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1997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建立罗汉果果实、茎叶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利用分光光度法,以山奈苷为对照,氯化铝为显色剂,在检测波长为393 nm下测定其总黄酮含量.结果:回归方程为Y=0.389 6X +0.009 7(r =0.999 8),山奈苷在0.1~0.4 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平均回收率为97.27%,RSD=2.33%(n=6).结论:此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靠性强,可用于测定罗汉果果实、茎叶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了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桂枝-生姜药对超临界CO2萃取物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2009流行株)的有效成分,以期诠释其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桂枝-生姜药对的有效物质部位,通过细胞病变效应(CPE)与噻唑蓝(MTT)比色法对其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狗肾细胞(MDCK)的作用进行比较研究,并用GC/MS技术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桂枝-生姜超临界CO2萃取物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且成明显的量-效关系,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63.6μg·mL-1,治疗指数(TI)为1.2,阳性对照药利巴韦林对流感病毒直接灭活作用的IC50为453.2μg·mL-1,TI为1.0;从桂枝-生姜药对的超临界CO2萃取物中分离鉴定出55个成分,占成分含量的97.29%,其桂皮醛占62.85%,2-甲氧基肉桂醛占16.03%,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占7.99%,主要为醛、酮、烯、酯类化合物。结论:桂枝-生姜药对超临界CO2萃取物具有一定的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作用,作用形式为直接灭活,且成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33.
目的:建立测定金玄痔科熏洗散(JZXS)及新工艺制备的金玄痔科熏洗散(AIG)中绿原酸、咖啡酸、金丝桃苷和木犀草素的HPLC分析方法。方法:采用Venusil XBP C18柱(250 mm×4.6 mm,5μm);柱温30℃;流速1.0mL·min-1;流动相:乙腈-0.4%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为335 nm。结果:绿原酸、咖啡酸、金丝桃苷、木犀草素的线形范围分别和回归方程分别为0.760~4.560μg(r=0.999 9),Y=2 254.9 X+131.66;0.058~0.348μg(r=0.999 9),Y=3 610.8X+7.913 5;0.046~0.276μg(r=0.999 9),Y=1 446.7 X+2.124 3;0.024~0.144μg(r=0.999 9),Y=2 344.5 X-0.716 2;JZXS平均加样回收率(n=5)分别为97.4%(RSD=1.8%),98.6%(RSD=2.3%)和97.8%(RSD=2.9%);AIG平均加样回收率(n=5)为97%(RSD=1.2%),97.3%(RSD=2.5%),98.2%(RSD=2.7%)和96.9%(RSD=1.9%)。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好,准确度高,为进一步完善JZXS的质量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该传统制剂二次开发为创新中药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4.
摘要目的对菝葜抗炎活性部位进行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探讨菝葜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建立菝葜提取物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法,通过HPLC图分析比较空白血清、含药血清、菝葜提取物的成分的差异,确定菝葜提取物大鼠灌胃后血中移行成分。结果在菝葜提取物含药血清中发现了45种入血成分,其中25种为原型成分,20种可能为原型成分的代谢产物。结论45种入血成分可能是菝葜的体内直接作用物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助于阐明菝葜的药效物质基础及药效机制。  相似文献   
35.
目的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对菝葜中抗炎活性成分进行虚拟筛选,通过计算机模拟方式寻找最有合成价值的分子化合物。方法选取中药菝葜中18个化学成分作为配体,11个与炎症密切相关的靶标作为受体,包括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过氧化物酶体增长物激活体、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环氧合酶1、环氧合酶2、脂氧合酶、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磷脂酶A2、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将二者进行分子对接。结果从18个菝葜所含化合物分子与11个炎症相关靶标的分子对接中筛选出6个分子作为候选化合物,分别是:花旗松素、山奈酚-7-O--D-葡萄糖苷、槲皮素3-O--L-鼠李糖苷、白藜芦醇、薯蓣皂苷和菝葜皂苷元。选择其中的花旗松素进行验证实验,取得了很好表现。结论本方法对辅助发现菝葜中抗炎活性成分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降脂颗粒中丹酚酸B和大黄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分别为甲醇-乙腈-0.1%甲酸溶液(25∶10∶65,V/V/V)、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分别为286、284 nm。结果:丹酚酸B和大黄酚的进样量分别在1.9119.12、0.014 419.12、0.014 40.144 0μg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 8、0.999 9);二者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58%(RSD=0.97%,n=9)、97.71%(RSD=0.59%,n=9)。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降脂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7.
