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22篇
  免费   570篇
  国内免费   255篇
耳鼻咽喉   48篇
儿科学   118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360篇
口腔科学   36篇
临床医学   992篇
内科学   499篇
皮肤病学   44篇
神经病学   208篇
特种医学   2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720篇
综合类   1872篇
预防医学   808篇
眼科学   68篇
药学   718篇
  9篇
中国医学   956篇
肿瘤学   258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287篇
  2022年   293篇
  2021年   218篇
  2020年   258篇
  2019年   281篇
  2018年   293篇
  2017年   183篇
  2016年   210篇
  2015年   266篇
  2014年   520篇
  2013年   354篇
  2012年   427篇
  2011年   519篇
  2010年   430篇
  2009年   380篇
  2008年   343篇
  2007年   320篇
  2006年   322篇
  2005年   306篇
  2004年   271篇
  2003年   213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目的 了解近年来老年直肠癌临床特征及治疗的变迁。方法 回顾性分析10年间313例老年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对比第一个5年和第二个5年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的变迁。结果发病年龄后延,误诊率降低,早期病例增多;Dixon手术增多,辅助治疗由简单变为综合治疗方法;5年生存率明显提高,术后的复发率明显减低。结论 老年直肠癌发病年龄后延,误诊率降低,早期病例逐渐增多;治疗上更趋有效、合理。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对浅表性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预防效果和毒副作用。方法:选择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在行经尿道电切或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定期经导尿管给予膀胱内灌注吡柔比星30mg/40mL,每周1次,每次膀胱内保留30min--40min,共8次。术后3月进行1次膀胱镜检,如无复发,则进行第2个疗程的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方法同第1个疗程。如发现复发,立即安排进行手术。结果:46例共完成90个疗程的预防灌注。随访4月--27月,平均12.1月。共有5例复发。18例患者有尿频、尿急和膀胱区疼痛不适,程度较重者6例,但均可耐受继续灌注。结论: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预防肿瘤术后复发具有较显著的疗效。吡柔比星的副作用主要表现在局部反应,未发现全身性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地黄中腺苷含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建立地黄中腺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测定不同品种地黄中腺苷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地黄中腺苷含量。以KYWG-C18为固定相,6%乙腈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0nm。结果:腺苷在0.002mg/ml~0.01mg/ml线性良好。回归方程为Y=1.7742×10-4+8.9021×10-7X,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4.1%。RSD=1.86%(n=5)。结论:本法简便、快速、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04.
