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923篇 |
免费 | 272篇 |
国内免费 | 20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2篇 |
儿科学 | 54篇 |
妇产科学 | 19篇 |
基础医学 | 227篇 |
口腔科学 | 11篇 |
临床医学 | 813篇 |
内科学 | 422篇 |
皮肤病学 | 100篇 |
神经病学 | 140篇 |
特种医学 | 244篇 |
外科学 | 444篇 |
综合类 | 1617篇 |
预防医学 | 759篇 |
眼科学 | 29篇 |
药学 | 538篇 |
9篇 | |
中国医学 | 749篇 |
肿瘤学 | 14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82篇 |
2022年 | 126篇 |
2021年 | 132篇 |
2020年 | 114篇 |
2019年 | 101篇 |
2018年 | 108篇 |
2017年 | 79篇 |
2016年 | 98篇 |
2015年 | 129篇 |
2014年 | 215篇 |
2013年 | 260篇 |
2012年 | 326篇 |
2011年 | 364篇 |
2010年 | 352篇 |
2009年 | 370篇 |
2008年 | 368篇 |
2007年 | 264篇 |
2006年 | 391篇 |
2005年 | 268篇 |
2004年 | 273篇 |
2003年 | 226篇 |
2002年 | 236篇 |
2001年 | 190篇 |
2000年 | 165篇 |
1999年 | 144篇 |
1998年 | 134篇 |
1997年 | 124篇 |
1996年 | 124篇 |
1995年 | 86篇 |
1994年 | 81篇 |
1993年 | 70篇 |
1992年 | 66篇 |
1991年 | 56篇 |
1990年 | 45篇 |
1989年 | 47篇 |
1988年 | 33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18篇 |
1985年 | 21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2篇 |
1964年 | 5篇 |
1963年 | 3篇 |
1962年 | 8篇 |
195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检索CNKI、Medline、CBM数据库及Cochrane图书馆中比较PFNA与DHS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的随机对照实验和回顾性队列研究文献,并追查已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由至少2位系统评价员做独立的文献筛查、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并交叉核对,不同意见请第3位评价员裁决。所得数据通过RevMan5.0统计软件完成Meta分析,比较PFNA组与DHS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死亡率。结果共纳入了16篇文献中的1 04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DHS组相比,PFNA组的手术操作时间更短、失血量更少、并发症更少;但是在术后死亡率方面,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时,PFNA内固定可以明显短缩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量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但目前尚无足够证据证明PFNA内固定在术后死亡率方面优于DHS,对于PFNA的长期疗效有待更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钛制弹性髓内钉(TEN)内固定治疗幼儿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1例幼儿股骨干骨折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穿入TEN内固定,术后采用髋人字石膏外固定。结果经过平均8(6~14)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8.5周。1例发生钉尾激惹、局部皮肤发红,3例发生钉尾处滑囊形成。1例于术后3个月发现患肢长于对侧健肢1.8 cm,走路跛行,纠正行走步态后于术后6个月恢复正常。末次随访时Flynn评分:优25例,良6例,优良率100%。结论TEN在幼儿股骨干骨折的治疗中有很好的效果,具有创伤小、并发症轻、住院时间短、方便家庭护理等优点。同非手术治疗及钢板内固定一样有发生过度生长的情况,但在生长中可恢复。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内镜下精准断流术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2022年3月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传统内镜序贯治疗,观察组采用内镜下精准断流术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后1个月两组治疗效果、止血成功率、再出血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静脉曲张消失率及3个月内内镜治疗次数。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成功止血率均为100.0%;术后3个月观察组再出血率为16.7%,低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3.3%,对照组为3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曲张消失率为53.3%,高于对照组的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内观察组内镜治疗(1.20±0.48)次,少于对照组的(1.37±0.67)次,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行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究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综合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综合内科实习的40名护生作为观察对象,使用信封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试验组,前者予以常规护理教学,后者予以情景模拟教学法。教学工作结束后,对两组护生进行考核,比较其综合内科考核成绩、护理综合能力。结果:试验组的专业理论、护理技能评分以及临床处置能力、沟通能力、健康宣教能力均高于对照组(t=3.789、4.153、2.378、3.051、2.741,P<0.05)。结论:在综合内科护理带教中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护生的内科考核成绩,强化临床护理综合运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CT对主动脉夹层(AD)诊断的特点。方法:对17例AD患者全部平扫加增强,3例做动态增强扫描和二维重建。结果:平扫动脉内膜钙化内移大于5.0mm者4例,平扫或增强后见撕裂内膜片者15例,17例于增强后均显示真假两腔,且17例均示主动脉广泛扩张或各段管腔大小不成比例。9例有附壁血栓形成,其中7例位于假腔内,2例真假腔内均有,2例急性AD向外渗漏。结论:CT扫描对AD及其合并症的诊断、分型、病理特征分析及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并可对AD与其他主动脉病变进行可靠鉴别。 相似文献
97.
