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4篇
综合类   2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8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51.
目的 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P)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组织补体C1q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用药组,每组10只.模型组大鼠双侧海马一次性注射凝聚态Aβ1-40,Morris水迷宫检测判断模型成功与否;对照组大鼠海马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用药组大鼠在模型制作成功后每日腹腔注射雷公藤内酯醇0.4mg/kg,共15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T-PCR分别检测C1q蛋白和C1q mRNA在大鼠海马组织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C1q阳性细胞数(67.89±9.22)较对照组(36.27±5.09)明显增多(P<0.01),平均吸光度(0.2918±0.0347)较对照组(0.1980±0.0183)明显增加(P<0.01);用药组大鼠海马C1q阳性细胞平均吸光度(0.2514±0.0170)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RT-PCR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C1q mRNA水平(0.722±0.048)明显高于对照组(0.583±0.072)(P<0.01);用药组大鼠海马C1q mRNA水平(0.656±0.053)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 雷公藤内酯醇可抑制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组织C1q的表达.  相似文献   
52.
【摘要】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与绝经前女性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入选疑诊冠心病拟行冠脉造影(CAG)的绝经前女性521例,按造影前甲状腺功能分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组(43例)和甲状腺功能正常组(478例)。择期行CAG,运用Gensini评分评价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并分析 TIMI 血流情况。结果 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比较,甲减组冠心病发病率(55.9%比76.7%,P<0.01)显著增高,冠脉病变程度更严重(重度:18.8%比35.9%,P<0.01),慢血流的发生率显著增高(2.7%比18.6%,P<0.01)。结论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能是绝经前女性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该类患者冠心病检出率高、冠脉病变严重,且易合并冠脉血流速度慢。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预测心脏重构(LIPCAR)在慢性心力衰竭及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循环中的表达。方法收集80例健康对照者、18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80例,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循环中的LIPCAR。结果 LIPCAR的表达水平在健康对照组与慢性心力衰竭组之间有显著差异(1.08±0.28比0.79±0.31,P0.01)。对慢性心力衰竭组进行亚组分析发现,LIPCAR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中表达有进一步降低趋势。此外,LIPCAR与NT-proBNP呈负相关,与射血分数(EF)呈正相关(P0.01)。LIPCAR在判断心力衰竭时,AUC为0.777(95%CI为0.720~0.835)。结论 LIPCAR在慢性心力衰竭及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循环中表达均降低,可作为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54.
Objective: The extraarticular symptoms are important in the pattern differenti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and the present study is designed in an attempt to find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the extraarticular symptoms and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ACR) Response in 194 case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treated with biomedicine. Methods: The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ne hundred ninety-four RA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the biomedical therapy (diclofenec, methotrexate and sulfasalazine). ACR20 response in 24 weeks was used for the efficacy evaluation. Eighteen symptoms (including 13 extraarticular symptoms) that TCM practitioners focus on were collected for exploration o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symptoms and the efficacy of the biomedical therapy with association rules method. Results: After 24 weeks, a total of 135 patients receiving biomedicine had achieved an ACR20 response. The association rules analysis on each symptom showed that soreness in the waist was more associated with ACR20 response, but with lower support (selected sample size based, 20.10% and 14.95% respectively); cold intolerance and cold joint were found to be associated with ACR20 response with higher support (48.97% and 53.61% respectively), and the confidences (predicted effective rate) were 73.08% and 71.23% respectively.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combination of symptoms (among them, there was at least one extraarticular symptom) and ACR20 response indicated that cold intolerance or cold joint with higher confidence and support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extraarticular symptoms. Conclusion: The RA patients with "cold intolerance" and "cold joints", which are the extraarticular symptoms that TCM practitioners focus on, may show higher ACR20 response when treated with the biomedical approach.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樱桃花青素苷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脾细胞增殖及血清IL-6和足爪PGE2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樱桃花青素苷高、中、低剂量(300、150、75mg/kg)组及雷公藤多苷(8.75mg/kg)治疗组(简称雷公藤组),除正常组外,用弗氏完全佐剂制备模型。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全血中CD3、CD4、CD8T细胞亚群和CD4/CD8值;光镜下观察踝关节组织形态学改变;MTT法检测脾细胞增殖能力;放免法检测血清IL-6水平与足爪匀浆中PGE2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外周全血中CD3、CD4T细胞下降(P<0.01),樱桃花青素苷和雷公藤组外周全血中CD3、CD4T细胞升高。光镜下组织形态观察表明花青素苷高剂量组和雷公藤组能减轻滑膜增生,减少炎性细胞浸润,减轻组织损伤。在ConA刺激下模型组大鼠脾细胞增殖反应与正常组相比降低,樱桃花青素苷高剂量能使模型大鼠低下的脾细胞增殖反应恢复至接近正常。模型组血清IL-6水平高于正常组,樱桃花青素苷各剂量组血清IL-6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足爪PGE2水平高于正常组(P<0.01),樱桃花青素苷高剂量组和雷公藤组PGE2水平比模型组降低(P<0.01)。结论樱桃花青素苷高剂量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的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并能显著降低炎症细胞因子IL-6和足爪PGE2水平,从而减轻模型大鼠的关节炎损伤。  相似文献   
56.
