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5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肝脏脂肪含量与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肝脏脂肪含量(LFC)与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 109例受试者分为糖调节受损组(IGR,31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组(NT2DM,31例)和正常对照组(NC,47例),采用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1H MRS)定量测定LFC;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评估胰岛素抵抗及B细胞功能,分析LFC与胰岛素抵抗及B细胞功能的关系.结果 (1)LFC在NC、IGR、NT2DM组中分别为3.83%(2.35%~7.59%)、12.82%(8.10%~21.37%)、21.99%(11.89%~34.43%),随着糖代谢异常程度增加依次增高(P<0.01);(2)根据LFC四分位数分组,由低至高分为Quartile 1(LFC<4.04%)、Quartile 2(4.04%≤LFC<9.77%)、Quartile 3(9.77%≤LFC<20.78%)、Quartile 4(LFC≥20.78%)组,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随着LFC增加从Quartile 2开始依次升高(P<0.01);(3)胰岛素30 min增量(△I30)、△I30/血糖30 win增量(△G30)与C肽30 min增量(△CP30)在Quartile 2时均呈现增高趋势,从Quartile 3开始呈逐步下降趋势;△CP30和△I30/△G30在Quartile 4明显降低(P<0.05或P<0.01).△CP30/△G30从Quartile 3开始降低(P<0.05).C肽曲线下面积与血糖曲线下面积的比值(CPAUC/GAUC)从Quartile 3开始降低(P<0.05).与之相应血糖增高,在Quartile 3达到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受损水平(P<0.01);(4)LFC与HOMA-IR(rs=0.618,P<0.01)呈正相关;与△CP30(rs=-0.282)、△CP30/△G30(rs:-0.404)、CPAUC/GAUC(rs=-0.308)呈负相关(均P<0.01);(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LFC是HOMA-IR独立影响因子(P<0.01).结论 本研究发现LFC增加至4%时.开始出现胰岛素抵抗,β细胞早相分泌代偿增高;当增加至10%时,早相和整体β细胞分泌功能恶化伴血糖升高.  相似文献   
93.
住院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损伤与血糖波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住院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β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7年6月至2008年7月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60例,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进行血糖监测,并同时行精氨酸刺激试验,分析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24 h平均血糖(M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精氨酸刺激试验C肽增值(ACP)的关系.结果 (1)以HbAlc水平分为5组,绘制24 h CGMS血糖谱,在HbAlc最低的两组(HbAlc<6.5%,6.5%≤HbAlc<7%),空腹血糖差别不大,但餐后血糖后者有所上升.随着HbAlc进一步增加,24 h血糖整体水平依次增高.(2)校正了性别、年龄、病程影响后,HbAlc、MBG与FPG;MBG、MAGE与HbAlc;MBG与MAGE(r分别为0.67、0.66、0.63、0.44、0.39,P均<0.01),FPG与MAGE(r=0.31,P<0.05)呈正相关关系.(3)校正了性别、年龄、病程影响后,FPG、HbAlc、MAGE与ACP呈负相关关系(r=-0.30,P<0.05;r=-0.39、-0.42,P均<0.01);MBG与ACP无相关(P>0.05).(4)以HbAlc<7%时,△CP变化不大(2.4±0.3)μg/L,而HbAlc≥7%时,△CP明显下降(1.4±0.9)μg/L.(5)以△CP为应变量,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AGE、血胆固醇水平、HbAlc是△CP独立影响因子(校正的R2=0.305,P<0.01).结论 血糖波动性对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较持续性的高血糖更严重.  相似文献   
94.
针刺结合中药热敷治疗急性腰扭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中药热敷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 依据严格的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病例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后溪穴、合谷穴、威灵穴和精灵穴,留针期间配合中药热敷治疗,对照组采取口服西药布洛芬缓释胶囊,麝香解痛膏外敷治疗. 结果: 治疗组治愈29例,占87.88%;好转3例,占9.09%;总有效率96.97%.对照组治愈21例,占63.64%;好转3例,占9.09%;总有效率72.73%.从治疗结果看,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针刺结合中药热敷治疗急性腰扭伤效果明显、疗程短、副作用少,操作简单,方便推广.  相似文献   
95.
