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9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临床医学 | 22篇 |
内科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17篇 |
外科学 | 11篇 |
综合类 | 18篇 |
预防医学 | 9篇 |
药学 | 36篇 |
中国医学 | 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2010年全国调查结果显示,64.9%的口服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IC)水平不达标[1].作为中国T2DM患者HbAIC监测网多中心协作的医疗单位之一,我们于2011年对400例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口服药及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的HbAIc水平达标情况进行调查.1对象与方法1.1对象 以2011年4月2日至6月23日在塘沽解放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科门诊就诊的400例患者为调查对象,依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为T2DM.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胰腺急性损伤及其在随访复查中的MSCT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胰腺急性损伤后的临床资料和33次MSCT检查资料。结果13例中,首次MSCT检查发现10例胰腺部分断裂,分别为胰体部6例,胰颈部4例,其中2例并血肿形成;1例为胰体部完全断裂。另2例胰腺呈挫伤表现,其中1例于胰头内出现囊肿。随访复查中,8例出现假性囊肿,均位于胰腺实质外,出现囊肿时间为5~38天,平均18天。继续随访复查中,1例患儿经保守治疗15天后,囊肿完全吸收;另1例采用外引流治疗41天后囊肿完全吸收;其余囊肿均缩小。结论MSCT能及时发现胰腺急性损伤并判断损伤程度,通过CT随访复查还能进一步观察胰腺损伤的演变过程,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的脑代谢变化规律及其与脑血管痉挛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16只成年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枕大池2次注生理盐水组(NS组)8只,枕大池2次注血组(SAH组)8只。两组均采用微透析仪于注血(或生理盐水)前、后第1,3,5,7天检测脑细胞外液的葡萄糖、乳酸、丙酮酸、谷氨酸及天冬氨酸的浓度,并计算乳酸与丙酮酸(L/P)比值。经颅多普(TCD)测定两组兔基底动脉血流速度;DSA测定两组兔基底动脉直径。结果与注血前相比,SAH组注血后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变化。基底动脉直径显著缩小及血流速度明显增快均于第3天开始(P0.05),并于第5天达高峰;且轻度和中度脑血管痉挛血流速度与管径呈负相关(γ轻=0.673,P0.01;γ中=0.613,P0.01)。乳酸和L/P比值均于第1天明显升高(P0.05),第5天达高峰;且与基底动脉直径变化呈负相关(γ乳酸=0.624,P0.01;γL/P=0.713,P0.01)。谷氨酸第1天显著升高(P0.05),后急剧下降。结论 TCD可通过检测血流速度变化判断兔脑血管痉挛情况,但痉挛程度的判断存在局限性。脑细胞外液乳酸和L/P比值变化可预测兔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并判断其痉挛程度。 相似文献
64.
我国处方点评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规范药品的使用及合理控制药品费用。方法研究近年来相关政策法规,分析我国处方点评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整改措施。结果处方点评制度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的处方点评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缺乏客观公正性、管理滞后及执行不力等问题。结论未来的发展趋势需要我国尽快完善处方点评制度,以保证患者用药的经济性、合理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65.
66.
目的:分析我国糖尿病专科护士研究文献,探讨糖尿病专科护士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为糖尿病专科护士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于建库至2021年4月收录的文献中,检索糖尿病专科护士研究文献,并应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共检索出257篇文献,发文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 相似文献
67.
选择MSCT肺动脉血管成像触发点位置及后处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PA)时触发点位于上腔静脉的应用价值以及不同图像后处理技术的选择.方法 疑诊肺动脉栓塞(PE)拟接受CTPA检查的患者40例分成A、B两组,A组触发点感兴趣区(ROI)位于肺动脉干,阈值80 HU,对比剂总量50~60 ml,B组ROI位于主动脉窗水平的上腔静脉内,阈值80 HU,对比剂总量35~45 ml,两组的其他技术参数相同.分析两种方法的CTPA图像,测量肺动脉干、右下肺静脉CT值及6级肺动脉显示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比较各种后处理重组方法对栓子的显示率.结果 40例疑似PE患者,除B组1例严重的右心功能不良致肺动脉图像较差外,其余均得到满意的图像;肺动脉干CT值和6级肺动脉的显示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右下肺静脉CT值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各种不同后处理技术,对不同情况下的栓子显示,各有其优势.结论 选择触发点位于上腔静脉的CTPA检查方法,能减少对比剂的用量和提高图像的质量;各种后处理技术的综合运用,能更好地显示病变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8.
目的现场采用荧光PCR法对疫区有关人群进行腺病毒核酸定性检测,为腺病毒疫情处置提供快速准确的实验室依据。方法采集疑似感染人员、密接人员鼻咽拭子分泌物标本,应用便携式核酸快速提取仪和磁感应荧光PCR仪快速检测标本中是否存在腺病毒核酸。结果共采集标本1200余份,300余份腺病毒荧光PCR核酸阳性。结论现场荧光PCR检测法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腺病毒核酸,迅速甄别腺病毒感染者,为现场疫情防控、临床治疗提供了强力支撑,同时为类似呼吸道疫情防控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69.
70.
目的:探讨中成药处方审核及点评工作,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方法:窗口药师实时审核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我院中药房西院门诊中成药处方71040张,将不合理处方填写处方审核及点评结果联络信,并进行统计分析;责任药师每月随机抽样进行处方点评。结果:不合理处方干预成功率99%;处方不合理原因主要有签章不全、未写诊断或诊断书写不全、用法用量不适宜、给药途径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和处方超量;处方不合理率由2012年6月6.56%下降到2013年4月0.97%。结论:处方审核及点评工作有效提高了中成药合理使用水平,同时,药师、医师以及医院药事主管部门通力协作是完善相关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