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6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4篇
中国医学   2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71.
目的 探讨疏肝调脂方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肝肾功能及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复合酒饮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造模2周后大鼠灌胃给予疏肝调脂方(0.66,1.32,2.64 g·kg-1),每天1次,连续6周。观察给药前后各组大鼠的一般体征;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肌酐(creatinine,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含量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活性,计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含量及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sclerosis index,AI);采用激光多普勒技术测定大鼠尾部微循环血流量。结果 疏肝调脂方3个剂量均能改善高脂血症大鼠的一般体征,降低血清TC、TG、LDL-C含量及AI,升高尾部微循环血流量(P<0.05或<0.01);1.32 g·kg-1能降低血清ALT活性(P<0.05);1.32,2.64g·kg-1能降低血清CR含量(P<0.05)。结论 疏肝调脂方可改善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的血脂水平、肝肾功能及微循环血流量,提示其具有调节血脂、改善肝肾损伤及微循环障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72.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银菊浸膏中绿原酸、木犀草苷、3, 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优选最佳提取溶剂。方法 色谱条件:Ultimate PLUS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40 ℃,波长348 nm,比较不同提取溶剂对浸膏中3种成分的影响。结果 绿原酸、木犀草苷、3, 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分别在0.077~1.920,0.082~3.288,0.141~5.624 μg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8%(RSD=2.3%),101.5%(RSD=0.7%),97.6%(RSD=0.6%);银菊浸膏乙醇提取显著优于水提取,且40%乙醇提取最佳。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银菊浸膏提取工艺优选与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73.
观察铁皮石斛复方对"饮食不节"致高血压大鼠的药效及其相关机制。50只SD大鼠用高糖高脂饲料复合饮酒连续喂养4周,造模后根据血压随机分为模型组、缬沙坦组(8 mg·kg~(-1))、铁皮石斛复方3个剂量组(1.65,3.30,5.00 g·kg~(-1)),每组10只,另取10只SD大鼠作为正常组。连续给药4周,测定大鼠的血压;眼眶取血,测定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内皮素-1(ET-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末次给药后处死大鼠,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胸主动脉中PI3K/AKT/e NOS蛋白的表达情况;分离主动脉,HE染色,观察胸主动脉内皮和血管结构的变化;Masson染色观察主动脉胶原沉积情况;免疫组化法观察主动脉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和I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铁皮石斛复方能够明显降低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升高HDL-c,降低AI,同时能够升高血清中NO含量,降低ET-1和ICAM-1的水平,促进PI3K/AKT/e NOS蛋白表达。铁皮石斛复方组病变程度减轻,胶原沉积明显减少。同时铁皮石斛复方能够明显增加e NOS的表达,降低ICAM-1的生成。铁皮石斛复方对于"饮食不节"致高血压大鼠具有明显的抗高血压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脂水平,降低AI,增强PI3K/AKT/e NOS信号通路,增加NO生成,抑制ICAM-1,ET-1分泌,保护血管内皮,改善主动脉病变等有关。  相似文献   
374.
目的:通过高强度中波段紫外线(UVB)照射ICR小鼠建立皮肤紫外损伤模型,研究栀子油对UVB所致的小鼠皮肤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ICR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7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基质组、维A酸乳膏组、4%栀子油组、7%栀子油组、10%栀子油组,通过UVB灯辐射背部剃毛小鼠建立皮肤紫外损伤模型,给药组紫外照射前2h涂抹药物,连续给药30 d,观察皮肤受损情况并每5天进行小鼠皮肤宏观评分;给药结束后取小鼠背部辐射皮肤进行HE和Masson染色,观察皮肤基底膜分解、表皮增厚、炎症细胞浸润及胶原降解等病理情况;最后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分析皮肤中具有降解基底膜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表达量。结果:模型组小鼠皮肤损伤严重,紫红溃烂结痂,呈皮革状,模型建立成功;4%、7%、10%栀子油组与模型组相比,皮肤紫外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炎症细胞浸润减轻,基底膜分解与真皮胶原流失减少,胶原排列更加有序,MMP-2、MMP-9蛋白合成减少。结论:栀子油可以防治UVB所致的ICR小鼠皮肤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栀子油抑制MMP-2、MMP-9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75.
