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7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462篇
耳鼻咽喉   56篇
儿科学   40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278篇
口腔科学   45篇
临床医学   627篇
内科学   1155篇
皮肤病学   56篇
神经病学   75篇
特种医学   230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612篇
综合类   1432篇
预防医学   739篇
眼科学   45篇
药学   540篇
  13篇
中国医学   462篇
肿瘤学   115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63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270篇
  2011年   306篇
  2010年   329篇
  2009年   248篇
  2008年   307篇
  2007年   355篇
  2006年   322篇
  2005年   312篇
  2004年   423篇
  2003年   387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195篇
  2000年   203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137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单肺通气麻醉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单肺麻醉时对肺内分流、PaO2、清醒的影响.方法:选择胸外科行肺叶切除24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全麻组12例;B组:异丙酚复合吸入异氟醚麻醉组12例。A组:静脉泵注异丙酚50μg/kg/min与瑞芬太尼0.05μg/kg/min混合液维持麻醉;B组:静脉泵注芬太尼0.05μg/kg/min与氟派利多2.5μg/kg/min混合液、复合吸人异氟醚1%~2%维持麻醉,分别在麻醉前、TLV 30min(TLV1),OLV 30min、OLV 60min.再次TLV 30min(TLV2)、手术结束等5个时点抽取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结果:OLV开始后,Qs/Qt于TLV时高于麻醉前与TLV1时,OLV 30min、60min时Qs/Qt达最高,B组在OLV 30min、OLV 60min时,Qs/Qt高于A组(P〈0.01)。结论:异丙酚和瑞芬太尼联合麻醉能改善动脉血氧和减少肺内分流,且容易清醒。  相似文献   
992.
背景与目的:手术后肿瘤残余是影响胶质瘤患者生存的主要原因之一,应用术中磁共振影像(intraoperativ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iMRI)导航手术,可达到最大程度切除肿瘤和保护神经功能的双重目的。本研究评估iMRI导航手术切除脑胶质瘤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3月至2008年6月,158例脑胶质瘤患者接受iMRI神经导航手术。结果:手术总耗时2.5~8.5h(平均5.2±1.5h)。图像质量优144例(91.1%),良9例(5.7%),差5例(3.2%)。iMRI扫描次数2~5次(平均2.5±0.7次),其中3次42例(26.6%),4次15例(9.5%),5次6例(3.2%)。39.9%的脑胶质瘤病例经iMRI发现肿瘤切除范围未达术前计划,仍需进一步切除。术后早期MRI证实肿瘤全切率达90.5%,术后严重致残率6.8%。无iMRI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结论:iMRI实时影像导航手术治疗脑胶质瘤安全有效,可实时纠正术中脑移位误差,精确定位脑胶质瘤的影像学边界,定量评估手术切除范围,有效提高肿瘤切除率。  相似文献   
993.
超分割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超分割放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超分割组:12Gy/次,每日2次,间隔至少6h,Dr72Gy/6w。常规组:2Gy/次,每天1次,Dr64Gy/64w共32次。两组均5d/w。结果超分割组和常规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40%(18/28)和571%(16/28),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3年,超分割组和常规组的一年、二年和三年生存率及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79%、321%、214%和643%、429%、286%;464%、179%、107%和429%、250%、179%;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放射性食管炎和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536%、71%和321%、179%,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分割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反应轻微,患者均可耐受;并有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和改善长期生存率的作用,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放疗。  相似文献   
994.
二氢埃托啡用于晚期癌症、手术后及各种疾病引起的剧痛患者72例,舌下含化服药,一般每次20μg, 5min显效,镇痛长达4-6h。该药使用方便,剂量小,无成瘾性,为高效镇痛剂。  相似文献   
995.
讨论了强酸、强碱中和过程PH控制方案。以0.9mol/L的NaoH中和0.9mol/L的HNO3,流量增量为0.1-0.3kg/min,用模糊控制将PH控制在各要求的值上,ΔpH≤0.2,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6.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关于自来水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分析研究国内外已有不少报道[1-3]。自来水水中有机污染物含量低,成分复杂,故水样中有机污染物的富集是关键问题,液相溶剂萃取法简便易行但不适合处理大量的水样,现在广泛采用大孔网状高分子树脂小球吸附富集,然后经溶剂洗脱,以GC/MS或GC分析。”进口XAD系列树脂对水样中有机物的吸附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其价格昂贵,本文以廉价易得的国产GDX系列大孔网状树脂富集水样[4],经与XAD—2树脂比较吸附效果无明显差异,以二氯甲烷为洗脱溶剂,洗脱液经浓缩后,进行GC/MS分析,…  相似文献   
997.
对236例患者健康信息需求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病人健康教育是指对特殊人群在疾病状态下进行的与疾病有关的医学和护理知识的教育。病人是具有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健康教育要有成效 ,必须考虑病人对健康的主观愿望。就此为视点 ,对 2 36例病人进行了健康信息需求调查 ,并加以分析 ,从而根据病人自身的具体需要和他们的社会背景 ,寻找他们在健康问题上的盲点 ,做好针对性教育。1 调查对象和方法以医院门诊和住院病人为调查对象。采用已设计的调查表 ,以问卷和直接交谈相结合的方法 ,调查了 18个科室的病人 2 36例。男 133例 ,女 10 3例。健康信息需求及动…  相似文献   
998.
本文观察了200例成人骨眶,发现有眶外侧沟77例(38.5±3.4%),此沟提示脑膜中动脉的眶支与眶下动脉的吻合所在。脑膜眶孔的出现率为33.0±3.3%,此孔的局部位置在眶上裂外侧端外侧的邻近部位。脑膜中动脉的眶支沟的出现率为82.0±3.8%,此沟延至眶上裂或脑膜眶孔。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替硝唑(TNZ)在玻碳电极(GCE),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MWCNTs/GCE)及疏水性室温离子液体(RTIL)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多壁碳纳米管(MWCNT)修饰电极(RTIL-MWCNTs/GCE)上的电化学行为,电化学动力学性质及电化学定量分析方法。方法运用循环伏安法(CV)、计时库仑法(CC)、计时电流法(CA)、方波伏安法(SWV)、稳态电流-时间曲线及电化学交流阻抗谱。结果与GCE相比,TNZ在RTIL-MWCNTs/GCE上的还原峰电位正移了105 mV,还原峰电流增大了约5倍;与MWCNTs/GCE相比,其还原峰电位稍有负移,但还原峰电流增大。TNZ在RTIL-MWCNTs/GCE上的还原峰电流与浓度在5.0×10^-5-1.0×10^-2 mol.L^-1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4×10^-6 mol.L^-1。加标回收率在98.7%-100.2%之间,RSD在0.64%-1.65%之间。结论RTIL-MWCNTs/GCE对TNZ电化学还原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是一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电极反应过程,该方法可用于TNZ含量的电化学定量测定,操作简便快捷,测定结果符合定量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1000.
柳州市1990~2004年梅毒流行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俸卫东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7):1224-1226
目的:分析柳州市1990-2004年梅毒流行的特点,为今后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了15年来各区、县每月梅毒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柳州市梅毒1990年以前未发现梅毒流行,从1990~2004年发病数为9177例,发病率从1990-2004年0.06/10万-44.48/10万之间。年均增长率为130.4%,梅毒患者以早期梅毒为主,占97.06%,各年梅毒分期与性别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5),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29岁占总数的43.50%,各年龄组的梅毒发病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的文化程度以中学为多;传染来源主要是非婚性接触,占65.44%。结论:加强性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倡安全性行为,加强对高危和重点人群的监测,进一步规范梅毒的防治综合措施,以控制梅毒的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