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219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1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患者男,50岁,2006年2月面部突然出现红斑,起初未重视.很快波及整个面部及全身.以双下肢为著,瘙痔不明显,皮损一直未消退。在当地医院就诊多次,均给予抗过敏治疗,无明显疗效.皮损逐渐增多,于2006年4月25日就诊于我科。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无麻风病家族史及接触史,亦无其他传染病病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而部、颈部、耳郭、躯干、四肢可见许多大小不等的水肿性红斑及浸润性斑块.部分呈环状,边界清楚,[第一段]  相似文献   
42.
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其产物斑点杂交技术,对29例复发尖锐湿疣中人乳头瘤病毒(HPV)相关序列进行检测和分型,结果显示复发尖锐湿疣中:HPV6:65.5%,HPV11:24.1%,HPV16:31.0%,HPV6/11:13.8%,HPV6/16:10.4%,HPV18未检测出来,所用探针以外的型别:3.4%。  相似文献   
43.
与HPV_(1、16)型相关的足部寻常疣和尖锐湿疣1例严道金,叶庆佾,徐洁芳,刘元林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皮肤科(邮政编码630038)患者男,50岁。双足2.3趾间,左足3、4趾间见l~2个花生米至蚕豆大乳头状新生物,尖部向上呈鸡冠状,周边皮肤浸渍呈?..  相似文献   
44.
目的评价四川地区中医药治疗轻症甲型H1N1流感的疗效、安全性及经济性,为今后的防控工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轻症甲型H1N1流感实验室确诊患者111例随机分入对照组1(给予对症治疗/休息及安慰剂1粒/次,2次/天,共5天)、对照组2(给予磷酸奥司他韦75mg/次,2次/天,共5天)、中药治疗组(给予单付中药150ml/次,3次/天;安慰剂1粒/次,2次/天,共5天)和联合治疗组(给予单付中药150ml/次,3次/天;磷酸奥司他韦75mg/次,2次/天,共5天)。观察4组疗效、不良反应、并发症及费用的差异。结果中药治疗组(31例)、对照组1(26例)、对照组2(29例)及联合治疗组(25例)的轻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完全痊愈;在各基线指标相似的情况下,中药治疗组患者入组后发热持续时间(h)及症状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1及对照组2,但尚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4组患者发病后发热总持续时间(h)、症状总持续时间及符合国家出院标准的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中药治疗组有1例(1/31)出现轻微腹泻,对照组2有1例出现皮疹(1/29)、2例出现恶心呕吐(2/29);联合治疗组有1例出现皮疹(1/25),4组间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治疗组有2例(2/31)、对照组1有3例(3/26)、对照组2有3例(3/29)、联合治疗组有2例(2/25)出现并发症,4组间比较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治疗组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2及联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症甲型H1N1流感症状轻,预后较好,中药治疗可能有缩短热程及缓解症状的双重作用,经济有效,安全可行。中药联合磷酸奥司他韦治疗轻症甲型H1N1流感疗效并不优于中药或磷酸奥司他韦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45.
例1.女,20岁.因双上睑扁平丘疹10年,于2008年8月15日就诊.10年前发现左睑出现黄白色丘疹,无自觉症状,逐渐增大,随后右睑出现相似皮损.自诉外用药物后丘疹可变平.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46.
正近年来,新发、突发呼吸道传染病频发,以发热伴呼吸道症状为主要特点,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已成为备受世界各国关注和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在疫苗和抗病毒化学药物短缺及病毒容易变异的情况下,中医药的良好疗效再次受到关注。兹就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新发、突发呼吸道传染病的进展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新发、突发呼吸道传染病因"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符合中医"温疫"的特点。《素问·刺法论篇》云:"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  相似文献   
47.
目的 建立一套用于研究和评价抗肝癌血管新生的实验方案。方法 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细胞模型,以正常胎肝细胞系L02为对照,应用荧光定量的Boyden小室、划痕实验检测肝癌条件培养基(HCM)、肝癌细胞系HepG2等诱导作用下对HUVEC迁移的影响;应用荧光定量的粘附实验检测上述诱导作用对HUVEC的粘附作用;应用CFSE/PKH-26 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上述诱导作用对HUVEC增殖的作用;应用小管形成实验、Matrigel 栓实验检测上述诱导作用对HUVEC小管形成行为及对SCID小鼠体内血管新生的影响。结果 体外实验显示,HCM能够比正常条件培养基(NCM)更能诱导HUVEC的趋化和迁移运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HepG2较L02更容易粘附HUVEC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HCM较NCM更能促进HUVEC的增殖,与L02相比,HepG2和HUVEC共培养更能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的增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HCM和/或HepG2与HUVEC 共培养均有利于HUVEC形成管型,而NCM和/或L02与HUVEC共培养对HUVEC形成管型无明显影响。Matrigel栓实验显示,HepG2较L02更能促进SCID小鼠体内的血管新生。结论 以上一系列改良的体内、外经典实验能够用于抗肝癌血管新生药物的研究和评价。  相似文献   
48.
目的 研究CTLA4Ig在银屑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s ,PBMCs)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PBMC标本取自 3 3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 2 0名健康献血者 ,利用植物血凝素 (phytohemagglutinin ,PHA)、脂多糖(lipopolyaccharide ,LPS)、金葡菌肠毒素B(staphylococcalenterotoxinB ,SEB)刺激增殖 ,在加入或未加入CTLA4Ig情况下 ,观察细胞形态并检测 3 H TdR掺入量。结果 显示CTLA4Ig对PHA、LPS有抑制作用 ,并呈剂量依赖关系 ;而CTLA4Ig浓度只有高于 5 μg/ml时 ,对SEB才有抑制作用 ,且可完全抑制。 结论 CTLA4Ig对PHA、LPS、SEB刺激下的银屑病PBMC增殖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但反应模式不一致  相似文献   
49.
[目的]建立科学合理的护理人员绩效考评体系,并进行系统功能开发和应用,实现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的信息化。[方法]探索并建立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挂钩体系,在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下,经过数据库设计、程序编写、信息采集等逐步实现系统功能,使护理人员绩效考核实行信息化管理。[结果]通过系统的试运行。显示考核体系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信息化管理使考核过程准确、高效、便捷,考核结果客观、公正、公开,具有时效性。[结论]实现了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了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工作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50.
目的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lent mating type information regulation 2 homolog 1,SIRT1)是活性依赖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的去乙酰化酶,可能参与某些肿瘤的形成及进展,并对多种肿瘤相关基因的蛋白活性及基因沉默的调控中起重要作用。文中研究SIRT1及上皮钙黏蛋白(epithelial cadherin,E-cadherin)和错配修复蛋白1(Mutl homoolog 1,MLH1)在贲门癌中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176例贲门癌患者癌组织中SIRT1、E-cadherin、MLH1蛋白的表达。结果 SIRT1表达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数目及TNM分期呈正相关。E-cadherin和MLH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数目、TNM分期呈负相关。90例有随访资料病例中,SIRT1阳性患者3年生存率及平均生存时间显著低于SIRT1阴性患者。E-cadherin强阳性表达患者3年生存率及平均生存时间显著高于弱阳性表达患者,MLH1阳性表达患者的3年生存率及平均生存时间高于MHL1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贲门癌中SIRT1阳性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正相关。E-cadherin表达程度及MLH1阳性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负相关,SIRT1可能通过E-cadherin、MLH1等抑癌基因的沉默作用促进贲门癌的形成,影响其恶性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