目的:观察白术不同提取物(多糖和挥发油)对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致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模型小鼠的作用。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依折麦布片1 mg/kg组、白术多糖提取物150、300、600 mg/kg组,白术挥发油提取物6.3、12.5、25 mg/kg组,除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外,其余各组每天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并同时灌胃给药,连续6 w。观察小鼠体质量、口服糖耐量(OGTT);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葡萄糖(GLU)、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含量或活力;解剖取肝脏,测定肝脏中TC、乳酸脱氢酶(LDH)含量;测定肝脏免疫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称肝脏湿质量;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脂质沉积状况;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肝脏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TNF-α、IL-6蛋白阳性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体质量、ALT活力、血脂代谢指标及肝脏LDH、肝脏湿质量...  相似文献   
376.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山楂改善代谢性高血压(metabolic hypertension,MH)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HERB、ETCM数据库并结合文献调研收集山楂成分;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GeneCards等数据库筛选山楂的全部成分改善MH的靶点;借助Cytoscape软件构建山楂“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利用DAVID进行GO富集及KEGG通路分析;并借助Autodock软件对核心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从山楂中筛选出89个活性成分,作用于84个靶点,其中山楂改善MH的核心活性成分为山楂酸、阿里红酸B、亚麻酸、亚油酸、甲基正壬酮、芹菜素、熊果酸等;核心靶点为CYP19A1、PPARA、ESR1、PTGS2、PPARG、NR3C1、MMP9、TNF等;作用机制主要涉及炎症、糖脂代谢、血管内皮功能等多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山楂核心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具有较高亲和力。结论 山楂可能通过多成分调节TNF、IL-17、AGE-RAGE、HIF-1、cGMP-PKG等多条信号通路,进而抑制炎症反应、改善糖脂代谢异常、改善血...  相似文献   
377.
目的:探讨复方菊明(FJM)对高嘌呤饲料饲喂SHR致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的降血压作用,初步探讨FJM降血压的作用机制。方法:SHR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FJM(10.0 g/kg、5.0 g/kg、2.5 g/kg)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正常对照组Wistar大鼠,雄性,每组10只。采用连续饲喂高嘌呤饲料8周建立SHR大鼠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模型。每天在给予高嘌呤饲料造模的同时给药,给药第3周、第6周、第8周眼眶取血测定血清尿酸(UA);末次取血,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测定血浆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肾素活性(RA)、醛固酮(ALD)、心钠素(ANP)、前列环素(PGI2)、血栓素B2(TXB2)的含量。结果:①造模第3周,FJM三个剂量组(10 g/kg、5.0 g/kg、2.5 g/kg)均已经开始降低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水平。②FJM(10.0 g/kg、5.0 g/kg、2.5 g/kg)均能降低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UA水平,降低血浆AngII、ANP水平,FJM(5.0 g/kg、2.5 g/kg)可降低血浆ET、RA、ALD、TXB2,升高血浆PGI2水平。结论:FJM具有显著的降尿酸作用的同时,具有显著的降血压作用。  相似文献   
378.
目的 探讨保元汤加减方(人参、黄芪、甘草、肉桂、红景天)缓解疲劳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用HPLC检测保元汤加减方主要成分及含量。将160只SPF级ICR雄性小鼠分为4部分(各40只),每部分均完全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等体积纯化水)及保元汤加减方低、中、高剂量(1.9、2.1、2.3 g/kg)组,各组每日灌胃1次,共30 d。末次灌胃后取材并处死。(1)40只小鼠分别于第21天检测行为学指标(抓力、背温、自主活动次数、转棒疲劳时间),第30天检测负重游泳时间。(2)40只小鼠用于检测肝/肌糖原水平。(3)40只用于检测血乳酸(BLA)含量及计算血乳酸曲线下面积。(4)40只小鼠用于检测机体代谢产物[血清尿素氮(BUN)、乳酸脱氢酶(LDH)、BLA]水平,氧化应激相关酶[骨骼肌及心脏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血液运氧能力[全血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三磷酸腺苷(ATP)相关酶[骨骼肌及心脏中Na+-K+-ATP酶、Ca2+-Mg<...  相似文献   
379.
380.
[目的] 建立孕康口服液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指纹图谱及6种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结合化学模式分析,为孕康口服液质量标准改进及综合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Welch Ultimate Plus C18柱,以乙腈-0.1%磷酸溶液1 mL·min-1梯度洗脱,柱温30 ℃。检测波长0~24 min,240 nm;24~39 min,316 nm;39~49 min,246 nm;49~60 min,212 nm,建立18批孕康口服液的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口服液中的马钱苷等6种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指纹图谱标定共有峰19个,指认了其中6个色谱峰,18批样品的相似度≥0.982。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均将18批样品按厂家来源归成2类,筛选出包括马钱苷和黄芩苷在内的10个质量差异标志峰。马钱苷、芍药苷、黄芩苷、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川续断皂苷Ⅵ在3.24~32.40、7.10~71.00、23.20~232.00、0.81~8.08、0.82~8.16、7.00~70.00 μg·mL-1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2.00%;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7.04%~101.32%,RSD为1.21%~2.96%,含量分别为0.34~0.46、0.70~0.93、1.71~3.48、0.04~0.08、0.04~0.08、0.62~0.94 mg·mL-1。[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结合化学计量法的孕康口服液质量评价体系,方法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孕康口服液的质量控制与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