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6篇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在组织水平探讨性别决定因子17(SOX17)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纳入人胰腺导管腺癌组织(癌组织组)85例和配对癌旁组织(癌旁组织组)68例。收集全部芯片组织来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组进行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SOX17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价SOX17表达与患者生存期的关系,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估胰腺癌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免疫组化染色发现SOX17主要定位于癌细胞的胞浆。癌组织组SOX17高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组(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OX17高表达诊断胰腺癌的AUC为0.83,对应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6.76%、78.82%。SOX17低表达癌组织组T1~T2分期患者比例高于SOX17高表达癌组织组;SOX17低表达癌旁组织组年龄<65岁、2型糖尿病病史患者比例均低于SOX17高表达癌旁组织组,合并脉管侵犯患者比例高于SOX17高表达癌旁组织组(P<0.05)。SOX17高表达癌旁组织组年龄<65岁及2型糖尿病病史患者比例均高于SOX17...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彩超实时监测小儿急性肠套叠温生理盐水灌肠复位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沈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小儿急性肠套叠患儿616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彩超实时监测温生理盐水灌肠复位。包块较大者可用低频探头放大实时监视,小肠套叠可用高频探头实时监视。结果小儿急性肠套叠复位成功609例,复位成功率为98.8%。7例水压灌肠复位不成功,均为回盲部包块,后经手术证实,4例肠坏死,1例为囊肿型肠重复畸形,1例为肠壁淋巴瘤,1例为肠息肉。结论低频、高频彩色超声联合应用实时监测小儿急性肠套叠水压灌肠复位无辐射、患儿相对舒适、成功率高,是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73.
患者女,32岁.2007年5月24日首诊.双眼视力下降19年,配戴框架眼镜15年,隐形眼镜4年,无其它眼部及全身病史.视力:右眼0.12,左眼0.12,散瞳验光:右眼-675DS/-0.175DC ×155°左眼-7.25DS/-0.25DC×140°.眼压:右眼133mmHg,左眼14.0mmHg.裂隙灯检查:眼前节正常,眼底:视乳头边界清,色红,黄斑中心凹反射(+),血管走行、比例正常,角膜地形图、OrbscanⅡ正常,角膜厚度:右眼545μm,左眼540μm.诊断:双眼高度近视.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泪膜及结膜上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年龄相关性白内障31例(38眼)。年龄54-76岁。男13例(15眼),女18例(23眼)。行超声乳化吸出术联合后房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别在术前和术后第1、7、30 d测定泪膜破裂时间(BUT)、Sch irm erⅠ试验(SIT)及角膜荧光素(F l)染色,并应用免疫印迹细胞化学染色方法检测结膜上皮细胞凋亡诱发因子bax和抑制因子bc l-2的表达。结果术后第1、7天BUT值缩短、F l染色增强,二者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0天时二者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SIT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7、30 d时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7天结膜上皮细胞中凋亡诱发因子bax的表达增强、凋亡抑制因子bc l-2的表达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第30天时两者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术眼结膜上皮细胞和泪膜功能有短期的损伤,部分患者引起干眼。  相似文献   
75.
IB的研究以巯基烷基化壳聚糖(TACS)介导的双核共表达质粒(pIRES—hVEGF121cDNA/hBMP-4)修复骨缺损的作用。方法以新西兰兔15只(30侧)为实验动物,制作桡骨中段15mm长的骨缺损实验模型,分实验组(左侧桡骨)和对照组(右侧桡骨),实验组植入明胶海绵+双基因混悬液,对照组植入明胶海绵+等量生理盐水,并于术后6周、8周、12周对骨缺损区进行大体观察、X线观察、X线阻射密度测定及组织形态学观察,图像分析骨小梁的生成数量。结果实验组在12周内骨缺损完全修复,且同时期内新生骨的数量和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对照组骨缺损主要由纤维结缔组织填充。结论TACS介导的pIRES—hVEGF121cDNA/hBMP-4真核双表达基因具有良好的促进骨缺损修复的能力。  相似文献   
76.
摘要:壳聚糖是天然多糖类高分子化合物甲壳素的脱乙酰产物,具有来源丰富、生物相容性好、可生物降解等优点,在骨组织工程中可以加工成用于细胞移植和组织再生的多孔支架、生长因子的缓释载体及外源基因的递送载体,也可加工成微球或水凝胶等形式用作骨组织工程的可注射性支架,在骨组织工程研究领域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壳聚糖复合支架的机械性能较弱、在体内的降解时间难以精确控制、壳聚糖用作基因载体转率效率偏低等原因,目前大多研究只处于体外和动物体内实验阶段,随着材料科学与生命科学的发展,壳聚糖将广泛用于骨组织缺损的临床治疗实践中。 关键词:壳聚糖;衍生物;骨;组织工程;综述文献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09.47.024  相似文献   
77.
在多年的临证经验中,牛建昭教授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以肾元亏虚为本,涉及肝脾,脾肾阳虚、精亏肝郁是其主要病机特点;治疗以培补肾元为贯穿始终的原则,并根据不同月经分期阴阳消长变化采取中药序贯疗法分期论治本病,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总结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精神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35例精神病患者实施210次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按要求做好各种准备工作,紧密配合医生实施治疗及病情观察.结果 210次治疗过程都很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治疗过程中密切配合医生、麻醉师的工作,做好各阶段的护理,是MECT治疗顺利进行、预防并发症发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9.
患者女,54岁.因自觉间断性视物模糊2周,于2007年11月14日到当地医院眼科就诊.未予治疗.其后双服视力明显进行性下降,于2008年1月9日到我眼科就诊,该患者因患肺结核于2007年5月8日起在当地结核病防治院接受抗结核病治疗,口服乙胺丁醇(EMB)1.0/d、异烟肼0.3/d否认既往全身及眼部其他疾病史.视力:右0.15、左0.12均不能矫正.双眼角膜透明、前房正常、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正常,晶状体及玻璃体透明,眼底视盘、中央动静脉及全视网膜未见异常改变.色觉检查提示:双眼绿色辨色力弱,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无异常.Octopus101自动视野计检查示,双眼中心暗点形成.  相似文献   
80.
患者女,54岁.因自觉间断性视物模糊2周,于2007年11月14日到当地医院眼科就诊.未予治疗.其后双服视力明显进行性下降,于2008年1月9日到我眼科就诊,该患者因患肺结核于2007年5月8日起在当地结核病防治院接受抗结核病治疗,口服乙胺丁醇(EMB)1.0/d、异烟肼0.3/d否认既往全身及眼部其他疾病史.视力:右0.15、左0.12均不能矫正.双眼角膜透明、前房正常、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正常,晶状体及玻璃体透明,眼底视盘、中央动静脉及全视网膜未见异常改变.色觉检查提示:双眼绿色辨色力弱,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无异常.Octopus101自动视野计检查示,双眼中心暗点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