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340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78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42篇
  2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对因遗传性心律失常植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患者术后情况及ICD治疗效果进行总结。方法:对我院从2004-01至2011-06出院诊断为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及肥厚型心肌病并且植入了ICD的43例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作情况以及ICD的治疗效果。结果:43例患者共随访8~84(37.0±20.6)个月,无患者死亡。经ICD共记录到369次室性心动过速(室速)事件及13次心室颤动(室颤)事件,均被ICD成功终止,ICD共启动治疗程序498次。16例(37.2%)患者在随访期内发生室速/室颤事件,被ICD正确识别并接受了恰当的治疗。无患者因室速/室颤事件发生晕厥。对于室速事件,抗心动过速起搏终止的总成功率为53.4%(197/369),首次成功率为20.8%(77/369)。6例(13.9%)患者发生了不恰当识别,1例(2.3%)患者发生了未识别事件。结论:ICD是治疗遗传性心律失常患者室性恶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措施,合理设置治疗方案及参数可使ICD更充分地发挥预防猝死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对导管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合并窦房结功能障碍植入永久起搏器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比较传统心电图记录判断房颤复发率与起搏器程控记录模式转换事件判断房颤复发率有无差别.方法 所有患者因阵发性房颤接受导管消融治疗,因合并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于导管消融前后植入双腔起搏器治疗.消融术后3个月随访开始记录房颤发作情况.分别通过传统记录方式(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和起搏器程控记录(模式转换事件)判断房颤复发情况.结果 共40例(男28例)患者纳入研究,平均年龄(46.00±9.37)岁,左心室射血分数0.52 ~0.73 (0.61±0.03),左心房内径31.00 ~38.00(34.00±6.56)mm,随访4.5~42.0(25.0±8.2)个月.随访结束时,38例患者维持窦性心律.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诊断房颤复发10例(25%);根据起搏器程控记录房颤复发16例(40%).结论 合并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阵发性房颤患者,需要植入永久起搏器.导管消融术后根据心电图和起搏器腔内电图判断房颤的复发率有无差别.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足内侧远端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及前足背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8月-2012年12月,采用足内侧远端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及前足背皮肤缺损29例,皮肤缺损面积为2.0 cm×3.0 cm~5.0 cm×8.0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或行全厚皮片移植修复。结果本组29例皮瓣全部顺利成活,术后随访6~24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形及色泽良好,不臃肿,耐磨性好,恢复正常行走功能。供区植皮全部成活,愈合较满意。结论足内侧远端筋膜蒂岛状皮瓣血供可靠、操作简单、质地柔软、耐磨性好,是修复及前足背皮肤缺损的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4.
本文介绍应用新型的自动温度控制射频消融系统的临床应用体会。一、病人和方法32例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患者,男18例,女14例,平均年龄31.6岁。16例应用温度控制RF系统,SVT类型如下,左侧旁路折返性心动过速7例,其中5例为隐匿性旁路,2例为显性分路;右侧分路折返性心动过速4例,均为显性旁路;另外5例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另16例患者采用普通的能量输出控制RF方式作为对照,其中6例为左侧旁路,5例为右侧旁路,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5例。射频消融仪采用MedtronicATAKR自动温度控制系统,此系统可自动调节输出功率(0.5~…  相似文献   
25.
<正> 取健康杂种犬15条,体重12~24kg,雌雄不拘,用硫贲妥钠静脉麻醉,气管插管后接呼吸机。正中切口开胸,打开心外膜,经股动脉插管与转换器连接监测动脉压,经股静脉插管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自然耗损量(150~200ml/h)。用微量注射器吸取预先配制的0.03%浓度的乌头硷溶液0.01ml,在暴露的犬左心室表面,将注射针头插入心室壁2~3mm,缓慢注入乌头硷溶液。注射完毕后计时,观察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出现所需的时间。所有犬在室速出现后至少观察记录30秒以上,以室速持续>30秒或出现血液动力学改变需进行干预为持续性室速的标准。并随机选择6条犬连续监测60分钟,以观察乌头硷诱发出的室速自然持续时间。所有犬同时记录体表ECG Ⅱ导联,监测动脉压。  相似文献   
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于1985年,经国务院授权,代表国家进行科技名词审定和公布,其审定公布的名词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全国各科研、教学、生产经营以及新闻出版等单位均应遵照使用,在中华医学会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领导下,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于2005年正式启动本学科医学名词审定工作、在各位专家的大力支持下,初稿业已完成并进入广泛征求意见阶段一为了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本刊将分批刊登初步审定的名词,谨供广大读者参考,并请各位读者多提宝贵意见,以不断提高本专业医学名词统一与规范化工作的水平,早日向国际化方向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27.
殷康  华伟 《心电学杂志》2014,(6):472-478
大量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已经证实,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可有效预防心律失常所致心脏性猝死。2006年至今,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心律协会(HRS)、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共颁布了4部涉及ICD临床应用的指南,以及1部指南未涉及的有关患者ICD治疗的专家共识[1-5]。我国电生理医师主要依据以上指南的推荐,指导患者选择、器械植入、程控随访等ICD治疗完整过程。ICD疗效确切,近年来世界范围内ICD植入量大幅增长。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1年美国每月新植入ICD已超过12000例[6-7]。ICD相关实践经验持续积累的同时,临床工作者经常面临新出现的实际问题,针对新问题而设计临床试验不断涌现。目前关于ICD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筛选ICD治疗获益最大人群(心脏性猝死高风险者);(2)“真实世界”中ICD的应用及对心脏性猝死预防情况。下面就ICD治疗的最新循证证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8.
29.
目的:探索安装心脏植入型电子装置的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发生严重房室阻滞(AVB)的影响因素。方法:连续收集2002年1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心律失常中心安装心脏植入型电子装置且出院诊断为HCM的患者126例,男性71例,女性55例,平均年龄(57.02±14.93)岁。根据是否有高度及以上AVB,将患者分为严重AVB组(28例)和非严重AVB组(98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血清学检查、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指标,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HCM患者发生严重AVB的影响因素。结果:126例患者中,103例植入起搏器,22例安装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1例进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非严重AVB组患者年龄(58.0±13.2)岁,女性45例(45.9%);严重AVB患者年龄(53.5±19.8)岁,女性10例(35.7%)。非严重AVB组与严重AVB组比较,心房颤动比例、静息左心室流出道压差峰值、β受体阻滞剂及钙拮抗剂使用率显著升高,而糖尿病比例显著降低、QRS时限明显缩短(P均<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示糖尿病(OR=5.023,95%CI:1.452~17.382,P=0.011)是HCM患者发生严重AVB的影响因素。结论:在安装心脏植入型电子装置的HCM患者中,糖尿病是发生严重AVB的显著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0.
第21届北美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大会(NASPE)于2000年5月17~20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召开,来自世界45个国家的6000余名从事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工作的医生和相关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大会共收到论文摘要2350篇,其中798篇进行了会议交流。此外,大会还安排了26个中心发言,12个小型课程,64个临床教育讲座等。现就有关热点作一概述。1 新世纪心律失常处理的展望  本次大会召开适逢新世纪到来之际,大会特意安排了Prystowsky、Hayes和Jackman等著名的起搏和电生理专家作了有关新世纪心律失常处理展望的专题报告。  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