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5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结合中医药研究生教育体系现状,认真分析加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从内涵、组织、条件、机制、技术保障5个平台入手,系统阐述了构建中医药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与具体举措,为高等中医药院校所借鉴.  相似文献   
82.
关于大柴胡汤证的归属,目前的主流观点是少阳阳明合病或少阳病合并里实证,但细究其详,笔者认为该观点的支持论据并不充分,其推理逻辑亦存可推敲之处。而通过对柯琴诸论述与《伤寒论》原文的对比考证,笔者从阳明经证的实质出发,推断大柴胡汤证不可归于阳明里实证,而应归于少阳气分实热证的范畴,并由此辅以其他论据推断大柴胡汤是否有大黄一药当存疑。  相似文献   
83.
提出以基地机制体制建设为核心开展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构建。深入分析其重要性、必要性及存在问题,并从明确基地准入标准,规范培养管理职能;依据专业方向特色,科学构建培养模式;制定考核指标体系,实施全程质量监控3个方面提出加强基地机制体制建设的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84.
基于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及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分析,本文提出高层次应用型中医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主要思路与具体举措:以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贯通硕博学制,深化临床实践教学改革,采用全新的管理体制与考核体系,着力培养具有国际眼光、创新思维,能够熟练掌握较为扎实的中医学理论、主要诊疗技能与传统特色疗法,独立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高层次创新型临床医师.  相似文献   
85.
杨智辉  史亚飞  邝卫红 《西北医学教育》2013,(6):1109-1110,1122
深入分析新时期研究生教育与科技创新的密切关系.从以科技创新机制带动研究生培养机制与理念的提升;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主旨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以科技创新平台为基础构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保障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中医药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86.
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攻读中医学研究生试点工作是我国现行中医教育模式和学位授予制度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为做好该项工作,必须深刻理会非医攻博培养模式的实质,科学进行课程设置,不断探索科学规范的培养机制,完善非医攻博研究生培养模式。同时针对非医攻博培养模式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积极思考,不懈探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87.
非全日制研究生是研究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与规范中医药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有助于中医药研究生教育体系的完善,有助于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并且是与国际研究生教育学制接轨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8.
目的 :观察调肝 (调肝方 )、健脾 (四君子汤 )、补肾 (肾气丸 )治法方药及人参总皂甙对反复心理应激大鼠下丘脑及海马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 :用OPA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检测下丘脑、海马氨基酸含量。结果 :人参总皂甙组下丘脑Glu明显下降(P <0 .0 5 ) ,健脾组与人参总皂甙组下丘脑Asp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 (P <0 .0 1)。模型组海马Glu明显下降 (P <0 .0 5 )。补肾组、健脾组和人参总皂甙组海马Glu和Asp均明显升高 (P <0 .0 1)。调肝组、健脾组和人参总皂甙组下丘脑GABA和Tau均明显下降 (P <0 .0 5或 0 .0 1)。补肾组下丘脑GABA明显下降 (P <0 .0 1)。模型组海马Tau明显下降 (P <0 .0 5 )。健脾组、补肾组与人参总皂甙组海马GABA和Tau均有不同程度地升高 (P <0 .0 1)。结论 :调肝治法方药的中枢作用部位可能主要在下丘脑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基酸水平有关 ;而健脾、补肾治法方药及人参总皂甙的中枢作用部位可能与海马和下丘脑都有密切关系 ,作用机制则与上调氨基酸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9.
表柔比星对乳腺癌微球体细胞和单层细胞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表柔比星(epirubicin)对乳腺癌微球体细胞和单层细胞的不同作用.方法:MCF-7细胞在干细胞培养条件下进行微球体培养,MTT法检测表柔比星对MCF-7微球体细胞和单层细胞的抑制率,FCM 法检测表柔比星作用下,MCF-7微球体细胞和单层细胞中CD44+CD24-的表达及细胞周期变化.结果:相同质量浓度下,当表柔比星的质量浓度>100 ng/mL时,对MCF-7微球体细胞的抑制率明显低于对单层细胞的抑制率(P<0.01);表柔比星(400 ng/μL)作用72 h后,MCF-7微球体细胞的CD44+CD24-/low 比例为 (22.8±4.8)%,高于单层细胞的(3.3±0.8)%(P<0.01);MCF-7微球体细胞含有较高比例的G0/G1期细胞(74.33 ± 3.20)%,高于MCF-7单层细胞的(53.40±3.45)%(P<0.01),表柔比星对微球体细胞与单层细胞的G0/G1期影响较小,但显著影响S期及G2期的比例.结论:表柔比星对MCF-7微球体细胞的细胞毒作用较低,并可用于富集乳腺癌干细胞,其对微球体细胞G0/G1比例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0.
史亚飞 《中医教育》2009,28(1):70-72
深入分析非医攻博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存在的问题,结合2007、2008两届非医攻博研究生博士学位论文的工作成效,从培养目标、学科背景、论文选题、时间安排等方面提出了明确学位类型与主要研究方向,制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保证论文完成时间,加强论文集体指导,启发创新思维,严格论文评阅与答辩制度等措施,为进一步优化非医攻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