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观察抗疏健骨颗粒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密度和骨生物力学的影响,研究其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理.方法:60只大鼠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和去势组(50只).去势组随机分5组,模型组,尼尔雌醇组,抗疏健骨颗粒小、中、大剂量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5组大鼠行卵巢切除术造模.抗疏健骨颗粒大、中、小剂量组分别给予抗疏健骨颗粒混悬液0.4g/mL、0.2 g/mL、0.1 g/mL,2 mL/d,每日1次,尼尔雌醇组给予尼尔雌醇片(1mg/kg体质量),配成0.15 g/L混悬液,1周1次,每次2 mL,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以生理盐水(8 mL/kg体质量)灌胃.12周后测定离体骨密度.计算最大载荷、断裂挠度、弯曲能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抗疏健骨颗粒大、中剂量组的腰椎骨和股骨远端骨密度均显著增加(P<0.01),抗疏健骨颗粒大、中剂量组与尼尔雌醇组的最大载荷显著增高(P<0.01),但小剂量组增加不明显(P>0.05);抗疏健骨颗粒各剂量组断裂挠度与模型组比较,虽有升高趋势,但变化不明显(P>0.05);尼尔雌醇组、抗疏健骨颗粒大剂量组的弯曲能量与模型组比较,增高显著(P<0.01),中、小剂量组虽有升高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抗疏健骨颗粒能够改善骨密度和骨生物力学性能,恢复骨代谢平衡,从而达到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仙花活骨丹颗粒(丹参、骨碎补等)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理,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40只,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马氏骨片组、仙花活骨丹颗粒组.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用醋酸泼泥松龙注射液肌注造模.自第9周起正常组、模型组以生理盐水灌胃,仙花活骨丹颗粒组以仙花骨丹颗粒水溶液灌胃,马氏骨片组以马氏骨片水溶液灌胃.14周后一次处死动物并取材,制作H·E病理切片,测定血液黏度和血脂含量.结果:仙花活骨丹颗粒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液黏度和血脂含量显著下降,骨小梁较为饱满,骨细胞大部分正常,髓腔内虽然有部分脂肪细胞,但造血细胞较为丰富,空缺骨陷窝数为16.4%,显著好于模型组(P<0.01).结论:仙花活骨丹颗粒能改善病变股骨头内微循环与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增值,从而加速骨坏死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43.
史传道  亓志强  王晓迪 《山西中医》2011,27(1):39-40,49
目的:观察抗疏健骨颗粒对去势骨质疏松大鼠血清中TNF—α、NO的影响,探讨抗疏健骨颗粒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理。方法:用抗疏健骨颗粒对去势骨质疏松大鼠进行不同剂量的药物治疗,并与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尼尔雌醇组进行比较,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TNF—α,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中NO含量。结果:血清中TNF—α、NO含量,抗疏健骨颗粒小剂量组与模型组无明显差异(P〉0.05);抗疏健骨颗粒大、中剂量组和尼尔雌醇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抗疏健骨颗粒大、中剂量组与尼尔雌醇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抗疏健骨颗粒是通过降低血清中TNF—α含量,平衡血清中NO含量,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改善骨代谢而达到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抗疏健骨颗粒长期应用的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SD大鼠160只随机分为高剂量组(40 g/kg)、中剂量组(20 g/kg)、低剂量组(10 g/kg)及空白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6个月。分别于实验中期(给药3个月)、实验结束(给药6个月)及停药后4周恢复期测量大鼠体质量,计算脏器系数,测定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指标,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抗疏健骨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大鼠的外观体征,行为活动,体质量,脏器系数,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理检查未见与药物毒性相关的明显病变,停药后也未见药物延迟性毒性反应。结论:抗疏健骨颗粒在规定剂量下口服是安全的,无明显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45.
玉屏风散的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汶医宁  史传道 《中成药》1993,15(9):38-39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古方玉屏风散的药理研究,其药理作用主要有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对肾炎的病理修复作用;对过敏原的中和作用;对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抗疲劳、耐低温、耐缺氧作用。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抗疏健骨颗粒对去势大鼠肾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2)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50只4~5月龄的雌性SD大鼠分配至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抗疏健骨颗粒低、中、高剂量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切徐双侧卵巢法"造模。各组给予不同剂量的抗疏健骨颗粒或生理盐水,每日1次,每周6次,共12周。12周后检测并分析各组大鼠骨密度、生化指标、肾组织PPARγ2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抗疏健骨颗粒各剂量组、假手术组大鼠骨密度和血清磷(S-P)含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钙(S-Ca)含量和肾组织PPARγ2 m RNA灰度值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抗疏健骨颗粒各剂量组大鼠肾组织PPARγ2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其中中剂量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P0.05)。结论 :抗疏健骨颗粒可能参与调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脂肪细胞或成骨细胞分化的方向,进而调节骨代谢平衡,从而对骨质疏松症起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7.
1 病例资料患者 ,女 ,19岁 ,以左足内侧出现肿物 3年为主诉于 2 0 0 1年 3月 7日入我院(眉县人民医院 )。 3年前患者左足内侧被针刺伤 ,针尖断于足内未重视。 1年后 ,针尖自行穿破皮肤退出 ,后发现原针刺部位出现黄豆大肿物 ,无任何不适。两年来肿物日渐增大 ,影响正常行走。查体 :左足内侧饱满 ,于第 1跖骨内侧可触及约 7cm× 4cm× 3cm不规则包块 ,质硬 ,表面凹凸不平 ,压痛 (± ) ,可轻度移动 ,左踝关节活动正常 ,跖拇关节活动部分受限。实验室检查 :血、尿常规正常 ,血沉 10mm/ 1h ,肝、肾功正常 ;B超 :肝、胆、脾、双肾正常。X线片示…  相似文献   
48.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析原发性质疏松症的病理基础,认为本病的理性质多为肾虚髓亏,平衡失调;气滞因瘀,瘀血阻骨;脾胃虚弱,吸收不良,且相互兼夹,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49.
目的 了解全国中医院校预防医学专业“毒理学基础”课程建设现状。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择2019年至2020学年开设“毒理学基础”课程的全国中医高校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编制问卷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雷达图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6所中医院校,83.09%(344/414)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毒理学基础”课程,而学习动力主要为应对考试。课程开设学期与学生意愿一致率为59.90%(248/414)。理论课教学内容、选用教材和学时满意度较好的比例分别为64.73%(268/414)、55.07%(228/414)和59.90%(248/414)。实验课设置、教学效果和学时满意度较好的比例分别为59.66%(247/414)、62.08%(257/414)和58.21%(241/414)。实验课设置5次[27.29%(113/414)]或4次[26.81%(111/414)]较好,每组人数4人最好[53.86%(223/414)]。最感兴趣实验项目为骨髓微核试验[29.21%(59/202)],还需增加综合设计实验和操作性强实验项目。课程核心知识掌握情况雷达图为正常运作型,各校学生掌握情况间均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全国中医院校预防医学专业“毒理学基础”课程设置及学生核心知识掌握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需从开设学期、教材选用、讲授内容、实验项目等方面优化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与石膏外固定在治疗Colles骨折中的疗效的优缺点.方法采用中医手法复位及小夹板外固定治疗Cotles骨折120例,对照组80例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愈合情况可,骨折并发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本方法治疗本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