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77篇
内科学   39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60篇
综合类   133篇
预防医学   5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9篇
中国医学   12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建立急性阶梯式左旋多巴试验,观察原发性帕金森病和非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征患者急性多巴反应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期选择适当的运功改善程度指标临界值诊断原发性帕金森病。方法对帕金森病患者102例和非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征患者49例进行不同剂量水平的急性左旋多巴试验,以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运动部分评分为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左旋多巴/苄丝肼剂量水平服药后UPDRS运动部分评分平均最大改善率的差异,建立急性左旋多巴试验的ROC曲线,计算不同临界值下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在左旋多巴/苄丝肼150/37.5mg、200/50mg、300/75mg剂量均有临界值可到达80%以上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临界值设定在300/75mg剂量水平的28.5%时可达到97.1%的敏感度;临界值设定在150/37.5mg剂量水平的22.5%可达到93.2%的特异度。结论通过阶梯式急性左旋多巴试验方法可以有效量化帕金森病患者的多巴反应性。选择一定的UPDRS运动评分最大改善率为临界值可使该试验在帕金森病诊断中达到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52.
双气囊内镜和胶囊内镜诊断小肠出血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双气囊内镜和胶囊内镜对小肠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比较双气囊内镜、胶囊内镜及全消化道造影对小肠出血病灶的总体检出率;通过自身对照,比较双气囊内镜和胶囊内镜对小肠出血诊断率;分析胶囊内镜对1次双气囊内镜检查明确诊断率的影响。结果105例小肠出血患者中,双气囊内镜检出克罗恩病24例,腺癌15例,慢性非特异性炎症12例,不明原因小肠溃疡10例,小肠间质肿瘤8例,小肠息肉8例,小肠血管畸形出血6例,钩虫病5例,麦克尔憩室及多发憩室5例,小肠淋巴瘤3例,无明显异常9例,阳性率91.4%(96/105)。其中40例进行胶囊内镜检查,病变检出率75.0%(30/40);75例患者全消化道造影检查,病变检出率33.3%(25/75)。根据胶囊内镜结果1次双气囊内镜检查明确诊断率90.0%(36/40),而根据临床特征及消化道造影结果1次双气囊内镜检查明确诊断率69.2%(45/65)。结论小肠疾病的主要病因是小肠良性溃疡(包括克罗恩病)、肿瘤、慢性炎症,其次是息肉、血管畸形、寄生虫感染、麦克尔憩室及淋巴瘤等。双气囊内镜对小肠出血诊断率高于胶囊内镜,胶囊内镜能提高1次双气囊内镜明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53.
[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同用法治疗急性上尿路感染的安全性,为临床选择该药的用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法,观察和对比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每日1次和每日2次用法治疗急性上尿路感染时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发生率及其年龄分布情况。[结果]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每日1次和每日2次治疗急性上尿路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9%和51.6%(P〈0.05),主要是胃肠道、中枢系统的反应,老年患者发生率高。[结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尿路感染两种用法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但轻,每日1次的用法较每日2次的用法安全、经济、方便。  相似文献   
54.
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锦生  史伟 《河北医学》2009,15(12):1459-1461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联合多潘立酮、奥美拉唑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4例予熊去氧胆酸、多潘立酮、奥美拉唑联合治疗4周,对照组40例则用多潘立酮、奥美拉唑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熊去氧胆酸联合多潘立酮、奥美拉唑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针灸疗法治疗糖调节受损患者的疗效。方法规定刺激穴位的刺激强度、方向及深浅等量化指标。结论观察135例,显效15例,有效68例,好转36例,总有效率90%。结论针灸改善糖调节受损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6.
缺铁性贫血是指体内可用来制造血红蛋白的储存铁已被耗尽,红细胞生成障碍所发生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铁是人体最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缺铁可致人体诸多含铁酶和依赖酶的活性降低,从而影响人体很多代谢过程。在贫血很轻甚至缺铁早期尚无贫血时,即可影响智力、免疫力、胃肠功能及肌肉功能。  相似文献   
57.
58.
59.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持续性或复发性上腹部疼痛或上腹部不适,主要表现有早饱、饭后饱胀感等,经过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世界各地研究表明,消化不良患病率约为25%,功能性消化不良已逐渐成为现代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60.
干燥综合征(SS)是一个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由于其免疫性炎症反应主要表现在外分泌腺体的上皮细胞,故又名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体上皮细胞炎或自身免疫性外分泌病。临床除有唾液腺和泪腺受损、功能下降而出现口干、眼干外,尚有腺体其他器官的受累而出现多系统损害的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