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2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观察正肝方对黄曲霉毒素B1(AFB1)诱发的大鼠癌前病变肝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表达的影响。方法:10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30只、正肝方小剂量预防组30只、正肝方大剂量预防组30只、正常大鼠对照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先后用AFB1和2-乙酰氨基芴(2-AAF)处理各组大鼠造模。正肝方大、小剂量预防组在造模期间,将不同浓度正肝方水剂(0.6g/ml,0.3g/ml)按10ml/kg分别灌喂大鼠;模型对照组用无菌蒸馏水按10ml/kg灌喂大鼠。8周后处死大鼠,肝组织取材。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和RT-PCR法,检测肝组织中IGF-Ⅱ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肝组织IGF-Ⅱ染色阳性细胞百分率(LI)和表达强度(PU)最高,并且IGF-ⅡmRNA表达水平也最高(P0.01)。正肝方能降低大鼠癌前病变肝组织IGF-Ⅱ蛋白和mRNA的异常高表达(P0.01),且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正肝方能通过下调IGF-Ⅱ异常高表达,从而减弱IGF-Ⅱ通过自分泌生长刺激机制导致的AFB1启动的肝细胞异常增生。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IFN-γ+874位点T/A以及TNF-α-238位点G/A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BV宫内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集HBV标记物单项或多项阳性孕妇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根据新生儿是否感染HBV将孕妇分为宫内感染组和对照组。利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检测IFN-γ+874位点等位基因型,利用PCR-RFLP方法检测TNF-α-238位点等位基因型。结果: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可以准确判断IFN-γ+874位点等位基因型,对照组IFN-γ+874位点等位基因频率A为0.562,T为0.438,而宫内感染组A为0.738,T为0.262,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8,P=0.036)。TNF-α-238位点等位基因型的检测可以使用PCR-RFLP方法,对照组TNF-α-238位点等位基因频率A为0.146,G为0.854,宫内感染组A为0.262,G为0.738,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6,P=0.071)。结论:IFN-γ+874位点T/A等位基因与HBV宫内感染具有一定相关性,T等位基因对胎儿HBV宫内感染具有防护作用。TNF-α-238位点G/A等位基因型与HBV宫内感染的关系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脂炎消煎剂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脂炎消煎剂大、小剂量组(20 g/kg体重和10 g/kg体重),第24周用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后开腹取肝组织作常规病理学检查并观察肝脏形态学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脂炎消煎剂组肝脏形态学改善明显。结论:脂炎消煎剂具有改善肝组织病变的作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54.
电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丽  程井军  吴其恺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11):1747-1749,1751
目的 观察电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电针组(60例)取穴足三里、丰隆。电针治疗,留针10min,每天治疗1次,连续6d后休息1d,共治疗8周。西药对照组(48例)每天给予西药阿托伐他汀片,10mg,日1次,口服;肝泰乐片,0.2g,日3次,口服,连续8周。两组均8周为1个疗程。结果 电针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两组临床治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电针在使ALT、GGT恢复正常,降低TC、TG及肝纤维化指标血清Ⅲ型前胶原蛋白(PCⅢ)、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和Ⅳ型胶原(CIV)方面与治疗前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5或0.01),与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 电针具有明显的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及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防治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5.
山楂贝母汤治疗脂肪肝4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山楂贝母汤对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脂肪肝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口服山楂贝母汤,对照组服用多烯康胶丸,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肝功能及血脂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5.0%,对照组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和谷氨酰转肽酶均明显降低,且优于对照组(P<0.05,<0.01);总胆固醇、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其中T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楂贝母汤治疗脂肪肝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  相似文献   
56.
赤芍承气汤对重度肝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赤芍承气汤对重度肝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48例重度肝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1例及对照组17例。两组均给予促肝细胞生长素、胸腺肽、思美泰、清蛋白等常规西药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赤芍承气汤煎剂,每日1剂,分2次口服.疗程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清清蛋白(Alb)、TNF-α及大便培养检测肠道9种正常菌群:大肠杆菌(EMB)、葡萄球菌(SP)、消化球菌(PS)、拟杆菌(BD)、酵母菌(SB)、肠球菌(EC)、双歧杆菌(BL)、乳酸杆菌(LC)、梭菌(CD)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BL、LC等肠道有益菌群明显增加,EMB、BD、CD等有害菌群明显减少:TNF-α及生化指标(TB、AIB、PTA)等均显著改善:病死率显著降低,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赤芍承气汤可以明显改善肠道菌群失调,增加肠道有益菌的数量与比例,减少肠道革兰阴性杆菌等有害菌群的数量,降低血清TNF-α水平.改善肝脏生化指标,降低重度肝病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治疗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96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用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肝区局部治疗,1次/d,每周6次,8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肝功能、肝纤维化、肝脾脏门静脉B超检测结果的变化,采用综合积分法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积分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ALT活性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TBi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肝纤指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B超分值均有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辅助治疗能改善肝炎肝硬化患者症状体征,改善肝功能,降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配合中西药物治疗,疗效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58.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肝炎重度黄疸45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 临床资料 95例均为住院患者,诊断符合1995年5月北京第5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标准。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5例,男38例,女7例,年龄20~62岁,平均36.5岁;病程7天~4月,平均26天;ALT72~3062U/L,平均485U/L;AST43~2521U/L,平均414U/L;TBil 175.3~468.8μmol/L,平均239.6±45.9μmol/L;甲型3例,乙型15例,戊型9例,甲 乙11例,甲 戊1例,乙 戊6例。对照组50例,男40例,女10例;年龄4~66岁,平均32.2岁;病程5天~3月,平均24天;ALT43~2581U/L,平均462U/L;AST33~1627U/L,平均442U/L;TBil178.6~413.8μmol/L,平均226.7±40.7μmol/L;甲型4例,乙型16例,戊型8例,甲 乙10例,乙 戊11例,TTV1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59.
通里攻下法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摘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通里攻下法对内毒素脂多糖(LPS)致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LPS D-GalN联合制备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以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Fas、FasL蛋白在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观察通里攻下中药对肝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LPS D-GalN可引起严重的急性肝坏死并有广泛的肝细胞凋亡,伴Fas、FasL蛋白在肝细胞中表达增强;肝细胞Fas/FasL阳性  相似文献   
60.
目的 观察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治疗中常见的护理问题,探讨护理干预对其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对78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同时给予早期护理干预,观察其对患者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的影响.结果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主要并发症为感染、肝性脑病、出血、肝肾综合征.本组患者上述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3.5%、25.6%、14.1%、5.1%,治疗总有效率为74.4%,病死率为6.4%.结论 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基础上做好护理干预,及时发现、预防和处理并发症,能有效降低慢性重型肝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