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219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1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原成都市传染病医院)是成都地区唯一一家专门收治国家法定传染病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创建于1940年,是一所以传染病防治及肝病、结核、艾滋病综合治疗为特色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传染病医院。自医院成立以来,中医力量相对薄弱,  相似文献   
62.
中西医结合治疗继发性肺结核的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继发性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对108例初治继发性肺结核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用2HREZ/4HR方案抗结核治疗,实验组根据辨证证型加用中成药服用6个月,肺阴虚证用滋阴润肺颗粒,阴虚火旺证用肺泰胶囊,气阴两虚证用双百口服液;每月复查血常规、肝肾功、痰涂片、胸片,隔月做中医证候评分。结果:完成疗程的90例病例(实验组48例,对照组42例),实验组病灶明显吸收率、总吸收率、中医证候治愈率和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胃肠道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潮热、盗汗、口渴等症状缓解较快。结论:中医药配合西药化疗,能迅速改善肺结核潮热、盗汗、口渴等症状;促进病灶吸收;减少抗结核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63.
目的 通过分析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病例的中医临床证型特征和治疗特点,探索其最佳治疗措施。方法 对2009年5月至7月成都地区收治的47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确诊病例进行中医动态观察和辨证论治并总结其中医证型特征和治疗特点。其中30例给予奥司他韦抗病毒联合中医辨证治疗;13例采用单纯中医辨证治疗,未使用奥司他韦;2例患者单用奥司他韦治疗;另2例患者仅给予对症治疗,未使用奥司他韦或中药。结果 47例患者临床表现局限于中医"温病"卫气分阶段,分风温袭表证(36例/76.6%),湿温证(8例/17%),邪入气分、热毒壅盛证(3例/6.4%)三种证型。所有患者痊愈出院。结论 成都地区夏季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病例病情较轻,无重症患者;单纯中医治疗和(或)奥司他韦治疗均有效,中西医结合疗法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64.
目的 评价双香草喷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将符合要求的70例患者随机分入双香草喷剂组、利巴韦林组和常规治疗组,进行相应治疗后,比较三组患者主要疗效指标的差异.结果 在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指标异常水平相似的情况下,双香草喷剂组在咽痛减轻起效时间、咽痛缓解时间、上呼吸道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利巴韦林组和常规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 双香草喷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可有效缓解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疗效优于利巴韦林喷剂,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5.
患者男性,77岁。2009年5月患者无意间触及右下腹无痛性包块,于当地医院CT检查示:右下腹占位,间质瘤可能。2009年6月17日于当地医院行"回盲部肿块切除术",术中见腹腔内无腹水,肿瘤位于右下腹膜后,大小约10cm×8cm×8cm,质地中等,包膜完整,供应血管丰富,未破溃。术  相似文献   
66.
功能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He的软组织侧貌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用5项软组织美学指标,评价功能矫治器矫治安氏类Ⅰ分类错殆的软组织变化。方法 对21例安氏类Ⅰ分类错He患者用功能矫治器(FR-2)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片进行分析,对比治疗前后软组织5项美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通过早期的功能矫形治疗,患者大多数美学指标接近正常值范围,但也有部分指标改善不明显。结论 功能矫治能使大多数患者软组织侧貌得到明显改善,但存在个体差异,部分病例仍需要二期治疗。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安氏Ⅱ1错牙合不同骨面型的颅底形态特征。方法:选取恒牙初期的正常牙合和Ⅱ1错牙合均角型、高角型、低角型的X线头颅侧位片各30张,男女各半,通过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Ⅱ1错牙合3种骨面型和正常牙合的颅底形态变化。结果:Ⅱ1错牙合3种骨面型均表现为颅基底角(Ba-SE-FMS)增大,高角组尤其表现在颅前基底角(FMS-SE-PM)增大,均角组、低角组颅中基底角(Ba-SE-PM)增加更为明显。Ⅱ1错牙合颅底的有效垂直高度从低角组、均角组、高角组依次减小。结论:颅基底角可能更准确反映颅底的曲度,体现Ⅱ1错牙合不同骨面型形成的机制。  相似文献   
68.
本文观察了斑秃患者244例,发现20~30岁为发病高峰年龄,有斑秃既往史及家族史者均显著多于对照组。50.5%患者发病前有精神因素。33.3%重型斑秃自身抗体阳性。这些结果提示斑秃发病与遗传,情神因素及免疫机能紊乱有关。固相C_(lq)酶联免疫法检查CIC未发现异常。  相似文献   
69.
副肿瘤性天疱疮1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报告1例副肿瘤性天疱疮。患者男,50岁。反复口腔黏膜糜烂,全身有皮损、瘙痒,伴淋巴结增大1个月余。依据病史、组织病理和免疫病理改变,确诊为副肿瘤性天疱疮伴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相似文献   
70.
目的回顾性观察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直接免疫荧光检查(DIF)结果,分析及评估其实验方法。方法活检取材,冰冻切片,DIF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免疫病理确诊143例,其中寻常型天疱疮(PV)阳性75例(52.4%)、红斑型天疱疮(PE)阳性13例(9.1%)、大疱性类天疱疮(BP)阳性53例(37.1%)、副肿瘤天疱疮(PNP)2例(1.4%)。临床与免疫病理诊断的符合率PV为65.3%(49/75),PE为61.5%(8/13),BP为69.8%(37/53),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IF对常见大疱性皮肤病的诊断是一项重要的、快速而特异性较高的检查方法,但仍需紧密结合临床确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