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5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24 h尿糖与全天动态血糖波动和胰岛功能的关系。方法:对124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评估血糖波动,计算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分析24 h尿糖与CGMS血糖波动参数和胰岛功能的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肾糖阈(RT_G)为11.8 mmol/L,其中75%患者的RT_G升高(10 mmol/L),24 h尿糖平均为30.54g。相关分析显示,24 h尿糖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MBG、空腹(餐前)血糖曲线下面积(AUC_2)、餐后血糖曲线下面积(AUC_1)、肾小球滤过率(eGFR)正相关,与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RT_G负相关,与病程、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血压、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胰岛β细胞1相分泌功能、HbA1c无相关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24 h尿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影响因素从大到小分别为MAGE、MBG、FBG、eGFR、RT_G、AUC_2(β’分别为-0.668、0.437、0.148、0.116、-0.107、0.086;P0.05)。结论: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肾糖阈升高。24 h尿糖排泄受血糖水平、动态血糖波动参数、eGFR、RT_G的影响,其中MAGE对24 h尿糖排泄影响最大。血糖波动可能是尿糖排泄减少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CD28/B7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及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SLE的分子免疫学机制。方法:63例SLE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西医组(32例)采用强的松、环磷酰胺治疗;中西医结合组(31例)采用解毒祛瘀滋阴法联合强的松、环磷酰胺治疗,均治疗3个月。另选20例健康女性作为正常对照。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表面CD28、B7-1、B7-2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治疗前不同病情SLE患者PBMC表面CD28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B7-1和B7-2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能显著降低B7-1、B7-2的表达(P<0.05,P<0.01),升高CD28的表达(P<0.01),且B7-2分子的改善优于治疗后西医组(P<0.05)。同时SLE患者PBMC表面B7-2分子表达水平与SLE病情活动指数呈直线正相关(r=0.76,P<0.01);B7-1及CD28与SLEDAI无明显相关性。结论:CD28/B7共刺激途径在SLE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影响CD28/B7共刺激信号传导可能是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SLE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LBL结合PBL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6级中医专业的两个本科班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全部采用传统的LBL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LBL结合PBL教学模式。同时,采用闭卷考试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结果:实验组考试总成绩、采用PBL教学法相关章节的成绩、综合分析题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实验组学生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临床思维、加深理论理解、促进记忆、提高分析能力、沟通表达能力、提高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明显受益较大(P〈0.05或P〈0.01)。结论:LBL结合PBL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是可行的、有效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4.
目的  考察补骨脂富含的异戊烯基成分对CYP1A1活性的影响, 并采用分子对接技术进行验证。方法  以7-乙氧基试卤灵为CYP1A1的探针底物, 采用超高效液相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UHPLC-TQD-MS)对代谢产物试卤灵的质谱条件进行优化; 应用CYP1A1体外孵育体系, 评价补骨脂富含的补骨脂二氢黄酮、补骨脂定、异补骨脂查尔酮、异补骨脂二氢黄酮和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在不同浓度(1、10、100 μmol·L-1)对CYP1A1活性的影响; 采用不同的抑制动力学模型计算相关的抑制常数(Ki); 应用Autodock 4.2软件, 将活性成分与CYP1A1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初筛结果显示, 补骨脂二氢黄酮、补骨脂定、异补骨脂查尔酮、异补骨脂二氢黄酮、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对CYP1A1均表现出抑制活性, IC50值分别为0.28、0.49、0.36、2.24、4.07 μmol·L-1; 根据最小赤池信息量准则(AIC)和施瓦茨信息准则值(SC)即为最佳模型的原则, 补骨脂二氢黄酮和异补骨脂查尔酮对CYP1A1的抑制为竞争性抑制, Ki常数分别为0.12、0.23 μmol·L-1; 补骨脂定对CYP1A1表现出非竞争性抑制, 抑制常数Ki为0.59 μmol·L-1; 分子对接结果显示, 补骨脂二氢黄酮和异补骨脂查尔酮与CYP1A1蛋白之间均能产生氢键、π-π键以及疏水作用, 结合自由能分别为-10.145、-8.286 kcal·mol-1(1 kcal=4.2 kJ), 这可能是它们与CYP1A1亲和力较强进而产生强抑制活性的原因。结论  补骨脂富含的异戊烯基成分是CYP1A1强抑制剂(IC50 < 5 μmol·L-1); 异戊烯基成分C环1位和2位脱水开环会增加对CYP1A1的抑制活性; A环C-6位异戊烯基取代的化合物比C-8位取代的化合物表现出更强的CYP1A1抑制活性; A环7-OH甲基化会减弱CYP1A1的抑制活性; 分子对接结果也证实了补骨脂二氢黄酮和异补骨脂查尔酮与CYP1A1有较强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85.
