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41.
目的观察抗衰Ⅰ号方对小鼠血清GSH—PX活性及肝匀浆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DTNB(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直接比色法测定D-半乳糖胺致亚急性衰老小鼠血清GSH—PX活性,考马斯亮蓝测定衰老小鼠肝组织中蛋白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抗衰Ⅰ号方各给药组均能不同程度提高GSH—PX活性(P〈0.05或P〈0.01);明显增加肝匀浆中蛋白含量(P〈0.05或P〈0.01)。结论抗衰Ⅰ号能提高血清中GSH—PX活性和肝组织中蛋白质含量,此作用可能与其抗衰老作用机理有关。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观察抗衰Ⅰ号方对亚急性衰老小鼠血清MAO-B活性及脑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分离脑组织称重计算脑指数;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血清MAO-B活性;考马斯亮蓝测定小鼠脑组织中蛋白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抗衰1号方各给药组均能不同程度降低血清中MAO-B活性(P<0.05),增加脑蛋白含量(P<0.05),对脑指数无显著性影响。结论 抗衰Ⅰ号方抗衰老作用机理可能与其降低血清MAO-B活性,提高脑蛋白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43.
刘清  卫昊  王西芳 《河南中医》2011,31(5):549-550
目的:建立秦岭柴胡柴胡皂苷a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梯度洗脱法,用Kromasil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乙腈:水二元梯度洗脱[0-5 min(30:70);5-10 min(40:60);10-18 min(60:40);平衡5 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室温,流...  相似文献   
44.
卫昊  卫伟光 《河南中医》2011,31(8):939-940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妇科止血灵胶囊胶囊中芍药苷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色谱柱Kromasil C18(5 μm,4.0 mm×200 mm)乙腈-0.4%磷酸(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0 nm;流速为1 mL/min;柱温:室温;进样量为10μL.结果:表明芍药苷在5.41-108.10...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抗衰Ⅰ号方对D-半乳糖衰老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D-半乳糖衰老小鼠血清中IgG、IgM含量,并计算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的重量指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抗衰I号方各给药组能不同程度地升高IgG,降低IgM;能明显增加胸腺、脾脏、脑的重量指数.结论:抗衰I号方具有调节D...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丹参-葛根”药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成分、靶点、活性、通路,为探讨中药药对的分子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网络药理学平台,分析“丹参-葛根”药对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通路,探讨中药药对的分子作用机制。结果:预测到关键成分16个,相关核心靶标28个,相关通路30个,药对发挥作用的成分有丹参环庚三烯酚酮、柳杉酚、弥罗松酚、齐墩果酸、刺五加苷A、琥珀酸、熊果酸、黄芩苷、花生油酸、鼠尾草酚、胡萝卜(甾醇)苷、葛根皂醇B甲酯、大豆素、染料木素、刺芒柄花素、槐花皂苷Ⅲ等;核心靶标主要集中在COX family,ATP family,PTGS2等,涉及的主要通路有趋化因子信号通路、Toll受体信号通路、氧化磷酸化、cGmp-pkg信号通路等,显示“丹参-葛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能与抗氧化、抗炎保护等有关。讨论:“丹参-葛根”所含成分可能通过抑制炎性反应、抗氧自由基等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  相似文献   
47.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探讨双石通淋胶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SymMap和ETCM数据库筛选双石通淋胶囊的化学成分及靶点;利用GeneCards、DisGeNET和DrugBank数据库检索BPH疾病靶点;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对关键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双石通淋胶囊-活性成分-靶点-通路”图。分子对接预测核心成分与靶点的结合能力。采用去势联合皮下注射丙酸睾酮建立大鼠前列腺增生模型,造模同时进行灌胃干预,连续28 d,末次给药24 h后,比较各组大鼠体质量、前列腺湿质量及指数;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前列腺组织病理变化和胶原沉积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前列腺组织中EGFR、VEGFA、p-P38、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双石通淋胶囊筛选出193种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木犀草素、汉黄芩素、黄芩素、薯蓣皂素、等核心成分,对应靶点422个,与994个疾病靶点取交集后得到100个共同靶点,核心靶点包括AKT1、STAT3、EGFR、CASP3、VEG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