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1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01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269篇
内科学   144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08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104篇
综合类   465篇
预防医学   126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66篇
  1篇
中国医学   133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6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探讨乳酸(Lac)与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的比值(Lac/ScvO2)在休克病人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4月住急诊ICU的休克病人,在入院时作Lac及ScvO2监测,6小时复查乳酸并计算乳酸清除率(6h-LCR),24小时内予以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ate physica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auation Ⅱ,APACHEⅡ)评分,以入院后28天为研究终点,病人分为生成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Lac/ScvO2的差异,分析Lac/ScvO2与发生死亡、入院Lac水平、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Lac/ScvO2、Lac、6h-LCR、ScvO2、APACHEⅡ评分对休克病人预后的预测能力,并比较其优越性。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生存组Lac/ScvO2低于死亡组(P<0.05)。两组Lac、ScvO2、6h-LCR、AppachII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Lac/ScvO2与Lac及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901,r=0.659,均P<0.01),Lac/ScvO2与是否死亡相关(r=0.512, P<0.01)。Lac/ScvO2的AUC为0.844(0.751,0.937),截断值为5.91,敏感性为86.70%,特异性为67.60%,OR值为16.25。相对于Lac、ScvO2、6h-LCR、APACHEⅡ评分以Lac/ScvO2的AUC、敏感性最高。结论:Lac/ScvO2是休克病人病情危重程度及预后评估较好的指标,对休克病人预后判断Lac/ScvO2优于Lac、ScvO2、6h-LCR及APACHEⅡ评分。  相似文献   
112.
目的研究利用RecA蛋白-互补单链DNA探针与固定的肽核酸(bis-PNA)探针相结合提高压电基因传感器的灵敏度的可行性。方法基因传感器阵列固定上针对乙肝病毒的bis-PNA探针,加入靶DNA与之反应,然后加入预先处理过的的RecA蛋白-互补单链DNA探针。结果直接加入靶DNA所引起的频率改变为15.83±7.31Hz,反应时间为45.16±12.87min,加入RecA蛋白-互补单链DNA探针(浓度为3.0mg/ml),所引起的频率改变最为明显,为112.16±12.7Hz。结论在反应体系中加入RecA蛋白-互补单链DNA探针,能有效地提高压电基因传感器的灵敏度,明显缩短反应体系时间。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探讨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除术对胸中上段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心胸外科自2013年9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胸中上段食管癌患者96例,根据淋巴结清扫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三野组(48例)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二野组(48例)行二野淋巴结清扫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预后指标、肿瘤学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期1年内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三野组患者术后血清LDH、NO及NOS水平分别为(133.62±12.81) U/L、(66.39±5.73)μmol/L、(1.36±0.13) U/ml,二野组分别为(199.07±13.33) U/L、(44.18±3.56)μmol/L、(2.88±0.17)U/ml,三野组患者术后血清预后指标明显优于二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野组患者术后血清CEA、Cyfira21-1、SCC水平分别为(7.45±0.62) ng/ml、(2.17±0.17) ng/ml、(0.36±0.03) ng/ml,二野组分别为(15.71±1.44) ng/ml、(2.95±0.22) ng/ml、(0.98±0.08)ng/ml,三野组患者术后血清肿瘤学指标明显优于二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野组患者1年随访期内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明显高于二野组,但术后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则高于二野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术用于治疗胸中上段食管癌,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清预后指标及肿瘤学指标水平,提高远期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4.
静脉滴注患者1328例使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统计分析我院住院部患者静脉滴注的使用情况,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从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抽取2010年1~6月住院500例患者中静脉滴注医嘱共1 328份.找出使用不合理的医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1 328份医嘱中,共有不合理医嘱224份,占全部抽查医嘱的16.9%,临床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溶媒的选择、药物的配伍、药物的剂量及药物的滴速等方面.结论 我院住院部静脉滴注的使用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管理、规范使用,同时必须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的职责,在静脉滴注医嘱审查方面多做工作.  相似文献   
115.
116.
头影测量是检测颅面部生长发育和正畸疾病诊断的重要工具,它对正畸治疗设计和预后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自20世纪40年代,头影测量问世以来,许多学者对头影测量的精确性做出了大量的研究,二维头影测量技术也日渐成熟,成为正畸医师临床日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的出现,使头影测量从二维的平面测量发展到了三维的空间化测量,弥补了X线头影测量所存在的一些明显的缺点与不足,如左右结构重叠、放大误差、标志点定位不准确等.本综述的主要内容为阐述CBCT在头影测量分析中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7.
凌日金  卢家梁 《北方药学》2014,(12):138-138
由于药品研发周期长,不确定性因素多,决定了其研究过程必定会存在各种变更,但由于法规及管理的缺乏,使申请人及监管部门处境尴尬,对受试者的安全性、临床试验的科学性带来挑战。本文拟就药品研发过程变更的分类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管理建议,供业界探讨。  相似文献   
118.
基于FangNet平台,对全国名中医刘茂才治疗中风病后遗症的有效病案的处方资料进行药物频次、性味归经的统计,并通过分析处方药物的权重等级、药物共现性与互斥性、药物-症状关联规则以及药物聚类,总结刘茂才教授治疗中风病后遗症的用药规律。结果共得到105首处方,涉及95味中药。处方用药以性温、味甘、入肝经的药物为主。挖掘得到17味主药,分别为黄芪、天麻、山茱萸、党参、杜仲、牛膝、川芎、远志、姜黄、石菖蒲、麦冬、白术、丹参、茯苓、钩藤、法半夏、女贞子。药物共现性分析结果得到牛膝-杜仲等12对药对,药物-症状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天麻-头晕等9组药物-症状关联组合,聚类分析得到4个药物组合。分析结果提示刘茂才教授治疗中风病后遗症用药温和,以扶正补虚的药物为主,常以黄芪、党参大补元气,山茱萸、牛膝、杜仲等补益肝肾,同时兼顾痰瘀同治,攻补兼施。  相似文献   
119.
目的:为研究者更加深入优化4T1小鼠乳腺癌细胞模型并服务于肿瘤新药及基础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4T1细胞模型""乳腺癌""4T1 cell line""Mammary cancer"为关键词,组合检索2003年1月-2015年6月在Pub Med、Springer Link、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就该细胞模型在化疗药、中药单体和生物治疗方面的应用研究作一综述。结果:共查阅到相关文献99篇,其中有效文献28篇。4T1细胞恶性程度高、转移性高且免疫原性低,生长与转移特性与人类晚期乳腺癌十分相近。以4T1作为细胞模型已广泛应用于化疗药、中药单体和生物治疗等的研究中。结论:4T1细胞是人类Ⅳ期乳腺癌的理想细胞模型,可用于对乳腺癌的发生机制、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及毒性等相关内容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0.
王义军  卢家凯 《中国医药》2013,8(3):417-418
麻醉学是一门特殊的临床学科。随着相关领域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麻醉学相关基础研究方法、临床麻醉方法建立和新的麻醉监测手段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其中,麻醉中循环监测是本专业中发展比较快的领域之一。循环监测是保证患者安全、提高麻醉质量的关键环节。由于北京安贞医院临床麻醉的专业特点,我们长期从事心血管手术麻醉和手术中循环监测工作,研生的培养方向也以术中血流动力学监测为主。提高临床研究生教学质量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我们在教学中究发现,有创循环监测的教学方法及其教学效果对提高麻醉学研究生临床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