中医证候分类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是中医理论指导下对不同个体生理病理整体功能状态进行分类的一种特有的诊断方法,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符合证候诊断的高度针对性的治法和方剂,构成了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辨证论治体系。相比于现代疾病诊断模式基于病理金标准的局限性,证候分类以另一种分类思维模式对个体状态进行区分,既可将患有相关疾病的人群归属不同的证候类别,也将不同疾病的人群归于相同证候,更具有个体化特点。疾病诊断与证候分类进行整合,充分互补,可能改变现今生物医学的诊断模式,具有上佳的研究和应用前景。因此,证候分类原理的现代研究是中医药研究的重中之重,近年来一直受到国内外研究者们的持续关注。本文以类风湿关节炎及其典型证候的证候分类系统研究为例,对疾病证候分类整合研究和其未来发展进行阐述,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思路。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证候分类的科学基础研究、证候分类与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异病同证研究以及证候分类指导下的组合药物研究。以上的研究工作中,采用系统生物学方法,结合临床研究理念,探索疾病证候分类科学基础,在相应基础上实施中药临床疗效评价研究和基于复方理念组合药物开发的研究,以期为未来疾病证候分类研究在思路和方法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7.
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因子分析及其与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症状进行因子分析,并探讨其结果与中西药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413例确诊为活动期RA病例来自9个临床中心,采用各中心控制的简单随机化方法分成中药组(209例)和西药组(204例)。西药治疗方案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和慢作用药,中药治疗包括基础治疗和辨证用药。治疗前后收集患者18项常见症状。治疗效果用美国风湿病学会20%改善标准(the Anl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20% improvement,ACR20)判断。应用SAS8.2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症状的分类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各公因子得分变化与疗效关系用方差分析。结果18项症状因子分析得到4个公因子,较好地反映关节局部病情以及中医寒证、虚证、热证的症状;中、西药治疗对反映关节病情的公因子影响一致,均具有改善作用,但中药治疗对虚证症状的公因子改善优于西药组。结论因子分析能够对中医辨证过程中重要因素症状进行分类研究,因子分析结果与传统证候分类有一致性;对公因子与疗效关系的探索,能更好地显示中药疗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58.
吕诚  鲁纯纠 《解剖学杂志》2002,25(5):474-474
解剖一具16岁左右女尸时,发现右侧双肾盂双输尿管畸形.右肾上端平第十二胸椎,下端平第三腰椎,上部厚2.5cm.中部厚3.0cm,下部厚2.0cm,长8.5cm.肾门上下径为2.7 cm,有双肾盂穿出,右肾横径平肾门上缘为4.5 cm,平肾门下缘为4.1cm.肾蒂内结构从前到后为:肾静脉、肾动脉、肾盂;从上到下为:肾动脉、上位肾盂、肾静脉、下位肾盂.  相似文献   
59.
中药四性具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中药临床应用重要理论指导之一。然而,近年来少有针对中药四性研究方法和技术的综述。因此,该文通过筛选既往中药四性研究文章,总结中药四性研究进展和技术,明确各项技术特点、优势及适用对象,以期对未来四性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Cochrane library及EMbase数据库,筛选中药四性研究相关文献,提取文献中涉及的四性研究进展、研究对象和研究技术并进行归类、总结。目前中药四性研究技术主要包括文献数据研究、网络药理学、生物热力学、细胞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6类,研究层级可以划分为微层级、小层级、中层级、大层级。每项实验研究采用的研究对象不同,主要是单味中药、中药单体、靶点、菌群、细胞及小鼠和大鼠。不同研究技术从不同维度阐释了中药四性,从总体上表明中药四性存在的物质基础。在未来研究进程中,阐释中药四性可以首先定位研究层级,再依据研究层级选择相应研究技术、确定研究指标,得出研究结论,这将有助于中医药研究人员有效开展研究设计并完整实施中药四性研究相关实验。  相似文献   
60.
目的:利用文本挖掘探索中西药系统治疗银屑病的用药规律。方法:采集治疗银屑病的相关文献建立Access数据库,运用SQL对数据进行处理,挖掘中西药系统治疗银屑病的用药规律。结果:阿维A和复方青黛丸分别是系统治疗银屑病的最常用西药和中成药;阿维A和银屑灵是中西药联用治疗银屑病的最常用组合。结论:文本挖掘获得的中西药系统治疗银屑病的用药规律不仅反映了临床用药实际,而且拓展了临床用药的范畴与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