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2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5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137篇
内科学   82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180篇
预防医学   72篇
药学   57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61.
目的探讨青年结直肠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青年结直肠癌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肿瘤部位、病理类型及诊治情况等。结果青年结直肠癌常见临床表现是排便习惯改变、便血和腹痛,肿瘤部位多发生直肠和乙状结肠,病理类型恶性程度高的低分化癌,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及未分化癌占比较高,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式,总的1年生存率83.33%,2年生存率69.05%,3年生存率59.52%,中位生存时间为56.32个月,误诊11例,误诊率为26.19%。结论加强对青年结直肠癌的临床特点的认识,诊治过程中提高警惕性,减少误诊率,尽可能早期发现和诊断,早期治疗,进一步改善预后和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重症肝病患者施行肝移植手术的预后及其凝血指标变化特征。方法 30例并发DIC的重症肝病患者,于术前、术中及术后分别采取静脉血(抗凝),测定其凝血及纤溶功能。结果术前DIC已基本控制的29例患者(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基本接近正常或在正常范围内)在术后第3天所有指标开始逐渐恢复,无1例死亡(出院前各项指标已恢复至正常水平)。而术前DIC未被纠正的9例患者术后因子VⅢ活性(FVⅢ:C)、纤维蛋白原(Fg)仍明显降低,D-二聚体(D-dimer)仍明显增高,其中8例死亡。结论 DIC是重症肝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它是导致肝移植术后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建议在DIC未得到纠正的情况下施行肝移植手术。肝移植手术可引起凝血及纤溶活性的异常变化,并且术前DIC控制与否与术中、术后的变化明显相关。FVⅢ:C明显降低以及D-dimer升高患者的肝移植手术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收集2005年8月至2008年8月在我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96例为腹腔镜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96例为开腹组,对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腹腔镜手术术中出血、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但腹腔镜手术时间较开腹组长,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子宫肌瘤剔除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保留子宫的理想手术,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4.
叶萍  王小莹  黄瑛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2):3396-3397
目的:观察咪喹莫特乳膏联合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5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3组:激光治疗组单用CO2激光治疗,药物治疗组单用咪喹莫特乳膏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CO2激光和咪喹莫特乳膏联合治疗。所有患者均随访观察半年。结果:64例患者完成疗程和随访观察。激光治疗组痊愈率最低26.1%,复发率60.9%;联合治疗组痊愈率最高80.0%、复发率最低15.0%。药物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2.9%和45.0%,均高于激光治疗组17.4%(P〈0.05)。结论:咪喹莫特乳膏联合CO2激光治疗能显著提高痊愈率,有效预防复发,是治疗尖锐湿疣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长春瑞滨(NVB)联合顺铂(DDP)的NP方案化疗加热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41例均为经胃镜、影像学及病理组织学确诊为食管癌的患者,Ⅲ期16例,Ⅳ期25例;鳞癌35例,腺癌6例;病灶位于上段7例,中段24例,下段10例。用国产NVB(盖诺)25mg/m2静脉滴注,每疗程的第1天和第8天各用药1次;DDP80mg/m2,每疗程的第1天静脉滴注1次。每疗程每次用化疗药后2h内深部热疗1次,然后隔2天再做1次,每次60min,每疗程热疗4次。以上治疗21~28d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 41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有效率为56.1%。主要毒副反应是恶心呕吐和骨髓抑制。结论 NP方案化疗加热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有较好疗效,且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GSK-3β抑制剂(LiCl)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株增殖作用,为下一步治疗脑胶质瘤提供临床治疗靶点。方法应用MTT法,HE染色法以及免疫组化方法来观察LiCL对人胶质细胞瘤株U-251增值的抑制作用、量效关系。结果LiCL对人胶质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药物作用时间为24、48h的IC50分别为138.98mg/ml、53.15mg/ml,且呈良好的量效关系,抑制作用与浓度呈正相关。结论LiCL是有效的、能抑制胶质瘤细胞生长的药物。  相似文献   
67.
17例维斯第负压封闭引流在骨科临床应用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萍 《中国医疗前沿》2009,4(16):104-104,88
笔者报道17例采用维斯第负压封闭引流病人的护理观察,认为应用维斯第技术可控制的全方位引流去除创伤后受损组织产生的毒素分解产物,减少机体组织对其重吸收,将开放创面变为闭合创面,促进组织新生和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68.
目的了解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某校高中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的现状。方法2011年11月,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用自制问卷调查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某中学294名高中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测量相关知识和态度的得分情况,并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学生得分的差异。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84份(96.6%)。调查对象年龄范围为15~18岁,其中男生148人,女生136人。艾滋病相关知识总分范围为4~25分(满分26分),各条目答对率范围为35.9%~84.9%,只有78.2%的学生知识得分超过13分;被调查学生艾滋病相关态度总分范围为0~8分(满分10分),各条目态度积极率范围为9.5%~90.5%,仅有27.1%的学生态度较积极;不同性别、年龄和城乡的学生之间知识及态度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几内亚高中生艾滋病知识面狭窄现象较明显,存在较消极态度,需大力加强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9.
铅对儿童神经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萍 《医学与社会》2001,14(3):17-19
工业化和城市化给人类带来现代化生活的同时 ,也带来一系列社会和健康问题 ,儿童铅中毒即是其中之一。早在 1 0 0年前 ,儿童铅中毒已经作为一种独立的儿科疾病为临床儿科学家所认识。一个世纪后重新受到重视和关怀 ,原因有以下 3点 ;1现代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威胁儿童健康的营养不良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逐渐减少 ,而交通和工业发展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却日益突出 ,成为儿童健康的隐患。 2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 ,人们不但注重致病因素对躯体健康的影响 ,也重视对心理健康的危害 ;由于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 ,人们不…  相似文献   
70.
螺旋CT动脉早期扫描在肝脏实性占位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螺旋 CT动脉早期扫描对肝实性占位鉴别诊断的价值 ,并分析典型 CT表现。方法  89例 89个肝实性占位 ,除血管瘤外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原发性肝癌 2 2例 ,转移性肝癌 17例 ,血管瘤 2 5例 ,局灶性结节增生 13例 ,腺瘤 5例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7例。首先分析动脉早期扫描是否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然后分析各种占位在动脉早期的特征形态学表现。结果 动脉早期扫描能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 (77/ 89,86 .5 % Vs 5 7/ 89,6 4 .0 % ,P<0 .0 1)。尤其是原发性肝癌 (19/ 2 2 Vs11/ 2 2 ,P<0 .0 1)和局灶性结节增生 (11/ 13Vs 5 / 13,P<0 .0 5 )。动脉早期的特征性表现对鉴别诊断有帮助 :明显一致强化(FNH ,腺瘤 ) ,中央粗大滋养血管 (FNH ) ,中央放射疤痕 (FNH ) ,不均匀强化 (HCC) ,周边点簇强化 (血管瘤 ) ,脂肪成分(AML )。结论 肝实性占位在动脉早期的特征性表现对鉴别诊断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