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2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67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214篇
内科学   68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467篇
预防医学   186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60篇
  2篇
中国医学   167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研究青少年口腔正畸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苏州高新区牙博士口腔诊所有限公司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研究组采取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正畸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正畸效果、牙龈指标、咀嚼功能情况、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结果: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上中切牙倾角差、上中切牙凸距差、磨牙移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牙龈指数、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咀嚼效率、咬合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采取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能够减少不良反应,改善牙龈健康,提升咀嚼功能,正畸效果显著,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中miR-300的表达水平及miR-300作为胃癌诊断标记物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25例胃癌患者及15例健康志愿者血清中miR-300的表达水平;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上述标本的血清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CA125)、癌抗原199(CA199)及癌抗原153(CA153)水平。结果 25例胃癌患者miR-300表达水平是正常人的23.4倍,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胃癌患者血清CEA、CA125、CA199及CA15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在胃癌的诊断中miR-300的敏感性比CEA、CA125、CA199及CA153高,但特异性较低。结论血清miR-300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人,对于胃癌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全胸腔镜纵隔肿物切除手术的优势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5例行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切除纵隔肿物的患者,其中单操作孔VATS组56例,常规三孔VATS组6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ICU监护治疗时间、术后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疼痛感、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结果 125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无中转开胸。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ICU监护治疗时间、术后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操作孔VATS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均低于三孔VAT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三孔VATS组出现1例肺部感染、1例心率失常,单操作孔VATS组出现1例肺部感染,余患者术后恢复顺利。随访3个月~8年,15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单操作孔VATS组7例,常规三孔VATS组8例)中11例患者肌无力症状术后不同程度好转(单操作孔VATS组6例,常规三孔VATS组5例),4例患者术后肌无力症状无明显改善(单操作孔VATS组1例,常规三孔VATS组3例),15例患者术后均门诊口服溴吡啶斯的明治疗。125例患者,除常规三孔VATS组1例伤口持续性疼痛半年,给予理疗止痛等治疗好转外,其他患者均恢复良好,未见复发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单操作孔VATS切除纵隔肿物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与常规三孔VATS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44.
目的 通过检测瓜蒌薤白白酒汤各组分中药及其配伍药对小鼠缺血心肌组织病理学及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初步探索瓜蒌薤白白酒汤对小鼠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及白酒的佐使作用内涵.方法 采用HE染色法检测小鼠缺血心肌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利用Griess法检测各组血清中NO的含量.结果 与心肌梗死模型组相比,瓜蒌、薤白和白酒组可...  相似文献   
45.
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Tipα)是否通过Wnt/β联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设置PBS组、Tipα组和通路抑制剂XAV939预处理组,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观察β-catenin磷酸化和核转位情况;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钙黏蛋白(E-cadherin)、紧密连接蛋白(ZO-1)、N-钙黏蛋白(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以及通路下游靶基因(c-myc和cyclinD1)的表达情况;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显示,Tipα能以时间依赖性方式诱导β-catenin Ser675和Ser552磷酸化和核转位,且下调E-cadherin和ZO-1表达,上调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P<0.01);与PBS相比,Tipα增强c-myc和cyclinD1的表达(P<0.05)以及细胞的迁移能力(P<0.05)。XAV939预处理抑制Tipα诱导的SGC7901细胞EMT形成及通路下游靶基因的表达。表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参与了Tipα诱导的胃癌细胞EMT形成。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睡眠、躯体症状的特征,以及两者相关性.方法 纳入197例首发未治疗重性抑郁障碍患者,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睡眠质量,并据此评分是否大于7分将患者分为失眠组与非失眠组,采用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omatic self-...  相似文献   
47.
通过MRS对 8种 β 内酰胺类等抗生素体外活性分析 ,了解其耐药性 ,指导临床正确使用抗菌药物。采用K B法 ,按NCCLS 2 0 0 0年公布的标准判断结果。MRS对 (β 内酰胺类(包括加有 β 内酰胺酶抑制剂 )、头孢类等抗生素耐药率极高 ,MRSA表现最为突出 ,耐药率超过 85 % ,MRSH次之。治疗MRS感染时 ,应遵循NCCLS公布的标准 ,β 内酰胺类、头孢类和其他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在体外药敏有可能呈敏感 ,但临床无效 ,不应该报告其敏感结果。297株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等抗生素体外活性分折@马珍$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检验科!重庆400…  相似文献   
48.
目的分析红桂附干贴敷并康妇炎胶囊与腹部穴位按摩联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167例,采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82例)和联合组(8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康妇炎胶囊加用中药红桂附干贴敷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穴位按摩进行辅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治疗前后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月经情况,以及疾病损伤评分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后治愈73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29%,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平均月经周期和平均月经经期均较治疗前缩短,平均月经量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躯体功能损伤评分和社会心理损伤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联合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红桂附干贴敷并康妇炎胶囊联合腹部穴位按摩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效果明显,可减轻患者症状和疼痛感,能调节月经,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9.
50.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细胞在一定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由基因调控的主动而有序的自我消亡过程,是不同于坏死的一种细胞死亡方式。自1972年Kerr提出此概念以来,一直未受到足够重视。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发现细胞凋亡与肿瘤及免疫系统疾病有密切关系,从而开始了对细胞凋亡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许多研究事实证明,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