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刘欢祖教授是我区为数不多的名中医之一,可惜病魔无情,过早辞世,实乃我区中医界一大损失.笔者曾有幸侍诊其侧,于临床中得遇一青年男子呈现典型的足少阳经循经痛证,现将刘师诊治过程记述如下,一示敬意,二宣其艺.  相似文献   
52.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自觉症状,中医药在防治头痛上具有独特的经验和疗效.本文探讨了治疗头痛的历史源流以及中医药治疗头痛的临床应用,并对现代医家治疗头痛方法的多元化进行了系统总结,以期对头痛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肾盂输尿管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对膀胱复发癌的影响.方法 对96 例获随访的原发性肾盂输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结果 行肾盂输尿管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未进行膀胱灌注化疗的患者膀胱癌复发率为34.4%(11/32),术后行膀胱灌注化疗者膀胱癌复发率为18.8%(12/6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术中先行输尿管末端结扎者术后膀胱癌复发率较未采取结扎措施者低,但两者相比未见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肾盂输尿管癌行肾输尿管膀胱酃分切除术后预防性膀胱灌注化疗可有效降低复发件膀胱癌的发生率.术中游离肾输尿管前行输尿管末端结扎并同时行预防性膀胱灌注化疗对预防肾盂输尿管癌术后再发膀胱癌可能有效.  相似文献   
54.
目的应用AMSTAR声明评价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文献方法学质量。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网络版(CBM网络版)、万方数据库(WangFang Data)和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TCM)、Pubmed数据库、ISI Web of knowledge数据库在内的国内外各大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5年12月31日。由3名评价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按照AMSTAR声明清单中的11个条目对纳入的所有系统评价文献进行报告质量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研究文献14篇,其中9篇系统评价,2篇Meta分析,3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在方法学及报告质量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方案与注册、文献的检索收集、纳入排除标准、真实性评价、数据处理及基金支持等几个方面。结论应用AMSTAR声明评价有关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质量不高,严重影响了文章的真实性,说明目前系统综述在试验报告的各个环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其提供的证据可信度有限,这可能会掩盖研究措施的真实疗效和准确性,对其可信度产生质疑。在应用结果时需要谨慎。  相似文献   
55.
人迎诊法是古代切脉方法之一,常与气口相提并论曰人迎气口诊法,究其源流,出自《内经》,主要散见于《素问》、《灵枢》、《太素》等相关篇章(本篇以人迎诊为主)。  相似文献   
56.
目的:了解维吾尔族西北燥证患者生存质量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量表(WHOQOL-BREF)和西北燥证调查量表测评新疆农村维吾尔族西北燥证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新疆农村维吾尔族西北燥证患者除心理领域和环境领域得分与全国常模无统计学差别外,生理领域明显低于全国水平,而社会领域则高于全国水平。典型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反映第一组变量的被调查者基本信息的典型变量V1主要由月收入X4、文化程度X3和年龄X1决定,反映生存质量指标的典型变量W1主要由环境领域Y4、生理领域Y1决定。结论:西北燥证是新疆农村维吾尔族生存质量的一个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7.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Bell麻痹(Bell’s palsy,BP)或面神经炎,是一种急性起病的周围性面神经病。本病发病急骤,多有受寒感冒病史,以一侧面部发病为多,常见于冬季和夏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发病高峰是40岁以后,男女发病率相近,年发病率为15~30/10万人[1]。其主要临床症状以一侧或双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导致病侧不能皱眉、蹙额、闭目、露齿、鼓颊为主要表现,部分伴有舌前2/3味觉丧失,少数伴外耳道及耳后乳突疼痛[2]。  相似文献   
58.
吕光耀  黄燕 《辽宁中医杂志》2010,(10):1910-1912
新疆地处中国西部,拥有维哈汉蒙等多民族的地区,若结合当前中风研究中的热点问题,研究各民族急性缺血中风患者中医证候与相关连的物质基础关系、发病机理,寻找不同证型的缺血中风患者发生的危险因子和易感基因,并选取新疆地产药和维吾尔药对各民族中风患者进行中风病的个体化治疗和相关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进而进行中风二级预防的地产药和民族药有效成分的筛选研究。这是新疆中医脑病快速发展跟上国内中医最新进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在晚期前列腺癌并下尿路症状(LUTS)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004~2009年诊断为晚期前列腺癌合并LUTS的43例患者进行总结,分析TURP术前及术后3、12个月患者的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以及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术后3个月,非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患者的IPSS[(9.58±0.33)分]、最大尿流率[(8.96±0.47)ml/s]与术前[(19.60±0.41)分、(4.93±0.68)ml/s]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访12个月后IPSS[(15.73±0.66)分]、最大尿流率[(15.67±0.44)ml/s]与术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多因素分析提示术前表现为急性尿潴留的患者术后预后相对较好,激素非依赖前列腺癌患者预后差。结论:TURP治疗晚期激素非依赖前列腺癌合并LUTS的患者,在短期内可以迅速降低IPSS评分,改善生活质量;远期效果不理想。同时,手术本身也可能带来相关并发症,降低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神经鞘瘤的临床诊断、治疗、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外科治疗的3例原发性腹膜后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综合分析腹膜后神经鞘瘤的诊断及治疗.结果 3例均行手术治疗,均为完整切除,病理证实为腹膜后神经鞘瘤,术后随访半年至2年无复发.结论 腹膜后神经鞘瘤临床罕见,缺乏临床特异性,绝大部分为良性,术前诊断困难,确诊依靠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良性神经鞘瘤预后良好,恶性神经鞘瘤对放化疗不敏感,预后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