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机理浅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清楚,可能与遗传、环境、内分泌、免疫调节紊乱等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具有一定的遗传背景,主要表现为免疫反应异常、内分泌异常、血管炎、血流变和微循环障碍等.中医认为,肾阴亏虚乃发病之本,热毒、血瘀为致病之标,解毒祛瘀滋阴法为其根本治法.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机理主要有:1)调节免疫;2)抗炎;3)调节内分泌;4)改善血流变性和微循环;5)降低西药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综合方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8年1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经肝脏病理学确诊为NASH,并在治疗后接受肝脏病理学检查的患者。分析患者接受的综合治疗方式,判断其肝脏组织学改变情况,并观察治疗前后相关代谢参数改变情况。结果:共10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例、女性8例,治疗期前平均(54.2±9.6)岁。10例患者中,合并糖代谢异常8例,合并高血压6例,合并血脂异常4例,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4例。经过1.04(0.73,1.54)年的治疗,80%(8/10)的患者获得NASH改善,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活动度积分总分下降1 (0.5, 3.5)分,其中7例肝纤维化评分下降了1 (0.5,1.5)分。余20%(2/10)患者出现NASH的进展。患者治疗后体质指数(BMI)减小,同时糖化血红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均下降(P0.05)。NASH改善患者的体质量降幅更明显,为10.80%(8.62%,20%),血压控制在(128.14±8.8)/(83.14±7.47) mmHg(1 mmHg=0.133 kPa);NASH进展患者体质量未明显下降,且血压控制不佳。结论:综合治疗可改善NASH患者肝脏组织病理情况,该效应可能与体质量下降及血压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87.
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已成为当前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主体通过有目的的创新行为表现出来的积极心理取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眼于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对已有的一些理论研究和教改实践进行分析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初步形成一套完善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以满足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这一紧迫任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黄芪和丹参提取物配伍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成功构建大鼠心梗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芪组、丹参组、黄芪-丹参配伍组,每组8只大鼠,另设假手术组8只.术后48 h,黄芪、丹参及黄芪-丹参配伍组大鼠,均按20 mg· kg-1灌胃,其中黄芪-丹参配伍组,黄芪、丹参提取物按照1∶1配伍;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生理盐水20 mL·kg-1灌胃.8周后测定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应用HE染色分析左心室心肌细胞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Masson染色法检测左心室心肌胶原纤维;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左心室心肌组织蛋白激酶D1(PKD1)的表达情况.结果: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假手术组、黄芪组-丹参组及黄芪丹参配伍组心脏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内压曲线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均显著升高(P<0.01),左室舒张末压(LVEDP)均显著降低(P<0.01),与丹参组相比,黄芪丹参配伍组LVSP,±dp/dt均明显升高(P<0.05).HE染色分析,模型大鼠心肌细胞坏死严重,成纤维细胞增多,伴有炎症细胞浸润;黄芪、丹参单体组,细胞形态略显模糊,核肥大,成纤维细胞轻度增生,炎症细胞减少;黄芪-丹参配伍组细胞形态较清晰,成纤维细胞和炎症细胞少见.Masson染色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心肌以胶原组织为主,各治疗组大鼠以红色心肌组织为主,间杂以胶原组织.免疫组化分析表明,模型组心肌组织胞浆中PKD1蛋白的表达极其明显(P<0.01);和模型组相比,黄芪-丹参组心肌组织胞浆中PKD1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P<0.01),但仍清晰可见;和黄芪、丹参单体组相比,黄芪-丹参配伍组心肌组织胞浆中PKD1蛋白的表达进一步下调(P<0.05).结论:黄芪-丹参配伍可明显改善心肌梗死后异常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组织的病理学病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心肌组织PKD1蛋白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89.
小驳骨中萜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小驳骨Gendarussa vulgaris地上部位的萜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反相ODS、大孔吸附树脂AB-8等柱色谱方法以及半制备HPLC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小驳骨药材95%乙醇总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10个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驳骨萜A(1)、4,4,14α-三甲基孕甾-8-烯-3β,20α-二醇(2)、华木酮(3)、过氧化麦角甾醇(4)、熊果酸(5)、齐墩果酸(6)、3β-羟基-11α,12α-环氧齐墩果-28,13β-内酯(7)、当药苷(8)、马钱子苷(9)、脱水莫诺苷元(10)。结论化合物1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命名为驳骨萜A;化合物2为新天然产物,并首次对其氢谱和碳谱数据进行归属;化合物3~5、7~10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0.
提问:我女儿6岁,经常头晕,做微量元素检查发现缺铁性贫血,我平时挺注意让她补铁的,常吃菠菜,家里用铁锅炒菜,为什么还可能出现缺铁性贫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