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14篇
  免费   989篇
  国内免费   545篇
耳鼻咽喉   140篇
儿科学   143篇
妇产科学   73篇
基础医学   771篇
口腔科学   207篇
临床医学   2232篇
内科学   1439篇
皮肤病学   134篇
神经病学   351篇
特种医学   648篇
外国民族医学   85篇
外科学   987篇
综合类   4552篇
预防医学   1677篇
眼科学   164篇
药学   1746篇
  30篇
中国医学   1925篇
肿瘤学   444篇
  2024年   149篇
  2023年   571篇
  2022年   622篇
  2021年   465篇
  2020年   490篇
  2019年   518篇
  2018年   489篇
  2017年   324篇
  2016年   330篇
  2015年   405篇
  2014年   798篇
  2013年   688篇
  2012年   814篇
  2011年   821篇
  2010年   888篇
  2009年   814篇
  2008年   751篇
  2007年   750篇
  2006年   683篇
  2005年   817篇
  2004年   690篇
  2003年   644篇
  2002年   584篇
  2001年   505篇
  2000年   422篇
  1999年   351篇
  1998年   274篇
  1997年   280篇
  1996年   254篇
  1995年   252篇
  1994年   207篇
  1993年   143篇
  1992年   160篇
  1991年   154篇
  1990年   156篇
  1989年   92篇
  1988年   64篇
  1987年   67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48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4篇
  1965年   4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992.
患男 ,6 0岁 ,以间断性上腹疼痛 9月入院。9个月前反复出现上腹胀痛 ,多在进脂餐后发作伴恶心、呕吐 ,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在外院曾按慢性胰腺炎治疗症状虽能减轻 ,但却反复发作。 9个月来体重下降约 7.5 kg。查体 :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出血点、蜘蛛痣 ,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腹软 ,肝脾肋下未及。中上腹有深压痛 ,移动性浊音阴性。B超示胰头可见一大小约 3.0 cm× 3.7cm低回声团 ,形态不规则 ,胰体厚 30 mm,胰尾厚 2 6 .5 mm。头、体处胰管囊状扩张 ,最宽径约1 6 mm。逆行胰胆管造影示主乳头开口明显增大 ,开口处可见胶冻状透明液体 ,主…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早期使用静脉用美托洛尔的疗效观察。方法近3年44例符合临床急前壁心肌梗死诊断的住院患者,心肌梗死时间在12 h内,入院时心率超过80次/分,收缩压高于120 mm Hg(1 mm Hg=0.133 kPa),没有β受体阻断药治疗的禁忌证,又不愿急诊介入治疗者分为2组:治疗组23例,除传统用药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外,入院后给予静脉用药美托洛尔治疗,每次美托洛尔用量为5 mg,每次用药时间5 min,10 min用药1次,使患者心率下降到70次/分左右,然后用口服美托洛尔治疗,静脉用美托洛尔治疗总量不超过15 mg;对照组21例,给予传统用药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结果住院治疗的2周内,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P=0.007),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也少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6)。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早期静脉使用美托洛尔治疗比传统治疗能减少心绞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4.
基于影像学技术的脉位属性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现代影像学方法,即时、直观、定量研究脉位属性的形成机制。方法选择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健康青年,采用成熟的脉位浮变、沉变无创造模方法,应用NX-8型可视化脉动信息采集分析仪、Magnetom Avanto1.5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SONOS-1000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测定寸口桡动脉血管运动状态、血流动力学及整体循环系统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结果脉位浮变时寸口桡动脉明显扩张,其横截面的直径和面积均明显增大,轴心位移增大,管上组织厚度变薄;桡动脉最大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减小;心率加快,平均动脉压、脉压减小。脉位沉变时寸口桡动脉横截面的直径和面积均减小,轴心位移减小,管上组织厚度增大,桡动脉最大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收缩期、舒张期血流峰值均显著减小,阻力指数明显增大;平均动脉压、总外周阻力升高,脉压、每搏输出量减少,心指数下降。结论脉位的形成与心脏泵血量、血管张力及外周阻力、脉管系统的血液充盈、切脉局部血管的管径及横截面积、轴心位移幅度、管上组织厚度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95.
