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50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89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6篇
  1篇
中国医学   80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疾病,俗称"前列腺肿大".它的发病原因是由于前列腺中叶增生为实质性改变,临床表现主要有尿频、尿急、尿不尽、排尿困难以及尿潴留等[1].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多采用手术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TURP)是一种很有效的治疗BPH的方法,目前已被公认为治疗BPH的金标准.TURP造成的创伤小,可以有效减少病人痛苦,并且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疗效令人满意[2].但由于老年人体质下降等原因,TURP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比如电切综合征、术后继发性出血和膀胱痉挛等.采取合适对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6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总结了临床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2.
恶性肿瘤不仅是一种细胞增殖失控的疾病,而且是一种细胞死亡异常的疾病。人体内调节细胞增殖和死亡之间的平衡机制一旦被破坏,就可能发生肿瘤,这种增殖一死亡的平衡失调通常是由于细胞凋亡的调节紊乱引起。  相似文献   
73.
目的评价黄龙止咳颗粒联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肺肾气虚、痰热郁肺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于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纳入8个研究中心(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市儿童医院、上海市中医医院、深圳市儿童医院)160例病例,其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试验组予黄龙止咳颗粒和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对照组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及黄龙止咳颗粒模拟剂,用法用量同试验组。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疾病控制情况及中医疗效,比较两组咳嗽症状严重程度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和、肺功能及安全性指标。结果160例进入全分析集(FAS)、安全性数据集(SS)、152例进入符合方案数据集(PPS)。试验组治疗4周控制73例、部分控制3例、未控制1例,对照组控制63例、部分控制11例、未控制1例,试验组与对照组病情控制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S、FAS分析结论一致。治疗4周,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日间咳嗽症状严重评分、夜间咳嗽症状程度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和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S、FAS分析结论一致。该研究发生不良事件2例,其中1例判断为不良反应。两组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龙止咳颗粒联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儿童CVA肺肾气虚、痰热郁肺证疾病控制情况、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单独使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并可减轻患儿咳嗽症状严重程度,改善相关症状,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74.
目的 观察LIGHT、IFN-γ基因转染人肝癌细胞HepG2的凋亡及其Caspaae-3和survivin的表达变化. 方法 用LIGHT、IFN-γ真核细胞表达质粒pcDNA4C-LIGHT-cDNA、pcDNA4C-IFN-γ-cDNA及其转化的E.coli JM-109感受态大肠杆菌,经质粒提取后,转染人肝癌细胞HepG2,同时设对照组(未转染).分别于转染后12、24、48 h收集HepG2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Caspase-3、survivin. 结果 转染后细胞凋亡及Caspase-3表达量在对照组、LIGHT单转组、联合转染组呈逐渐递增趋势,survivin表达量呈递减趋势. 结论 LIGHT转染后能通过调节HepG2细胞Caspase-3及survivin的表达来发挥促细胞凋亡作用,INF-γ能增强LIGHT诱导的HepG2细胞凋亡,且显著上调其Caspase-3的表达.  相似文献   
75.
目的 观察辨证取穴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方法 将165名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83例和对照组82例,分别采用辨证取穴推拿和基本推拿方法治疗,疗程均为2周,根据症状评分量表对临床疗效及证候疗效进行评价,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红蛋白、血锌及尿D-木糖排泄率.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7.6%,对照组为93.9%,2组比...  相似文献   
76.
在完成文献检索、文献评价及文献总结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进行3轮专家问卷调查,经过专家论证会,专家质量方法学评价和临床一致性评价,形成《三伏贴干预儿童哮喘专家共识》,提出三伏贴干预儿童哮喘专家共识的范围、术语和定义、诊断、分期、适用人群、敷贴方法与禁忌、注意事项与调护等,以规范该疗法的临床应用,本共识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养血祛风法对慢性抽动障碍模型鼠行为学和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为养血祛风法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腹腔注射亚氨基二丙腈(IDPN)建立慢性抽动模型鼠,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和硫必利组,观察小鼠的点头运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和硫必利组小鼠纹状体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结果:养血祛风法能明显减少模型小鼠的点头次数(P〈0.05),养血祛风法能明显降低模型小鼠纹状体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结论:养血祛风法能改善慢性抽动障碍模型小鼠的点头行为,降低纹状体内多巴胺(DA)含量(P〈0.05),其可能作用机制为影响模型鼠的多巴胺系统。  相似文献   
78.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1例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的p53、E-cadherin和CD34。结果显示,HCC组织中p53、E-cadherin和CD3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4%、48.8%和100%。p53的表达与患者血清AFP水平、癌组织Edmondson分级有关(P均〈0.01);E-cadherin的表达在肿瘤〉5cm和癌组织Edmondson分级Ⅲ、Ⅳ级的HCC患者中明显降低(P均〈0.05);E-cadherin表达阴性的患者肝切除术后5a生存率明显降低。认为p53在HCC组织中呈高表达,HCC组织中E—cadherin表达阴性的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脂质体介导LIGHT基因和IFN-γ转染诱导肝癌HepG2细胞的促凋亡作用.方法 以脂质体介导LIGHT基因和IFN-γ转染肝癌HepG2细胞,设立转染组(单转、联合转染组)和对照组(未转染组).分别于转染后12、24、48 h检测肝癌HepG2细胞的凋亡率、Bcl-2及Caspase-8的表达量,并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1)细胞凋亡率:单转组转染后12、24、48 h为18.8%±3.5%、25.7%±2.8%、36.4%±3.6%;联合转染组为23.8%±2.4%、31.1%±2.1%、42.5%±4.5%;对照组为8.7%±2.1%、9.3%±1.6%、10.9%±1.2%.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69,53.33,48.28,P<0.01).(2)Bcl-2表达量:单转组在转染后12、24、48 h为16.4%±5.0%、13.4%±3.5%、8.6%±2.3%;联合转染组为14.7%±3.8%、9.1%±2.0%、4.6%±2.0%;对照组为25.3%±6.3%、19.8%±4.4%、10.1%±3.8%.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9.12.29,5.81,P<0.05).(3)Caspase-8表达量:单转组在转染后12、24、48 h为19.3%±2.4%、27.2%±1.9%、33.7%±3.0%;联合转染组为22.7%±2.2%、30.9%±3.1%、38.2%±3.2%;对照组为1.2%±0.8%、1.8%±0.6%、3.2%±1.5%.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54,112.78,101.61,P<0.01).结论 LIGHT基因转染肝癌HepG2细胞后通过调节Bcl-2及Caspase-8的表达来发挥促凋亡作用,IFN-γ能增强LIGHT基因诱导肝癌HepG2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80.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前瞻性研究围手术期中心静脉置管后导管感染情况。方法对95例手术病人在麻醉期间放置中心静脉导管,拔管时经导管抽血并切取导管头端,分别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观察、记录导管相关性感染、血培养及导管培养结果、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情况。结果血培养阳性率8.42%,导管培养阳性率36.84%,导管感染率5.26%,感染者带管时间均超过72 h。60岁以上、恶性肿瘤及带管时间超过3 d的病人培养阳性率略高,但差异无显著性。培养阳性组与阴性组带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无明显差别。结论短期放置中心静脉导管,导管感染一般发生于72 h之后。导管及血培养结果并不影响术后住院时间及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