叶晓川  郝恩坤 《中药材》1997,20(8):413-414
本文采用氢化物-非色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了脑脉通冲剂中的砷含量,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平均回收率为99.1%。  相似文献   
38.
目的考察菝葜抗炎有效部位群及其单体的抗氧化作用,探讨菝葜抗炎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反应体系、FRAP法分别测定菝葜有效部位群及落新妇苷、花旗松素、槲皮素、芦丁、白藜芦醇、黄杞苷等6个单体成分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建立H202诱导大鼠红细胞膜损伤模型,孵育后检测药物对红细胞溶血抑制率和红细胞悬液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的影响。结果菝葜有效部位群及其6个单体成分均表现出抗氧化能力。在DPPH实验中,菝葜有效部位群和花旗松素的清除作用明显强于其他药物,IC_(50)分别为13.05 mg/L、11.83 mg/L,略弱于维生素C(Vit C)(IC_(50)为6.93 mg/L);在羟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中,菝葜有效部位群及其6个单体均表现出一定的清除作用,但弱于Vit C;在FRAP法中,槲皮素还原Fe~(3+)的能力最强(FRAP值(183.78±8.01)mmol/g),优于Vit C(FRAP值(85.69±4.98)mmol/g),其次为花旗松素(FRAP值(56.73±6.25)mmol/g);在H202诱导大鼠红细胞膜损伤实验中,与模型组比较,菝葜有效部位群、花旗松素、槲皮素及白藜芦醇对红细胞的溶血抑制率明显升高、红细胞悬液中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SOD及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1)。结论菝葜抗炎有效部位群及其6个单体均具有体外抗氧化作用,并对红细胞膜具有保护作用,推测菝葜抗炎效应与其抗氧化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菝葜抗炎有效部位群中落新妇苷、花旗松素、槲皮素、芦丁、白藜芦醇、黄杞苷、薯蓣皂苷、薯蓣皂苷元、菝葜皂苷元、甲基原薯蓣皂苷、原薯蓣皂苷、纤维薯蓣皂苷的体外抗炎活性与免疫调节作用,为诠释菝葜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脂多糖(LPS)刺激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模型,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12个单体成分对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释放的影响,考察其抗炎活性;采用CCK-8法检测各成分对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水平及ELISA检测LPS刺激脾淋巴细胞后各成分对白介素-2(IL-2)、TNF-α和干扰素-γ(IFN-γ)释放的影响,考察其免疫调节活性。结果在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模型中,除白藜芦醇外,其余11种化合物对IL-6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落新妇苷还呈现出双向调节作用;落新妇苷、槲皮素、白藜芦醇、原薯蓣皂苷、薯蓣皂苷及菝葜皂苷元6种化合物对IL-1β具有抑制作用;5种黄酮类单体及白藜芦醇对TNF-α的抑制作用极为显著,而6种皂苷类成分对TNF-α则有促进作用;在脾淋巴细胞模型中,12个单体成分对脾淋巴细胞均有明显的增殖作用,对相应的炎症因子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落新妇苷等12个单体成分均具有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可能是菝葜抗炎有效部位群发挥作用的的主要效应成分。  相似文献   
40.
神农消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神农消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虎杖、半枝莲、重楼进行鉴别;应用薄层扫描法测定虎杖中大黄素的含量。结果:定性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大黄素的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0.033~1.056μg(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6.37%,RSD为3.74%。结论:该法简便、准确,可用于神农消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