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机理浅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清楚,可能与遗传、环境、内分泌、免疫调节紊乱等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具有一定的遗传背景,主要表现为免疫反应异常、内分泌异常、血管炎、血流变和微循环障碍等.中医认为,肾阴亏虚乃发病之本,热毒、血瘀为致病之标,解毒祛瘀滋阴法为其根本治法.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机理主要有:1)调节免疫;2)抗炎;3)调节内分泌;4)改善血流变性和微循环;5)降低西药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不同病程住院2型糖尿病伴脂肪肝患者代谢参数及β细胞功能的变化情况,分析肝脏脂肪含量(liver fat content,LFC)与胰岛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住院糖尿病患者214例及非糖尿病者65例,采用质子磁共振波谱(1 H-MRS)定量测定其LFC,采用精氨酸试验估测1相胰岛素分泌,并计算稳态模式评估法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各病程组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及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1相胰岛素分泌、HOMA-β、LFC等逐渐下降;HOMA-IR无明显变化;血肌酐(SCr)、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微量白蛋白逐渐增加。相关分析显示,β细胞功能(包括1相胰岛素分泌及HOMA-β)与LFC、体质指数(BMI)、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尿酸(UA)、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三酰甘油(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仅1相胰岛素分泌)、γ-谷氨酰氨基转移酶(GGT,仅1相胰岛素分泌)、腰臀比(WHR,仅HOMA-β)正相关(P0.05);β细胞功能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1相胰岛素分泌及HOMA-β)、糖尿病病程(仅1相胰岛素分泌)、HDL-c(仅1相胰岛素分泌)负相关(P0.01);β细胞功能与性别、年龄、尿素氮(BUN)、SCr、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无明显相关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1相胰岛素分泌与BMI独立正相关;糖尿病患者HOMA-β与HOMA-IR、BMI独立正相关,男女性糖尿病患者HOMA-β与HOMA-IR独立正相关。结论:随着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的延长,胰岛素抵抗程度变化不大,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逐渐减退,LFC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97.
目的 初步研究国产电生理刺激反馈仪用于无创筛查糖代谢异常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确定筛查临界值。方法 纳入95例40岁以上受试者,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及既往病史分为糖耐量正常(normal glucose tolerance,NGT)组(n=55)和糖代谢异常(impaired glucose metabolism,IGM)组(n=40)。所有受试者接受病史采集、常规体检及生化检查,国产型电生理刺激反馈仪检测受试者四肢的皮肤电导值(electrochemical skin conductance,ESC),比较两组ESC,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及不同阈值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NGT组的ESC为63.0(58.0,67.0),IGM组的ESC为57.0(55.0,6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NGT组作为对照,区分糖代谢异常的AUC为0.78(95%CI:0.69~0.87);阈值61.0处的灵敏度为77.5%(95%CI:61.6%~89.2%),特异度为61.8%(95%CI:47.7%~74.6%),阳性似然比2.03,阴性似然比2.75。受试者均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 国产电生理刺激反馈仪筛查糖代谢异常患者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阈值61.0处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98.
目的:比较不同无创肝纤维化评分指标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肝纤维化的评价作用。方法:将996例明确诊断为T2DM、同时经超声诊断为NAFLD的患者(男性578例,女性418例)纳入分析,采集患者的空腹静脉血,测定血常规及肝脏相关酶。计算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比值、FIB-4指数、BARD评分、AST/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及NAFLD纤维化评分(NAFLD fibrosis score,NFS)。以NFS作为评价肝纤维化的标准,采用相关性分析比较其余指标与NFS的相关性,进一步采用Bland-Altman方法评价这些指标的一致性。结果:T2DM伴NAFLD的男性和女性患者中,AST/ALT比值、FIB-4指数、BARD评分及APRI均与NFS呈线性正相关,其中FIB-4指数与NFS的相关性最强(r=0.619,P0.01)。Bland-Altman分析结果表明,AST/ALT比值及FIB-4指数与NFS一致性良好,以FIB-4指数最佳。结论:AST/ALT比值及FIB-4指数可以用来评价T2DM伴NAFLD患者是否存在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99.
中医学对“皮痹”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中医病机学角度探讨了中医学对"皮痹"的认识,通过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系统地阐述了中医学皮痹的诊治思路。单纯的以西医诊疗本病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疗法和优势,以期待在治疗本病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探讨骨关节炎发病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获取2份骨关节炎芯片(GSE51588、GSE98918)作为对照样品组,并筛选出骨关节炎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表达基因,对其行基因本体(GO)和疾病本体(DO)富集分析。通过LASSO回归模型和SVM-RFE算法识别筛选生物标志物,在验证组GSE117999芯片中行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验证,再利用ROC曲线下面积值评估辨别能力。利用CIBERSORT算法预估骨关节炎与筛选出的生物标志物的生物信息学关联。结果 共鉴定出骨关节炎差异基因96个,其中上调、下调基因分别为47、49个,GO和DO富集分析涉及多种信号通路、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和疾病。LASSO回归算法和SVM-RFE算法筛选并经过验证组验证后得到的特征基因为CSN1S1、CXCL14、MTHFD2、NMNAT2、TLR7,且ROC曲线验证结果符合预期。免疫细胞浸润分析显示,正常对照组幼稚B细胞、单核细胞、激活的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相对含量明显增加,而骨关节炎组幼稚CD4+T细胞、滤泡辅助细胞、巨噬细胞M1、静息树突状细胞相对含量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