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70篇
  免费   649篇
  国内免费   547篇
耳鼻咽喉   150篇
儿科学   119篇
妇产科学   130篇
基础医学   698篇
口腔科学   148篇
临床医学   2398篇
内科学   833篇
皮肤病学   106篇
神经病学   503篇
特种医学   5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992篇
综合类   3666篇
预防医学   1512篇
眼科学   103篇
药学   1756篇
  22篇
中国医学   1383篇
肿瘤学   318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317篇
  2022年   347篇
  2021年   269篇
  2020年   340篇
  2019年   326篇
  2018年   335篇
  2017年   180篇
  2016年   280篇
  2015年   278篇
  2014年   683篇
  2013年   609篇
  2012年   766篇
  2011年   966篇
  2010年   764篇
  2009年   741篇
  2008年   775篇
  2007年   726篇
  2006年   630篇
  2005年   563篇
  2004年   548篇
  2003年   591篇
  2002年   504篇
  2001年   480篇
  2000年   407篇
  1999年   352篇
  1998年   277篇
  1997年   221篇
  1996年   227篇
  1995年   226篇
  1994年   198篇
  1993年   175篇
  1992年   181篇
  1991年   148篇
  1990年   140篇
  1989年   115篇
  1988年   91篇
  1987年   80篇
  1986年   73篇
  1985年   63篇
  1984年   60篇
  1983年   41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37篇
  1980年   26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8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61.
肺癌组织CD44、CD71的检测及与病理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肺癌组织CD44、CD71的表达与病理学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对53例肺癌患者癌组织的CD44、CD71进行检测,并与其组织细胞学分类、分型,年龄,淋巴结转移等进行分析。结果CD44、CD71在低分化肿瘤细胞的表达明显高于中、高分化肿瘤细胞;肺肿瘤发生淋巴转移时,其CD44的表达明显增高,60岁以下患者CD71表达率明显高于60岁以上的患者。结论肺癌组织CD44的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CD71的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患者的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962.
VM26+DDP方案同期联合脑放疗治疗支气管肺癌脑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肺癌脑转移的发病率随着支气管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而明显上升,文献报道达30%-50%。放射治疗是治疗脑转移的主要手段,而目前为止化疗与放疗联合治疗脑转移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比较支气管肺癌脑转移同步放化疗与单放疗的临床疗效、生存率和毒性反应。方法:自2000年9月至2001年10月将41例支气管肺癌患者随机分组,其中20例进入同步放化疗组,21例进入单放疗组。同步放化疗组中,男性14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50岁(范围40—70岁),非小细胞肺癌16例,小细胞癌4例;单放疗组中,男性14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52岁(范围40—73岁),非小细胞肺癌19例,小细胞癌2例。同步放化疗组化疗方案:鬼臼噻吩甙(VM26)每天60mg/m^2,d1-3;顺铂(DDP)60mg/m^2,d1;放射治疗从化疗第1天开始,6MV-X线照射,3Gy/次,全脑照射二周总剂量为30Gy/10次。单放疗组:放射治疗方案同同步放化疗组。结果:全组所有患者均按计划完成治疗。同步放化疗组完全缓解率(CR)为25%,部分缓解率(PR)为50%,无变化(SD)为25%。单放疗组CR为4.76%,PR为33.33%,无变化(SD)为61.9%。两组的CR率及有效率(CR+PR)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1,P=0.019)。同步放化疗组的1、2、4年生存率分别为44.44%、33.33%、11.11%,中位生存时间为14月。单放疗组的1、2、4年生存率为31.58%、26.67%、0%,中位生存时间为11月。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2015)。毒副反应:同步放化疗组Ⅲ/Ⅳ度白细胞下降(40%),血小板下降(25%)和胃肠道反应(50%)与单放疗组比(4.76%,0,9.52%),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7,P=0.016,P=0.005)。结论:对支气管肺癌脑转移治疗同步放化疗的方案,其近期有效率优于单放疗,并且有提高远期生存率的可能性,虽毒副反应增加,但患者均能耐受。  相似文献   
963.
