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27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25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63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目的对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呼吸系统感染疾病患者85例,分成治疗组(53例)与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随访6~11个月,治疗组显效40例,有效12例,无效1例,出现皮疹1例,恶心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7例,出现皮疹2例,恶心1例,呕吐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患者病症恢复较好,有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82.
目的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筛检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结合常规培养以提高检出率;应用PFGE对32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分子分型分析。方法 在常规培养的基础上,应用RT-PCR对96件样品增菌液进行初筛,再用常规培养法确证阳性;用阳性似然比与阴性似然比、符合率与Kappa值做为指标,评价RT-PCR筛检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用限制性内切酶 SfiⅠ对32株菌进行PFGE分子分型,用BioNumerics Version 5.01软件对图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96件样品常规培养法检出率24.00%,RT-PCR/常规培养法检出率33.33%。阳性似然比为3.88,阴性似然比为0.06。符合率为80.21%,中、高度一致(Kappa值=0.57);32株菌得到31个PFGE图谱类别,相似性在62.1%~100.0%之间,可分5个聚类群。结论 RT-PCR在检测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有很好的初筛作用,RT-PCR /常规培养法使用价值高;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亲缘关系较远,显示高度多态性。  相似文献   
83.
目的 分析北京市2008 - 2014年山夫登堡沙门菌临床分离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从腹泻病例分离到的91株山夫登堡沙门菌进行药敏试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结果 2011 -2012年山夫登堡沙门菌在北京地区高水平流行,占所有分离株的87.9%,2008 - 2010年,2013 - 2104年各年份高度散发,病例主要集中在20~59岁成人组,5 - 6月为发病高峰;所有菌株对萘啶酸有较高耐药性(76.9%),对磺胺异噁唑(53.9%)和链霉素(49.5%)中度耐药,对其他抗菌药物均较敏感;PFGE分型将91株腹泻株分成23种型别,形成三大克隆群,引起2011 - 2012年暴发流行的64株菌形成绝对优势克隆株;42株菌的MLST分型结果显示包括暴发流行在内的绝大多数菌株属于常见型ST14,5株散发菌株为新型ST1923。结论 北京市山夫登堡沙门菌具有明显的克隆株优势带型,引起2011 - 2012年的本地流行,对抗生素敏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84.
目的初步了解中国部分地区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菌株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s,VNTRs)基因多态性特征。 方法采用多位点VNTRs分析(multiple loci VNTRS analysis, MLVA)技术,随机选取159株中国部分地区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菌株,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对结核分枝杆菌的19个VNTRs位点进行检测,用BioNumerics (Version 5.0) 软件进行结果分析,数据结果与国际MLVA数据库(http://minisatellites.u-psud.fr)比对,初步分析结核分枝杆菌DNA 多态性特征。结果159株菌株大致被分成4个主要的簇,其中73.8%的菌株为北京家族菌株,其次为H37Rv相似菌株及在数据库中没有比对结果的一簇,这一簇的MLVA特点是ETRD3,MIRU10、MIRU27、MIRU39、MIRU40及Mtub21位点结果为22221,与其他簇的菌株结果有比较明显的区别。可能是中国特有的菌株。另外发现与BCG相似的一簇。结论本次研究中的中国结核分枝杆菌具有明显的VNTR基因多态性,主要流行菌株为北京家族菌株,可能存在中国特异的VNTR基因型。BCG临床分离株的发现,提示BCG疫苗相关病例可能成为值得关注的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85.
吕冰 《海南医学》2004,15(9):37-38
目的 新生儿窒息是威胁新生儿生命的常见原因 ,针对影晌新生儿窒息的各种原因 ,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分析了 1998年 -2 0 0 3年新生儿死亡的情况。结果 新生儿窒息仍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 ,由于围产保健工作的开展和普及以及对新生儿窒息防治力度的加强 ,新生儿窒息死亡构成比已逐渐下降 ,但由于农村大量的流动人口 ,当中大多文化程度低 ,经济水平差 ,难于管理 ,从而影响了新生儿窒息死因构成比的下降。结论 提出今后的干预措施在于推广农村的初级保健 ;继续加强对新生儿窒息防治的力度和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防治新生儿窒息的适宜技术的系统培训  相似文献   
86.