经单侧椎板"微孔"入路椎管内原发肿瘤的显微切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椎管内原发肿瘤的微创治疗与脊柱功能保护的关系。方法 24例椎管内原发肿瘤位于颈段、胸段、腰段硬膜内或硬膜外腔,直径为0.9~3.0cm。精确定位下,根据肿瘤位置和大小情况,用磨钻磨开单侧椎板形成“微孔”,经此入路用显微手术全切除肿瘤。结果 经手术切除以及术后病理证实,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脊膜瘤分别为9例、12例、3例,肿瘤全切除。术后3d均可转身运动,术后1周鼓励下床;无需要颈托、腰围等保护。术后3个月MR检查未见肿瘤残存或复发;随访6个月CT检查未见脊柱骨性结构变形。结论 单侧椎板“微孔”入路手术切除肿瘤彻底,是椎管内原发肿瘤的一种疗效较好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8.
新型Ilizarov膝关节牵伸器的研制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0,他引:3
目的 :探讨用Ilizarov微创技术矫正各种类型膝关节屈曲畸形。方法 :在Ilizarov牵伸器基础上 ,研制了新型膝关节牵伸器 ;包括股骨、胫骨骨外固定器 ,并在膝关节两侧由关节铰链连接。术中安装时确定膝关节伸屈的旋转中心 ,用于伸缩的带弹簧牵伸杆安装在膝后的上下两个钢环上 ,手术中将牵伸器用 2mm克氏针交叉穿股骨和胫骨于膝关节中央 ,术后逐渐旋转牵伸杆 ,膝关节软骨面在避免挤压的情况下慢慢伸直。结果 :2 7例 3 0个膝关节 ,术后平均牵伸时间 5 8d ( 18d~ 10个月 ) ,全部病例膝关节伸直皆达到矫形需要的要求 ,未发生影响治疗效果的并发症。结论 :新型Ilizarov膝关节牵伸器的研制和临床应用技术 ,开辟了一条微创、简便、安全治疗屈膝挛缩的有效方法 ,能够矫正用传统手术难以治疗的严重膝关节屈曲僵直畸形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我国现存小儿麻痹后遗症病人的年龄结构、医疗需求、手术类别及外科治疗的有关问题 ,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1985年 9月~ 2 0 0 3年 5月之间手术治疗的小儿麻痹后遗症 12 840例 ,实施手术 3 15 62次。从病人初次手术年龄、手术部位、下肢瘫痪情况、步态及手术类别进行统计归类。结果 :首次手术年龄 2 5岁以下者 1172 1例 ,占同期病例总数的 91 2 9% ,其中下肢髋部手术占总手术的 15 2 8% ,膝部占 3 0 19% ,踝足占 48 73 % ,下肢均衡术占5 14 % ,上肢手术占 0 5 %。结论 :现存的小儿麻痹后遗症 70 %以上年龄 <3 5岁 ,5 0 %以上的农村患者既往未实施过正确的矫形手术治疗。对中国遗留的百万小儿麻痹后遗症进行系统的现代矫形外科治疗 ,仍是骨科界的一项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