对317例头位妊娠脐带绕颈分娩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探讨其胎儿窘迫、围产儿病率及分娩情况,并与同期分娩的1177例无脐带绕颈者对照,以达到降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病死率的目的。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64.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康鼻胶囊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C18(4.6mm×20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溶液(8.5∶91.5,v/v),检测波长327nm,流速1mL.min-1。结果:绿原酸在0.1~4.0mg.L-1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A=14 095.31C 127.77,r=0.999 9(n=6);平均加样回收率99.5%,RSD为1.4%(n=5)。结论:所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康鼻胶囊中绿原酸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965.
自然杀伤(NK) T细胞具有 NK受体和 T细胞受体且显示 NK细胞和 T细胞两方面性质的淋巴细胞。脐血中的NKT细胞具有较低的免疫原性和较高的分化潜能,具有通过细胞识别途径介导的抗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调节1gE产生和清除自身反应性T细胞等功能,因而在肿瘤的免疫治疗领域可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66.
目的 探索米非司酮联合甲基睾丸素治疗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的新途径。方法 对无禁忌证、拒绝手术并自愿接受米非司酮治疗的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病人 5 0例 ,连续应用米非司酮配伍小剂量甲基睾丸素治疗3~ 6个月 ,分别于治疗前、后对照阴道B超测量内膜厚度、刮宫组织病理检查 ,随访观察月经恢复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用药前、后分别为子宫内膜厚度 (5 80± 0 96 )mm及 (1 4 3± 0 38)mm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用药后腺上皮呈增生早期改变 ,腺体分泌活动受抑制 ;间质致密 ,水肿消失 ,内膜腺体未见早期分泌相 ,间质细胞有丝分裂像亦不多见 ,上皮与间质均未见到异型细胞。所有患者用药期间全部闭经 ,停药后 2 7~ 6 5d(平均 4 8d)月经恢复 ;7例绝经 ,2年治愈率 86 %。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小剂量甲基睾丸素能有效抑制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 ,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67.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31例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过敏性紫癜是较常见的微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病变常累及皮肤、粘膜、胃肠道、关节和肾脏。我们运用中西药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 3 1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1994~ 2 0 0 2年我院急诊留观病人 5 8例 ,年龄 4~ 14岁 ,平均年龄 9.2岁 ,男 3 7例 ,女 2 1例。病程 1~ 10d。随机分为对照组 2 7例 ,4~ 7岁 16例 ,~ 14岁 11例 ,男 17例 ,女 10例 ,皮肤瘀点 2 7例 ,腹痛、便血 7例 ,关节肿痛 11例 ,蛋白尿、血尿 5例。观察组 3 1例 ,4~ 7岁 2 1例 ,~ 14岁 10例 ,男 19例 ,女 12例 ,皮肤瘀点 3 1例 ,腹痛、…  相似文献   
968.
不同程度妊娠期内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母婴结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妊娠期内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晚期合并症,临床上以皮肤瘙痒和胆汁淤积为特征,对胎儿有不良影响,可导致早产、胎儿窘迫及胎死宫内等,使围生儿病率和病死率升高。  相似文献   
969.
目的:研究二氢卟吩P6-6-(N-乙基)酰胺-7,γ-二甲酯锌(I)的合成及抗胃溃疡活性。方法:蚕沙糊状叶绿素经酸,碱降解反应制得紫红素-18(Ⅲ),Ⅲ经乙胺解后重氮甲烷甲基化制得二氢卟吩P6-6-(N-乙基)酰胺-7,γ-二甲酯(II),II与醋酸锌络合制得1,以0.2%吲美辛(20mg/kg)ip大鼠制备胃溃疡模型,并测定溃疡指数和溃疡个数。结果:I的结构经UV,IR,1HNMR,FAB-MS及元素发射光谱确证,ip I 80mg/kg有极显著降低吲哚美辛诱发的大鼠溃疡指数(P<0.01)和溃疡个数(P<0.01),结论:I为新化合物,II的波谱数系 首次报道,I对吲哚美辛诱发的大鼠胃溃疡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提示I是一种有开发前景的抗溃疡候选化合物,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70.
我科自 1 997年开始用赤小豆外敷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 ,收到满意效果 ,对最初治疗的 36例进行了 2年以上追踪观察 ,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曾在他院或我院经中西药物口服、穴位注射等方法治疗后无效或效果不佳者共 36例 ,其中男 1 6例 ,女 2 0例 ;年龄最小 2 0岁 ,最大 42岁。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