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8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4篇 |
内科学 | 4篇 |
特种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107篇 |
综合类 | 23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药学 | 1篇 |
中国医学 | 2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3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8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2.
急性胰腺炎(AP)是由多种病因引起胰酶激活,继以胰腺局部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伴或不伴有其他器官功能改变的疾病。多数轻症患者的病程呈自限性,20%~30%患者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临床经过凶险,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常并发严重的多器官功能损害(MODS),总体病死率为5%~10%。营养支持治疗是AP综合治疗方案的重要措施之一,但目前AP营养支持并无统一方案,笔者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AP营养治疗的相关研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胃造影动态容积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胃部疾病诊断和病情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结合320排容积CT具有“薄”(层厚0.5 mm)、“大”(人体纵轴16 cm)、“快”(单圈扫描0.35s)等特点,胃造影动态容积CT扫描后应用三维重建技术,具体分析胃及十二指肠球部的大小、形态、位置、壁厚薄、蠕动性、黏膜病变、动态增强表现及上腹部(包括肝、胆、胰、脾等脏器与周围血管等)的影像信息,并与纤维胃镜进行对比分析.共收集62例胃部疾病患者,包括胃肿瘤性病变29例、溃疡性病变6例、胃炎20例、胃憩室2例(均由手术病理或胃镜组织活检证实),胃周血管病变5例(由血管造影证实).结果 溃疡性病变及肿瘤性病变的诊断结果接近纤维胃镜的诊断结果,胃炎的诊断结果略差;肿瘤性病变能准确定位、定性、明确病灶转移及血供情况.结论 胃造影动态容积CT三维重建技术对胃及十二指肠疾病的准确定位及定性均有重要价值,尤其对肿瘤性病变术前的具体病情评估及手术方案拟定具有明显优势,为胃及十二指肠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4.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动力恢复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情况。方法:通过测定血浆胃动素、血清胃泌素、胃电图振幅、频率及术后腹压、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等几项指标联合观察了1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及15例开腹胆囊切除患者。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患者手术后胃动素、胃泌素、腹腔压力、胃电图振幅及慢波比率恢复要快于开腹胆囊切除术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也明显短于开腹胆囊切除术组。结论:腹腔压力的尽快恢复有益于胃肠动力的恢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动力恢复较开腹胆囊切除术后快。 相似文献
45.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4岁.因呕血2h于2011年8月22日急诊入院.患者晚间进食辛辣食物后3h出现呕吐暗红色血液夹杂血凝块及食物,量约200 ml,伴头昏、全身大汗,意识丧失数分钟后自行醒转.急诊以"上消化道出血"收治入院.既往于1周前曾有间断黑便,胃炎病史6年,近1年来反复发作胰腺炎,2007年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诊断为浅表性胃炎(未见报告).无乙型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史.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究复方芪芎颗粒对佐剂型关节炎(AA)大鼠滑膜组织中TRAF-6、MyD88及SIGIRR蛋白表达及信号传导机制的影响。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复方芪芎颗粒小剂量组、复方芪芎颗粒中剂量组、复方芪芎颗粒大剂量组、雷公藤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给予弗氏完全佐剂标准注射建立AA模型。各给药组分别给予小、中、大剂量复方芪芎颗粒水溶液和雷公藤多苷片水溶液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以蒸馏水,给药(4周)前后观测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及致炎侧后足直径变化、关节炎症指数评分(AI),检测大鼠滑膜组织中TRAF-6、MyD88、SIGIRR蛋白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致炎侧后足直径及其肿胀度均增加(P0.05),TRAF-6、MyD88蛋白表达均高于正常组(P0.05),SIGIRR蛋白表达低于正常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复方芪芎颗粒中、大剂量组、雷公藤组各检测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P0.01);与雷公藤组比较,复方芪芎颗粒大剂量组改善明显(P0.01)。结论复方芪芎颗粒抑制受累关节炎症浸润及减轻疼痛,其抑制异常激活TRAF-6、MyD88蛋白的表达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7.
48.
肝胆管结石术后择期再手术58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通过分析肝胆管结石术后择期再手术原因,提出防治措施。方法 对1994年6月至2002年3月期间58例肝胆管结石术后择期再手术病例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再手术原因主要为:①首次手术仅行胆囊切除或加胆总管探查T型管引流术,未能彻底去除充满结石并纤维化的肝内病灶。②首次手术时未能对肝内胆管狭窄部位、尤其是开口部位高、难以显露的二级胆管狭窄部位予以整形。③首次手术清除结石不彻底,尤其是位于肝尾状叶胆管内的结石未能彻底清除。④胆肠吻合为胆总管空肠吻合,开口低,吻合口小,术后狭窄,残石积蓄于胆总管,易再发梗阻性黄疸。结论 强调应严格遵循“解除梗阻、去除病灶、通畅引流”的基本原则,充分注意首次手术时对肝内病灶的处理、必要时的病肝切除,胆管狭窄处的整形,尾叶胆管的开口探查、取石,肝门部大口胆肠吻合等,加强规范化手术实施和医师素质培训,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9.
卢绮萍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0,40(1):42-47
在21世纪的第一个20年,我国胆石病的临床研究和实践在黄志强院士重要学术思想引领及其倡导的精准外科理念指引下,在微创外科、数字医学技术支撑下,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经验证明,目前,黄志强院士提出的“解除梗阻、去除病灶、通畅引流”仍是必须遵循的核心原则。在新的历史时期,胆石病诊治领域还有许多重要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开展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50.
目的 研究大鼠肝缺血再灌注小肠黏膜损伤及丹参预处理的保护作用.方法 在肝缺血45 min条件下,动物随机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CO组)、假手术组(SO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丹参预处理组(SM组),按再灌注后不同时间(0、3、12、24、72 h)分为5个亚组,每组5只.SM组在阻断第一肝门30 min前经尾静脉推注丹参注射液6 g/kg加生理盐水40 ml/kg,其余各组按40 ml/kg给予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入,SO组开腹后仅解剖肝门,不钳夹肝蒂.分别在再灌注0、3、12、24、72 h取上段空肠行病理学检查、二胺氧化酶(DAO)活性测定、肠系膜淋巴结菌群易位检查.结果 在肝缺血45 min再灌注不同时限点SM组空肠黏膜损伤较IR组明显减轻,且肠组织DAO活性、肠系膜淋巴结细菌培养阳性率均低于IR组(P<0.05).结论 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小肠有明显淤血性损伤,DAO活性明显下降,肠系膜淋巴结细菌培养率明显上升,丹参预处理对肝缺血再灌注所致小肠黏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