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9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9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近全喉切除粘膜管成形发音功能重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8例近全喉切除粘膜管成形发音功能重建术的结果。该手术仅保留健侧残余披裂或声门区任何部位(披裂间区、双声带前部、部分声带等)一部分粘膜,其余喉部全部切除。利用保留的一部分粘膜和延续到气管的一条粘膜瓣缝合成一粘膜管而重建发音功能,8例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发音效果而不呛咳。使一部分较晚期的喉癌患者可免于全喉切除而得到较理想的发音效果。  相似文献   
12.
13.
患者男,63岁,以发现左侧颈部包块10年,间断憋气1年,加重4个月于2007年2月18日入院.患者自述颈部包块生长缓慢,感冒时增大,引起憋气、胸闷,休息后缓解,4个月前加重,并有吞咽不畅,可进食,"抗生素"治疗后缓解.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外源性谷氨酰胺合成酶对噪声暴露引起豚鼠听力损失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豚鼠全耳蜗灌流技术,右耳耳蜗灌流人工外淋巴液和不同浓度的谷氨酰胺合成酶2小时,同时持续性给予右耳白噪声2小时,分别记录噪声暴露前和噪声暴露后的耳蜗微音电位(CM);并且应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噪声暴露前后耳蜗形态学的变化。结果全耳蜗灌流人工外淋巴液同时给予100dB SPL的白噪声2小时,CM幅度显著下降,并且其非线性特点消失,复合动作电位(CAP)阈值为79.5dB SPL;全耳蜗灌流0.5μ/L和1μ/L的谷氨酰胺合成酶同时给予100dB SPL的白噪声2小时,CM幅度下降减轻,但CM的非线性特点仍不存在,CAP阈值升高,其中灌流1μ/L的谷氨酰胺合成酶时CM幅度和CAP阈值的恢复更明显。形态学显示1μ/L谷氨酰胺合成酶+噪声组内毛细胞及其下方传入神经纤维基本正常,但是外毛细胞仍存在空化。结论谷氨酰胺合成酶通过摄取噪声暴露时过度释放的谷氨酸,对噪声性听力损失有部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1概述眩晕性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而且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多趋势。关于该病的诊断和治疗在我国属于弱项。眩晕性疾病涉及到多个学科,以眩晕为主诉就诊者内科约占5%,耳鼻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对治疗急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 40例急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0.3g(1粒),2次/d口服1周。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5%,实验组90%,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对治疗急性鼻窦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喉及下咽癌的手术在国内有了较迅速的发展,对术后护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术后病人咽部潴留物较多的特点,作者提出一种新的护理方法-咽部护理。尚未见有专门的文献报道,现讨论如下。 1 喉及下咽癌术后特点根据我科喉及下咽癌的手术现状,手术方法大致包括:全喉切除术  相似文献   
18.
头晕是年龄≥65岁老年人的常见症状,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巴拉尼协会定义的头晕为狭义概念,指空间定向障碍,但无运动幻觉。我们查阅了最近的国内、外文献,发现老年人狭义头晕的常见原因有血流动力性直立性头晕/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心理相关性头晕、前庭功能下降、中枢性头晕及前庭性偏头痛等。现就老年人狭义头晕的常见原因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查找老年人头晕原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s)技术探讨前庭刺激对人脑加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5名健康男子进行实验。实验中受试者坐于转椅上,在下述条件下完成视觉操作任务:(1)实验测试,(2)对照测试,同时记录原始脑电资料。结果前庭刺激后,结果显示CPZ和PZ位置得到的差异波振幅均可见有显著性的改变,在前庭刺激后均明显减小。结论前庭刺激对人体的其他功能产生了明显影响,受试者在对视觉信号的感知时,特别是对需要选择的信号,明显产生了抑制现象。  相似文献   
20.
在眩晕疾病的病因中,中枢性疾病占12%,周围前庭器官疾病占88%[1].虽然中枢性疾病病因占少数,但是造成的危害较大.为减少误诊,急性持续性眩晕(>24 h)的原因需要在脑梗死和内耳炎症之间鉴别;短暂性自发性眩晕(<24 h)的原因需要在短暂性脑缺血性发作(transient ischemia attack,TIA)和其他发作性前庭综合征之间鉴别[2].因此,认识能引起眩晕的急性脑梗死十分重要.以下介绍目前对中枢前庭解剖结构的认识,及文献报道的能引起眩晕的急性脑梗死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