑寄生组、秦艽防己组、秦艽威灵仙组、秦艽羌活组,每组8只.采用佐剂诱导加外界施以“风寒湿”和“风湿热”致病因素制备风寒湿痹与风湿热痹大鼠模型,并自造模第1天起各给药组给予制备的相应药液10 ml/kg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25天.测定各组大鼠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结果 风寒湿痹和风湿热痹模型组大鼠TNF-α、IL-1β水平均高于空白组(P<0.01).风寒湿痹和风湿热痹中各给药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或P<0.01).风寒湿痹模型中,秦艽羌活组、秦艽威灵仙组、秦艽桑寄生组大鼠的TNF-α、IL-1β水平下降更明显(P<0.01);秦艽羌活组、秦艽威灵仙组、秦艽桑寄生组大鼠的TNF-α水平低于秦艽防己组(P<0.05或P<0.01).风湿热痹模型中,秦艽防己组、秦艽桑寄生组、秦艽羌活组大鼠的TNF-α、IL-1β水平下降更明显(P<0.01);秦艽防己组大鼠的IL-1β水平低于秦艽威灵仙组(P<0.05). 结论 秦艽配伍羌活、威灵仙、桑寄生降低风寒湿痹模型大鼠TNF-α、IL-1β水平效果明显,秦艽配伍防己降低风湿热痹模型大鼠TNF-α、IL-1β水平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5.
目的研究红芪多糖(HPS)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大鼠脑组织神经功能、脑含水量、梗死面积比和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氧化产物丙二醛(MDA)与血清中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方法按照体重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模型组,假手术组,对照组(银杏叶分散片,0.21 g·kg-1)与高、中、低3个剂量实验组(HPS 0.6,0.3,0.15 g·kg-1)。模型组、假手术组灌胃等量蒸馏水;几组均1天1次,连续7 d。第8天造模。用50%三氯化铁制备大鼠的大脑中动脉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用5级4分评分标准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用称重法检测脑含水量;用噻唑蓝法检测脑梗死面积比;用试剂盒检测脑组织中SOD、CAT、MDA以及以及血清中NO、NOS、ET、CGRP的含量。结果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所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给药后,模型组与高、中2个剂量实验组的脑组织中SOD(U·mg-1)分别为107.90±30.12,135.06±3.21,129.32±20.71;这3组的脑组织MDA(μmol·g-1)含量分别为6.39±2.03,4.08±1.54,4.53±1.21;这3组的NO(μmol·L-1)分别为66.32±20.39,48.50±20.86,52.39±27.01;这3组的NOS(U·mL-1)分别为29.95±8.05,21.94±9.98,20.55±8.06;这3组的ET(pg·mL-1)分别为96.64±21.51,75.88±19.52,76.42±17.76;这3组的CGRP(pg·mL-1)分别为53.98±10.95,76.43±22.53,67.07±12.12,组间的上述所有指标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中2个剂量HPS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神经功能损伤及脑组织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所造成的脑组织抗氧化系统的损伤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探讨鳖血柴胡炮制前后“物质-效应”变化,阐释炮制对其“清肝退热”作用的影响。方法 通过中药非靶标代谢组学结合网络药理学分析,阐释物质基础变化与“清肝退热”作用相关性;通过2,4-二硝基苯酚致发热大鼠模型及肝脏代谢组学评价鳖血柴胡的解热作用,阐释效应变化与“清肝退热”作用相关性。结果 鳖血柴胡炮制前后的物质基础变化,在中医证候学上更侧重影响肝经,与风热、火热、湿热、血热等热证呈现证素相关性。解热药效学显示鳖血柴胡具有与生柴胡相似的解热作用,并对发热过程中的肝脏代谢物的影响较显著,具有肝脏损伤保护的优势。结论 “物质-效应”的代谢组学变化显示,炮制可促进鳖血柴胡“清肝退热”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117.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去卵巢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Caspase-3和Bcl-2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及葛根素高、中、低剂量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均行去卵巢手术造模,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腹腔注射,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等生理盐水腹腔注射。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法,观察去卵巢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Caspase-3和Bcl-2的表达。结果葛根素高剂量组大鼠海马CA1区Caspase-3表达明显减少(P0.05);葛根素高、中剂量组大鼠海马CA1区Bcl-2表达明显增加(P0.05,P0.01),葛根素高剂量组大鼠海马CA1区Bcl-2 mRNA水平明显增加(P0.05)。结论葛根素能下调去卵巢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Caspase-3表达,上调Bcl-2表达,对神经元结构异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8.
目的:研究制萎扶胃浓缩丸对小鼠胃肠动力的影响及急性毒性。方法:通过测定小鼠胃排空率和肠推进率研究制萎扶胃浓缩丸对小鼠胃肠动力的影响,采用测定LD50评价制萎扶胃浓缩丸急性毒性。结果:制萎扶胃浓缩丸对小鼠胃排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P<0.01),对正常小鼠肠推进未见明显影响,制萎扶胃浓缩丸未见明显急性毒性反应。结论:制萎扶胃浓缩丸对小鼠胃肠动力具有促进作用,口服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9.
目的 观察三黄膏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大鼠皮下软组织的影响,从TLR2/NF-κB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96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百多邦组和三黄膏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6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以MRSA菌悬液皮下注射制备软组织感染模型,百多邦组和三黄膏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于患处涂抹相应药物,空白组和模型组涂抹等量凡士林,每日2次,共7 d。HE染色观察感染组织病理变化,ELISA检测血清及感染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7含量,RT-qPCR检测感染组织TNF-α、IL-1β、IL-7、Toll样受体2(TLR2)、转化生长因子-β活化激酶结合蛋白1(TAB1)、核因子(NF)-κB p65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LR2、TAB1、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感染组织表皮层鳞状上皮普遍增厚,胶原纤维聚集成片状、团块状,各层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血清及感染组织TNF-α、IL-1β、IL-7含量显著增加(P<0.01),感染组织TNF-...  相似文献   
120.
目的 基于UHPLC-Q-TOF-MS分析鳖血柴胡炮制前后药效物质的变化,结合生物信息分析阐释鳖血柴胡炮制理论的科学内涵。方法 采用UHPLC-Q-TOF-MS技术和多元变量模式识别分析方法对鳖血柴胡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通过PubChem、STITCH、SwissTargetPrediction、SEA、Metascape和SymMap数据库对鳖血柴胡炮制前后的"差异成分-靶点-功效-中医证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鳖血柴胡炮制后松脂素、山奈酚素、鸟嘌呤核苷、淫羊藿苷F2、柴胡皂苷BK1、柴胡皂苷D、异土木香内酯等37种成分发生了明显改变,生物信息分析显示差异成分相关靶点主要富集定位在肝脏、骨髓、小肠、脾脏等组织,靶点功效主要与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传导通路、蛋白质磷酸化、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激素反应等生物学过程相关,与肝气郁滞、风热、火热、肝肾亏虚、阴虚阳亢、肝风等中医"肝阴虚"类证候呈现相关性,显示其主入肝经,侧重于疏肝解郁、疏散肝经风热、清肝泻火、滋补肝肾、滋阴潜阳、平肝息风等功效。结论 鳖血柴胡炮制前后药效物质及药性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其变化与"肝阴虚"相关证候有明显的关联性,提示基于"柴胡劫肝阴"理论的鳖血柴胡炮制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