目的评价重组38kD、Ag85B和16kD蛋白3种重组蛋白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观察本实验室克隆表达的结核分枝杆菌38kD、Ag85B和16kD蛋白抗原用于结核病血清学诊断的灵敏度,及3种抗原联合应用诊断的灵敏度。结果共对62例结核病人血清和19例健康人血清进行了IgG抗体检测,结果显示重组38kD检测灵敏度为51.6%,假阳性率为5.2%;重组Ag85B灵敏度为35.5%,重组16kD的灵敏度22.6%,无1例健康人血清与重组Ag85B及16kD蛋白反应。3种蛋白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77.4%,假阳性率为5.2%。结论多种蛋白抗原联合应用将是结核病血清学诊断试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7.
目的初步探讨寡核苷酸分型(Spoligotyping)和多位点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用于浙江省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菌株的分型,以初步了解浙江省结核分枝杆菌的基因型特征。方法随机选取浙江省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菌株,常规培养,收集菌体,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整个DR区进行Spoligotyping分型,同时分别扩增15个VNTR位点进行MLVA分型。聚类分析采用BioNumerics软件。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对70株菌进行了基因分型,Spoligotyping结果显示,可分为2个基因群,即北京家族(Beijingfamily)和非北京家族(Non-Beijingfamily),分别占70和30,49株北京家族菌株中,89.8为典型北京家族;MLVA结果显示,可分4个基因群,分别为Ⅰ群占8.5,含5个基因型,Ⅱ群占18.3,含13个基因型,Ⅲ群占70.4,含38个基因型,Ⅳ群占2.8,含2个基因型。两种方法对菌株的基因分型结果非常吻合,Spoligotyping分型为北京家族的菌株均分布在MLVAⅢ型中,非北京家族菌株的基因多态性,分属于MLVAⅠ、Ⅱ和Ⅳ型。MLVA将70株菌分为58个基因型(含53个独特基因型),而Spoligotyping只分为18种基因型(含12个独特基因型)。结合对临床一线4种药物的耐药检测结果分析,两种方法的分型结果均显示北京家族菌株中表现为全敏感者71.4(35/49),表现为耐药者为28.6(14/49);而非北京家族菌株中表现为全敏感者为66.7,表现为耐药者为33.3,经卡方检验,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8,P>0.05)。结论初步证实浙江省结核分枝杆菌存在明显的基因多态性,主要流行型为北京家族。北京家族与耐药无明显相关性。MLVA株水平鉴定能力明显高于Spoligotyping,尤其是在鉴别北京家族菌株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88.
“我老是担心自己考不好,一看到模拟题,脑子就一片空白。”近日,苦恼的高三学生张玲玲在父母陪同下找到了心理医生诉说无奈,成绩向来都在班里排前五名的她,不知怎么回事,在最近半个多月一反常态,复习效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9.
目的了解北京市2022全年新型冠状病毒分支BA.5.2流行特征与基因组学特征, 为科学监测和防控新冠病毒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北京市2022全年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呼吸道标本, 过滤后采用高通量测序法进行全基因组测序, 测序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截止2022年12月中旬累计获得2 881条新冠病毒全长序列, 其中BA.5.2占比12.22%, 与Wuhan-Hu-1参考基因组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中位数分别为99.2%和99.0%。352条BA.5.2新冠序列共发现271个氨基酸突变位点, 其中常见突变位点有ORF1ab区域的S135R和S蛋白区的D614G等35个;常见缺失位点有ORF1a基因的3 675~3 677位、ORF9b基因的27~29位和S基因的69~70位等;未发现插入变异。系统发育分析显示, 北京市2022全年的BA.5.2的病毒基因组均位于GR进化支, 与GISAID上的其他分支以及北京监测的其他分支存在一定的进化距离。结论北京市2022年BA.5.2变异株的流行规律基本与全球流行趋势相一致。352条新冠病毒序列由于时间跨度长、多波输入和本土局部传...  相似文献   
90.
目的评估病毒载量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全基因组测序准确性的影响, 为新冠病毒基因监测提供技术支撑。方法提取3例新冠病毒阳性病例的核酸进行4个梯度稀释处理, 同时提取83例新冠病毒阳性病例的核酸进行验证, 通过测序深度、基因组覆盖率和测序深度均一性等指标对测序结果进行评价。结果病毒载量的改变不能影响原始测序数据的质量, 病毒载量对测序数据的准确性具有一定的影响:当Ct值≤32时, 病毒载量变化对测序深度和基因组覆盖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能够达到全基因组测序目的;当Ct达到38时, 覆盖率急剧下降至50%以下, 无法测到病毒的基因组全长。结论通过评估病毒载量对SARS-CoV-2的测序准确性的影响, 我们建议选取Ct值≤32的样本, 产生的测序数据的全基因组覆盖率能够满足后续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