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2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31.
定能生慧及其科学原理初探浙江中医学院医学气功研究室吕立江杭州味精厂医务室李虹“定能生慧”为佛家功理性名词,又谓“定以发慧”。定为梵文Samadhi的意译,亦译为等待,常与禅合称为排定,意指静坐凝心专注一境,意念集中。唐代佛教学者宗密撰《禅源诸诠集都序...  相似文献   
32.
导引吐纳功治疗脑动脉硬化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6例脑动脉硬化症病人,经过30-240天(平均106天)练习导引吐纳功后,90.2%病人自觉症状及80.5%病人体征有所改善,脑电图异常率从练功前54.5%(72/132)降至功后45.5%;练功前后脑血流图波幅值有双向性改变,练功前低于正常者,功后增高、而功前高于正常者则功后有所降低,呈双向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3.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发病率较低,其临床表现与成人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显著区别,主要表现为腰腿痛较轻,神经功能改变较少见,而腰背痛及脊柱异常后凸或侧弯常见,直腿抬高试验呈强阳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治疗该病的方法较多,而推拿、针灸、牵引、中药疗法等非手术疗法因具有操作简便、疗效确切等优势,逐渐被临床广泛运用。本文就非手术疗法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适合于杠杆定位手法的腰椎三维有限元建模方法,并分析杠杆定位手法对腰椎间盘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自愿者采集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并构建后伸40度体位,然后采用专用生物力学软件建立L3-S1节段腰椎三维有限元,同时生成无腰椎肌肉和有腰椎肌肉两组对比模型,根据实际杠杆定位手法实验收集的力学参数设置边界条件,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腰部肌肉对于推拿手法具有明显的协同和拮抗作用,有腰椎肌肉模型计算的腰部椎体各部分应力分布更自然合理。另外,结果表明杠杆定位手法使使纤维环有明显的回纳效果,使髓核向前中部靠拢、前中部内压增大。结论:腰椎三维有限元建模分析适合于分析杠杆定位手法对腰椎间盘生物力学的影响,为探讨杠杆定位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作用机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5.
杠杆定位整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对照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比较常规平面手法和杠杆定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99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53例和对照组146例。试验组采用牵引后加用杠杆定位整复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后常规给推拿治疗。[结果]试验组治愈90例,好转57例,未愈6例,总有效率96.08%;对照组治愈21例,好转75例,未愈50例,总有效率65.7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杠杆定位整复手法利用两手臂对角杠杆原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符合腰椎生物力学结构特征,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6.
随着信息网络逐渐普及与深入,新教学模式的不断尝试与实践,推拿网络课程也成为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形象、多样化表达及交互性强的特点,将推拿学中的内容、图片、动画、录像等有机结合在一起,设计制作了推拿学网络课程。推拿网络教学实践表明:本网络课程在教学中的应用提高了推拿的教学质量,促进了推拿教学的整体改革,优化了教学过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7.
在针灸推拿后期临床教学中,尝试引入PBL教学法,通过问题设置,分组准备讨论,模拟实践,带教老师针对学生讨论内容进行总结,这种PBL教学法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兴趣、创造思维、反复思考、总结提高,培养临床动手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临床实习效果.但在实施过程中,碰到教师时间资源欠缺与学生一时难易适应等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38.
通过对课程模块设置、教学内容、手法训练、实践教学、教学手段和考核机制6个方面进行创新。明显促进了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为探讨推拿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9.
1一般资料本组60例,性别,男23例,女37例。年龄27~67岁,平均39.41岁。病程19天~6年,平均sl.4天。本组全病例均以眩晕为主症,并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其中合并预型ZI例,神经根型25例,又感型14例。本组均有中西医药物治疗史,24例已使用尼黄地平和维脑路通片,36例服用中药(颈复康冲剂与筋骨宁药膏),效果不理想,且反复发作。2治疗方法2.l推拿方法①放松法。用轻柔的一指样推、拿、按揉手法在颈项部的胸锁乳突肌后缘、颈椎横突前后结节、预夹肌、斜方肌两侧操作8~10分钟,同时配合技探风池、风府、大推、拿肩并…  相似文献   
40.
刘家宝  吕立江  陆森伟 《新中医》2019,51(7):213-215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运动疗法对急性脑梗死康复期患者运动功能及微循环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急性脑梗死康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急性脑梗死康复期治疗方案治疗,增加运动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参数、甲襞微循环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运动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运动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MCA收缩期峰值流速(MCA-Vs)、MCA舒张期峰值流速(MCA-Vd)及MCA搏动指数(MCA-P)I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上述3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6项甲襞微循环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6项甲襞微循环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刺配合运动疗法对急性脑梗死康复期患者运动功能及微循环状态改善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