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4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卞华  高鑫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0,36(6):1208-121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虽然是一种肝脏疾病,但越来越受到内分泌学界的重视。糖尿病的代谢状态与NAFLD的病理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促进彼此的发生。在2型糖尿病(T2DM)人群中,脂肪肝伴随率高达57%~80%,合并糖尿病的NAFLD患者可能更容易发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纤维化等进展性肝病。而NAFLD也促使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紊乱进一步恶化,以及糖尿病慢性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上述依据支持NASH应被视为T2DM并发症的观点。临床上,一旦T2DM诊断明确,应积极评估NASH或进展性纤维化风险,并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探讨针灸对脑瘫患儿血清中IL-6、IFN-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1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脑活素和运动疗法;针灸组(31例)给予针灸配合脑活素和运动疗法,均治疗3个月。另选30例健康儿童作正常对照。采用ELISA法测定外周血清IL-6、IFN-α水平。结果脑瘫患儿血清IL-6、IFN-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儿童。治疗后针灸组IL-6、IFN-α水平显著降低,且明显优于治疗后对照组。结论细胞因子IL-6、IFN-α参与了脑瘫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而针灸可以通过降低脑瘫患儿血清IL-6、IFN-α含量发挥有益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4.
归纳总结相关文献,结合临床体会,提出其发生、发展与肾阴亏虚、毒瘀内蕴密切相关,使用滋阴解毒祛瘀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提纲挈领之便,并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温阳化浊通络方对系统性硬化病(systemic sclerosis,SSc)患者B细胞激活因子(B cell activating factor,BAFF)、Ⅲ型胶原氨基末端前肽(type III collagen amino terminal propeptide,PIIINP)水平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2例SS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予甲氨喋呤、强的松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自拟温阳化浊通络方治疗。分别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BAFF、PIIINP、Ig G和Ig M水平,采用中文版SF-36评价生存质量,同时观察皮肤积分和疾病活动指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BAFF、Ig G、Ig M和PIII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Sc皮肤积分、疾病活动指数亦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FF水平与皮肤积分、疾病活动指数、PⅢNP水平呈正相关性(P0.01)。治疗组在生理职能、精神健康等方面维度分数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化浊通络方能够降低SSc患者血清BAFF水平,减少PⅢNP含量,进而降低皮肤积分、疾病活动指数,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6.
卞华  吕芹 《国医论坛》2003,18(6):11-12
蛋白尿是肾脏疾病的临床特征之一 ,亦是肾脏疾病的一项难以消除的指标。中医典籍中未见蛋白尿的记载 ,也无恰当的中医病名与之相对应。近代学者认为 ,蛋白质属人体的精微物质 ,由脾气所化生 ,肾气所封藏。究其蛋白质从尿中下泄之因 ,当责之脾气虚不能升清而精气下降 ,或肾气虚封藏失职而精气下泄诸方面。然依传统的补脾、补肾、固涩法治疗 ,临床疗效并不令人满意。吾师李学铭教授系全国首批名老中医、研究生导师 ,业医近 5 0载 ,学验俱丰。兹将李老治疗肾性蛋白尿的经验整理成篇 ,谨与同仁共识。1 从风论治李老据临床观察认为 ,许多蛋白尿…  相似文献   
47.
探讨罗格列酮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作用和安全性。方法将233例服用磺脲类联合二甲双胍类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方法分为2组,分别在应用磺脲类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基础上,试验组(117例)加服罗格列酮片8 mg.d-1,对照组(116例)加服安慰剂,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12 wk时FPG2、hPG、HbA1C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12 wk后试验组FPG、2hPG、HbA1C较治疗前均下降,下降幅度分别为(1.148±1.754)、(2.200±2.785)mmol.L-1和(0.502±0.955)%;对照组下降幅度分别为(-0.379±1.498)、(-0.145±2.843)mmol.L-1和(-0.103±0.774)%,2组相比,P均<0.01。治疗后试验组空腹胰岛素下降,TC、HDL-C、LDL-C均增高,下降或增高幅度与对照组相比P<0.05。治疗前后2组肝肾功能、电解质均无变化,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罗格列酮片可以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在磺脲类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后的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且安全、耐受。  相似文献   
48.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诊治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全身多脏器的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清楚。现代医学多以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往往存在毒副作用大、患者不易接受等问题。近年来采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SLE取得较好疗效。笔者根据近来实验研究成果并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就中医诊治SLE的思路与方法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9.
宋代名医郭雍伤寒补亡研究探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雍是补亡、拾遗研究伤寒的杰出医家。社会因素和哲学思想的影响,临床医学的挑战,是郭雍伤寒补亡研究的形成背景。补亡瘟疫病、类伤寒、妇幼伤寒、小儿疮疹等疾病以及拾遗证候、补充治法、补充方药,是郭雍伤寒补亡研究的主要内容。郭雍伤寒补亡研究不仅为后世提供了极其宝贵的文献资料,更重要地是他对《伤寒论》的研究思维、研究风格,尤其在对《伤寒论》研究过程中始终坚持一种扬弃的精神,对于我们今天学习和研究《伤寒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精氨酸刺激试验评估胰岛β细胞1相分泌功能的价值及其对2型糖尿病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选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及体检中心诊治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NT2DM) 80例,饮食运动或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有效(LIODT) 62例,胰岛素治疗(IT) 160例和正常对照(NC) 40例。采用精氨酸刺激试验评估β细胞1相分泌功能,测定空腹0 min与精氨酸刺激后2、4、6 min时血糖(G)、胰岛素(I)和C肽(CP)水平。结果:与NC组相比,NT2DM组、LIODT组、IT组精氨酸刺激试验中ΔI、ΔI/G和ΔCP/G明显降低(P0.01)。不同阶段2型糖尿病中,IT组ΔI、ΔCP、ΔI/G、ΔCP/G较NT2DM组、LIODT组明显降低(P0.01)。AIR正常截点为ΔI≥23.09 mU/L。校正了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后,ΔI、ΔI/G、ΔCP/G与空腹血糖(FPG)及HbA1c负相关,ΔI、ΔCP、ΔI/G、ΔCP/G与每日口服降糖药种类及口服降糖药剂量负相关。在已诊断2型糖尿病中(包括LIODT组、IT组),ΔI、ΔCP评判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2.23 mU/L、0.97 ng/mL(P0.01)。结论:精氨酸刺激试验可有效评估胰岛β细胞1相分泌功能,2型糖尿病患者达到功能临界值(ΔI≤12.23 mU/L,ΔCP≤0.97 ng/mL)时需行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