本院自1991年4月至1998年4月收治子宫内膜增生20例,其中于宫内膜早期腺癌3例,占15%;癌前病变11例,占55%。现将临床情况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患者年龄25-68岁,平均50岁。以45-55岁为多,其中子宫内膜早期腺癌3例,年龄48-65岁,平均56岁。2.临床症状及病理诊断:月经紊乱12例,占ho%;病程半年一10年,平均3年;不规则阴道出血4例,占20%,绝经后阴道出血3例,占15%。绝经年限4-20年。平均9年。病理诊断:子宫内膜腺癌3例,子宫内膜癌前病变8例(腺癌样增生4例,混合性增生1例,不典型增生3例),单纯腺囊性增生过…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津白Ⅱ小鼠BCML-TAⅡ99乳腺癌模型和615小鼠Ca761乳腺癌模型证候属性,以期建立证病结合肿瘤模型。方法①将BCML-TAⅡ99乳腺癌瘤株接种于津白Ⅱ小鼠,Ca761乳腺癌瘤株接种于615小鼠,昆明小鼠不接种瘤株,2种模型于接种后第19~29天分别与昆明小鼠同步系统检测生物学特性,然后评价2种小鼠乳腺癌模型的证候属性。②治疗反证:将BCML-TAⅡ99乳腺癌瘤株接种于津白Ⅱ小鼠,然后分为5组。在接种瘤株的同时开始灌喂给药,于接种瘤株后22~32d取样,观测体质量,瘤质量(瘤大),病死率。③预防性治疗反证:津白Ⅱ小鼠分为4组,给药73d,在给药第45天接种BCML-TAⅡ99乳腺癌瘤株。接种瘤株后第40天动物全部死亡。观测体质量、瘤质量(瘤大)、病死率、接种瘤株后生存时间。结果津白Ⅱ小鼠BCML-TAⅡ99乳腺癌模型和615小鼠Ca761乳腺癌模型均有寒证表现,以前者为明显。2种模型虚证表现不明显。结论首次系统评价2种自发性可移植性恶性肿瘤模型的证候属性。2种小鼠乳腺癌模型的证候属性同中有异。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中药对胃癌术后化疗副作用的影响。方法:将6 0例胃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配合服用中药,对照组30例单纯化疗。结果:治疗组体重增加12例,稳定15例,下降3例;对照组分别为2、9、19例。治疗组治疗前后白细胞总数平均为(6 .4 1±1.6 6 )×10 9/ L ,(6 .31±0 .98)×10 9/ L ;对照组分别为(6 .18±1.0 4 )×10 9/ L、(3.77±0 .99)×10 9/ L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 .0 5 )。结论:胃癌术后化疗配合中药治疗可明显减轻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邻关节骨囊肿的临床特点。通过1例股骨头颈部临关节骨囊肿诊治中发现新的病理改变,追问有髋部疼痛、跛行15年病史,关节面软骨破坏、磨损、消失,囊肿周围骨质硬化、变白,髋臼亦硬化、变白。方法采用手术治疗的股骨头颈部邻关节骨囊肿进行分析,手术方法行股骨头颈部肿瘤切除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中发现头颈部圆形破坏5·0cm×3·4cm×3·2cm,关节间隙消失,半脱位,圆形骨质破坏内含胶冻样物并有灰白纤维组织囊壁,囊壁易剥离,厚约2mm,股骨头剖面正常骨质消失,转化为白色硬化矿化骨,髋臼骨质亦硬化、变白。结果随访8个月,病灶无复发,功能良好。结论邻关节骨囊肿是一种罕见的类肿瘤疾患,难于早期正确诊断;建议行MRI检查,并尽早结合手术探查及病理检查完成诊治。  相似文献   
108.
唐巍  王键  胡建鹏  王颖航  韩小祥 《中医药学刊》2005,23(12):2181-2183
辨质论治体现了中医整体病理观的思想,是中医学一大优势和特色,贯穿于疾病的预防、诊断、立法、处方、用药等各个环节,对其加以深入研究和探讨,在临床诊疗中其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辨质论治和辨证论治、辨病论治相结合,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是发挥中医药整体调节及预防、善后优势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09.
许树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南海函  张偲  吴军 《中草药》2005,36(4):493-494
目的研究许树Clerodendrum inerme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光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到8个化合物,鉴定为木栓酮(friedelin,Ⅰ)、豆甾醇(stigmasterol,Ⅱ)、白桦酸(betulinicacid,Ⅲ)、金合欢素(acacetin,Ⅲ)、丁香酸(syringicacid,Ⅳ)、对甲氧基苯甲酸(Ⅴ)、芹菜素(apigenin,Ⅵ)和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Ⅶ)。结论化合物Ⅱ、Ⅲ、Ⅳ、Ⅳ、Ⅶ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0.
近十年国内有关甲醛的环境与职业危害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甲醛(formaldehyde,HCHO)是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相对分子质量30.3,沸点-19.5℃,气体比重1.06,易溶于水、醇和醚,是一种溶解度很大、挥发性很强的有毒物质。37%~40%的甲醛水溶液被称为福尔马林。人的甲醛嗅觉阈为0.06~0.09mg/m^3,甲醛浓度为1.5mg/m^3时,可发生对人眼、鼻、喉的刺激症状。甲醛广泛应用于工业,是制造树脂、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