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6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01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264篇
内科学   141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07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103篇
综合类   455篇
预防医学   118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56篇
中国医学   128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6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了解待产妇和肾病型、慢性肝损伤型及异常浆细胞克隆增殖型患者血清蛋白电泳图谱特征。方法:采用国产全自动琼脂糖电泳系统对待产妇女和肾病、肝病、多发性骨髓瘤等患者新鲜血清标本进行血清蛋白电泳分析。结果:待产妇血清白蛋白的相对值、γ球蛋白的相对值降低,而α2、β球蛋白相对增加,不同生理条件或不同疾病下其血清蛋白组分变化均不同。结论:新鲜血清蛋白质经电泳后,可精确地显示并定量不同生理及病理条件下血清蛋白成分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2.
海洋药物资源的微生物的分离技术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海洋微生物是海洋药物的重要资源,资源微生物的分离是开发海洋药物的第一步,本文报道各种资源微生物的分离技术,其包括常规海洋放线菌,细菌和真菌的资源,同样包括极端环境条件下的嗜碱,嗜盐和低的微生物。  相似文献   
103.
104.
脑干肿胀伴可逆性颅内多发病灶的高血压脑病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脑病是由于血压急剧升高(即舒张压大于120min Hg,1mm Hg=0.133kPa),血流动力学改变超出脑自动调节的阈值,从而导致血供不足和血脑屏障破坏,引起脑功能紊乱的一种高血压急症,临床上可以出现头痛、呕吐、癫痫发作、意识障碍、视乳头水肿等表现。MRI显示可逆性脑白质异常病灶,通常见于大脑半球的后部,而病变累及脑干和小脑结构的较为少见。我们报道2例影像学上表现为脑干肿胀伴小脑、大脑半球多发病灶的病例。  相似文献   
105.
我科于2007年12月收住1例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相似文献   
106.
波动性肌无力临床病例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病例资料介绍 现病史患者男性,22岁,住院号483130,因“双小腿活动后无力、酸胀3个月余”于2006年3月20日收住我院。患者于2005年12月中旬起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活动后下肢无力,平地行走20min后出现双下肢无力、酸胀,伴小腿后部发僵和疼痛,稍作休息后可好转,当时未予任何处理。之后病情逐渐加重,至2006年1月底,行走10min后即出现双下肢无力、酸胀,休息后好转。入院前行走数分钟后便出现双下肢无力、酸胀,但休息后仍可好转。患者自起病以来无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头痛、头胀、关节肿痛和肢体水肿等表现,大小便正常。  相似文献   
107.
108.
两院自1986年2月至1987年7月应用国产米托蒽醌(Mitoxantrone Mx)治疗各种类型白血病28例,其中23例治疗两个疗程,Mx 总量达20mg 以上,特作疗效分析。23例中男性16例,女性7例,年龄在18~73岁。急白20例中急非淋14例,急淋6例。慢淋1例,幼淋2例。急白中6例初治,14例复治。白细胞数(血×10~9/L)Mx 治前  相似文献   
109.
Ullrich型先天性肌营养不良三例临床及病理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Ullrich型先天性肌营养不良(UCMD)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 收集并分析我院收治的3例UCMD、2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和1例先天性肌营养不良1A型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全部患者均进行肌肉活体组织检查,并对标本行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其中2例UCMD和1例DMD患者的标本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 UCMD患者均以新生儿肌张力低下为首发表现,其临床标志为近端关节挛缩和远端关节弹性过度.组织化学染色提示UCMD患者存在肌纤维发育不良伴结缔组织增生,坏死和变性不及DMD患者显著.抗Ⅵ型胶原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3例UCMD患者中1例为完全缺失,2例仅为部分缺失.免疫荧光染色能更清晰地显示Ⅵ型胶原的部分性缺失.结论近端关节挛缩和远端关节弹性过度是UCMD的标志性临床特征.抗Ⅵ型胶原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是确诊UCMD的重要方法 .  相似文献   
110.
足底内侧动脉皮穿支蒂岛状皮瓣修复前足皮肤缺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逆行足底内侧动脉皮穿支蒂岛状皮瓣修复前足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8月至2007年5月采用足底内侧动脉皮穿支蒂岛状皮瓣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临床应用7例,皮瓣面积为9cm×6cm~7cm×5cm,修复受区创面大小为8cm×5cm~6cm×5cm。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35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外形不臃肿,供区愈合良好。结论足底内侧动脉皮穿支蒂岛状皮瓣血运可靠,设计灵活,手术切取简便安全,是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