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选择97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65例口服通脉降脂1号,每日2次,每次25ml;对照组32例口服非诺贝特每日3次,每次100mg,疗程均为6周。结果治疗组ApoA1及HI)L-C升高,ApoB、TC、TG、LDL-C下降(P<0.01),其中升高ApoA1和HDL-C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其他指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52.
63种调脂中药抗人血小板聚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63种调脂中药抗人血小板聚集的实验研究青岛市人民医院(266001)吉中强高晓昕宋鲁卿刘孟宇王培霞刘宗田关键词中药血小板聚集血脂实验研究血脂代谢紊乱和血小板高聚集,是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从中药中探寻既能调整血脂,又能抗血小板...  相似文献   
53.
目的 调查住院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20家医院已确诊为冠心病正住院治疗的病人为研究对象,通过临床医师询问调查及其病历资料获取资料信息,对其病情资料、化验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冠心病住院病人中,年龄平均为67岁,BMI为24.61,平均血糖6.34mml/L,平均收缩压为139.47mmHg,hsCRP平均为4.81mg/L;男性(53.6%)多于女性(46.4%),脑力劳动者(60%)多于体力劳动者(40%),ACS患者(56.8)多于稳定型心绞痛者(43.2%),有73.5%合并高血压病,诊断为糖尿病者为27.3%.结论 高龄、男性、超重、高血压、高血糖、高hsCRP、运动减少的生活方式,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4.
55.
目的 探讨新血府逐瘀汤对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AS)大鼠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G和补体C3、C4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Wiste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AS模型组、新血府逐瘀汤低剂量组、新血府逐瘀汤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各13只,采用维生素D3联合高脂饲料的方法制作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实验第1天开始药物灌胃,新血府逐瘀汤低剂量组给予新血府逐瘀汤(0.6 g/ml)、新血府逐瘀汤高剂量组给予新血府逐瘀汤(1.2 g/ml)、阳性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空白组于AS模型组给予蒸馏水各15 ml/kg·d-1灌胃.各组每周称重1次,根据体重调整灌胃量,连续灌胃8周.腹主动脉取血,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IgG、C3、C4.结果 AS模型组血清中IgG、C3、C4含量[分别为(8.110±0.720) g/L、(1.591±0.143) g/L、(0.390±0.33) g/L],新血府逐瘀汤低剂量组[分别为(8.000±0.840) g/L、(1.564±0.132) g/L、(0.396±0.36) g/L],新血府逐瘀汤高剂量组[分别为(7.250±0.740) g/L、(1.390±0.150)g/L、(0.326±0.153)g/L],阳性对照组[分别为(7.240±0.400) g/L、(1.414±0.104) g/L、(0.330±0.164)g/L],均高于空白组[分别为(5.810±0.820) g/L、(0.943±0.124) g/L、(0.330±0.164)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新血府逐瘀汤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各项均低于模型组、新血府逐瘀汤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新血府逐瘀汤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各项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血府逐瘀汤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外周血IgG、C3、C4有改善作用,效果与阿托伐他汀相仿.  相似文献   
56.
半夏多糖抗肿瘤作用研究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5  
目的探讨半夏多糖抗肿瘤作用及机制。方法观察半夏多糖对小鼠肉瘤(S180),小鼠肝癌(H22),小鼠艾氏腹水瘤(EAC)的抑瘤作用;分别采用核染色(Hoechst染色)、MTT法、细胞计数法、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图谱观察半夏多糖对人神经母瘤细胞(SH-SY5Y)、鼠肾上腺嗜铬细胞(PC12)细胞凋亡及对PC12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结果半夏多糖对S180、H22、EAC有抑制作用(P<0.05);半夏多糖可诱导SH-SY5Y、PC12细胞凋亡、对PC12有抑制生长及增殖作用(P<0.01)。结论半夏多糖具有抗肿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PC12生长及增殖,诱导SH-SY5Y、PC12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57.
医院文化是现代化医院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医院的生存规律基本相同。医院在发展过程中,会受到技术、管理、观念、战略以及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医院的健康、快速发展,延缓或阻碍医院目标的实现。文化和经济不再是“两条道上跑的车”,事实上文化已开始大量进入医院经营管理的主战场,医院文化已成为医院获得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医院文化从理论到实践都是一个很有挖掘潜力的富矿脉。  相似文献   
58.
59.
调脂中药抗血小板聚集和对红细胞流变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收集文献报道具有调脂作用的中药63种,观察其对血小板聚集和红细胞流变性的影响。方法:63种中药体外孵育抗人血小板聚集实验,将其中作用显著进行大鼠灌胃实验,测定血小板聚集、红细胞胞集、变形等。结果:51种体外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明显,其中积实等11种作用优于或和阿斯匹林相当,该11种中药大鼠灌胃均能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其中10种还能降低红细胞聚集。结论:枳实、赤芍、大黄、黄连、银杏叶、山楂、徐长卿  相似文献   
60.
15种理气中药体外对人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中强  宋鲁卿  牛其昌 《中草药》2001,32(5):428-430
目的:观察15种理气中药对体外肾上腺素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试管内人血小板加中药孵育前后,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结果:11种理气药理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P<0.05-0.001),其中枳实的抑制作用较阳性对照阿司匹林明显(P<0.01),青皮、陈皮与阿司匹林无差异(P<0.05),柿蒂、甘松、檀香、沉香对血小板聚集无明显作用(P>0.05)。结论:多数理气药(11/15),在体具有抗人血小板聚集作用,枳实、青皮、陈皮3种作用 强于或与阿司匹林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