大鼠脊髓损伤后尿动力学改变及P2X3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鼠不同平面脊髓损伤(SCI)造成神经源性膀胱后尿动力学,和P2X3的表达情况。方法成年健康SD雌性大鼠52只,将其随机分为正常组、骶上脊髓损伤组、骶下脊髓损伤组。采用脊横断法制备大鼠神经源性膀胱模型。四周后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P2X3表达情况。结果骶上脊髓损伤组组逼尿肌漏尿点压较对照组、骶下脊髓损伤组组明显升高,骶下脊髓损伤组组逼尿肌漏尿点压较对照组显著降低;骶上脊髓损伤组组P2X3表达较对照组、骶下脊髓损伤组组明显升高,骶下脊髓损伤组组P2X2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尿流动力学检查为神经源性膀胱的早期诊断及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检查手段。骶上脊髓损伤组组为逼尿肌反射亢进,骶下脊髓损伤组组为逼尿肌反射无力,膀胱逼尿肌P2X3表达增高可能是逼尿肌反射亢进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制全麻术后患者优效口腔护理含漱液,提高口腔护理效果。方法将105例全麻术后脾胃伏火证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35例,均于术后开始口腔护理及用生理盐水进行预处理;之后生理盐水组用生理盐水含漱清洗及喷雾;银尔通组用银尔通含漱清洗及喷雾;泻黄散加味组制备泻黄散加味含漱液并用于含漱清洗及喷雾。2次/d,连续3d后评价效果。结果泻黄散加味组口臭发生率及菌落计数显著低于和少于生理盐水组,pH值显著高于另两组(P0.0125,P0.05);咽部不适防治效果及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泻黄散加味佩兰及薄荷,用于全麻术后患者口腔护理,可有效维持口腔正常pH值,有良好的抑菌效果,从而降低口臭发生率;预处理、含漱清洗及口腔喷雾干预模式有利于保持口腔持续湿润状态,缓解不适感。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对30例胃间质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表现为上腹部隐痛不适16例,消化道出血7例,无任何症状者7例。术前仅5例(16.7%)获得病理确诊。30例均接受手术治疗。行开腹手术24例,其中行胃部分切除19例,胃大部切除4例,全胃切除加区域淋巴结清扫1例。行腹腔镜微创胃部分切除术6例。2例高危胃间质瘤患者术后接受了伊马替尼(格列卫)辅助治疗。结果本组30例均获完整切除,切缘均阴性,假包膜完整。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切口感染和胃排空障碍(胃轻瘫)各1例。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7%(2/30)。行腹腔镜微创手术的6例术后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平均随访33(4~108)个月,无肿瘤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胃间质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确诊率较低。外科手术仍是可切除胃间质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腹腔镜微创胃部分切除术是胃间质瘤可供选择的理想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维生素D缺乏累及的人群非常广泛,而且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特别是孕妇维生素D缺乏还可能影响到胎儿的健康。目前关于我国女性维生素D的资料报道很少。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健康孕妇(孕15~21w)以及同龄未孕对照组妇女维生素D水平以及孕妇维生素D水平对新生儿出生大小的影响。方法本文随机选取单胎妊娠孕妇63例和同龄对照妇女35例,用酶联免疫的方法测定血中25-羟维生素D水平。结果显示99%的检测病例25-羟维生素D水平低于正常值(≥75 nmol/L),有近93%的妇女为维生素D缺乏(50 nmol/L)。孕妇25-羟维生素D水平(28.40±9.19 noml/L)明显低于对照组妇女(38.46±10.77 noml/L;P0.001),两组维生素D缺乏的比率分别为孕妇96.8%,对照组85.7%,但重度维生素D缺乏的病例孕妇组接近半数,而对照组为零。新生儿身长与孕妇25-羟维生素D水平成显著正相关(r=0.323;P0.01。结论我国北方女性特别是孕妇是维生素D缺乏患病的高危人群,而且孕妇维生素D缺乏可能会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应该积极采用有效的措施防治维生素D的缺乏,从而减少维生素D缺乏对健康的影响对提高人口质量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在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采用RandA1.0软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氨甲环酸组于术后关节腔内注射50 ml溶有3.0 g氨甲环酸的生理盐水,夹闭引流管1 h后负压吸引;对照组则术后通过引流管直接向关节腔注入生理盐水50 ml,夹闭引流管1 h后负压吸引。术后三日每天复查患者血常规、凝血指标,并记录每日引流量,术后3~5 d行下肢静脉造影,观察血栓发生率。结果氨甲环酸组术后3 d总的引流量以及总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氨甲环酸组输血人数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术后凝血功能、血栓发生率及术后不良事件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膝关节术后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可有效减少出血量,并不增加血栓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在模拟微重力环境下对成骨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沿水平轴连续回转(30 r/min)细胞培养系统模拟微重力环境,使用MTT比色法观察小鼠成骨样细胞MC3T3-E1的增殖情况;细胞凋亡是根据4,6-二氨基-2-苯基吲哚所染细胞核形态的改变来辨认。结果模拟微重力环境可以降低MC3T3-E1增殖功能,辛伐他汀在模拟微重力环境可以增强MC3T3-E1增殖功能,但对细胞的凋亡并无显著影响。结论在模拟微重力环境下辛伐他汀对成骨细胞增殖功能具有保护作用,为辛伐他汀治疗微重力环境骨丢失提供了理论和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