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26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生物反馈疗法干预考试焦虑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验证运用生物反馈疗法干预考试焦虑是否有效。方法:于2005—02/04选取上海市某校高中三年级的学生312人为调查对象。运用症状自评量表对其进行考试焦虑水平的普测。症状自评量表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等9个因子90项内容,本调查只选取有关躯体化、焦虑、抑郁因子的内容进行测试。参照症状自评量表常模躯体化(0.89~1.85),焦虑(0.89-1.82),抑郁(0.91~2.09)为评价标准。从焦虑因子评分〉2.81(超过常模两个标准差)的同学中随机选取学生70人作为本次调查对象。完全随机地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5人。其中实验组男16人,女19人;对照组男17人,女18人。运用生物反馈仪以及VBFB3000生物反馈诊疗系统中焦虑治疗程序对实验组进行生物反馈治疗,共治疗6次,30min/次,2次/周。并于治疗后再进行症状自评量表的测试,对照组第2次测试于首次测试后21天进行。结果:在对调查对象312人的普测中,躯体化、焦虑、抑郁因子的评分依次为2.210&;#177;0.580、3.204&;#177;0.412、2.125&;#177;0.324,超出常模两个标准差的人数比例为66.1%,77.2%,71.2%。其中焦虑因子评分高于2.81的调查对象人数高达241人。运用完全随机法抽取70人均完成全部测试,进入结果分析。实验组经过治疗后,躯体化、焦虑、抑郁水平明显下降佧0.000)。但平均焦虑水平仍然大于1.82。平均躯体化、抑郁水平处于常态内。对照组前后的焦虑、躯体化、抑郁水平没有显著性的变化。实验前两组学生3个因子评分性别差异均不显著。实验后实验组男生躯体化因子评分低于女生,差异有显著性[(1.181&;#177;0.219),(1.357&;#177;0.195),t=-2.518,P〈0.05]。结论:生物反馈疗法可有效降低个体的躯体化、焦虑水平,同时也使抑郁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32.
孙华  赵慧  张捷  包飞  魏镜  王道海  张云祥 《中国针灸》2010,30(3):195-199
目的:探讨电针百会、足三里治疗抑郁症的免疫机制。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观察组、电针对照组、药物对照组,每组28例。电针观察组穴取百会、足三里;电针对照组穴取太冲、三阴交、内关、神门;药物对照组给予百优解口服。在治疗前后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1)。电针观察组痊愈2例,显效19例,有效5例,无效2例;电针对照组分别为0例、16例、12例、0例;药物对照组分别为1例、17例、7例、3例,临床疗效等级分布提示电针观察组有较好的疗效(P0.05);3组患者血清IL-1β、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P0.01);血清TNF-α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观察组疗效优于电针对照组和药物对照组;3种治疗方法都能清除炎性细胞因子IL-1β及IL-6,从而改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33.
针刺对女性不同类型肥胖皮脂厚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包飞  王凤琴 《中国针灸》2008,28(11):801
目的:观察针刺对女性不同类型肥胖皮脂厚度的影响及其特点。方法:将98例女性患者分为腹型肥胖组(40例)、肥胖组(58例)。两组采用同样的方法治疗,针刺中脘、承满、天枢、水道、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结合脉冲电刺激,并配合耳穴贴压,治疗1个月,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和上肢(A点:右三角肌下缘臂外侧正中点)、躯干(B点:右肩胛下角)、腹部(C点:右脐旁3cm;D点:右髂前上棘)的皮脂厚度。结果:两组治疗后BMI、WC和A、B、C、D4点的皮脂厚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C点皮脂厚度的变化均较其他3点明显(均P<0.05)。腹型肥胖组BMI的变化与WC和C点皮脂厚度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A点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rWC/BMI│>│rC/BMI│>│rA/BMI│;WC的变化与C点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肥胖组BMI的变化与WC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B点呈显著正相关(P<0.05);WC的变化与B、C点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D点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对于肥胖患者和仅腰围超标的腹型肥胖者,针刺都能有效地减少其体重、腰围及身体各部位皮下脂肪,并具有选择性地减少人体不同部位多余脂肪的特点。  相似文献   
34.
张仲景文化及其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文化学视角对张仲景文化及其价值进行阐述.张仲景文化具备了文化应具有的创造性、继承性、民族性、价值性等基本特征.从社会发展应用方面考量,张仲景文化涵盖历史人文价值、现代应用价值和社会传承价值三大方面.  相似文献   
35.
根据西医院校的刺法灸法教学存在课时少、理论脱离实践等问题,笔者在直观化、形象化教学基础上,引入案例教学法、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讲授刺法灸法,并注重强调解剖知识,反复强化记忆,结合临床带教,可提高刺法灸法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6.
胃瘫,又称胃轻瘫,是在没有胃机械性梗阻的情况下出现胃排空延迟。胃瘫是消化系统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1],影响术后康复进程,药物治疗常效果不理想。该病属中医"胃反"、"呕吐"的范畴。中医认为,腹部手术后脾胃受损、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脉络损伤、气滞血瘀、中焦受阻,出现腹胀、恶心、呕吐及呃逆等症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电针对骨关节炎(OA)软骨修复的影响.方法 4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对照组各10只.采用单侧后肢跟腱切除法建立OA动物模型,即:切除右侧后肢跟腱,建立左侧后肢膝骨关节炎模型.术后4周对治疗组非手术侧(左侧)和对照组手术侧(右侧)膝关节采用电针治疗2周.实验第7周收集每只动物左侧膝关节股骨端软骨,组织病理切片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软骨组织中表达的特点.结果 治疗组软骨bFGF的表达增强,较其他三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 电针对OA大鼠膝关节软骨bFGF的表达具有上调作用,提示电针可能具有促进软骨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38.
包飞建  包跃 《国医论坛》1990,5(3):32-33
应用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理论及其客观指标研究中医“血淤”证及活血化淤疗法的临床运用,是近年来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方面的一个重要内容。研究表明,全身或局部的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异常,在各种血淤证患者身上都有相应的改变。正确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客观指标,对于血淤证的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断及活血化淤疗法的疗效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兹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39.
Hemiplegiaisacommoncomplicationofcraniocerebraloperationinclinic.Acupuncturetherapycaneffectivelyraisethemyodynamiaoftheparalyzedlimbandaccelerateitsfunctionalrecovery[1 - 4 ] .FromJanuaryof 2 0 0 2toDecem berof 2 0 0 3 ,theauthorsofthepresentpapertreated 2 0casesofpostoperativehemiplegiapa tientswithacupuncturetherapyandachievedsatisfiedresults.Itisreportedasfollows.1 CLINICALDATAFortyhemiplegiapatientsundergoingcran iocerebraloperationwererandomlyandevenlydividedintocontrolgroupandtre…  相似文献   
40.
包飞  梁中  王道海 《中国针灸》2003,23(8):447-448
目的探讨针刺在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中的作用.方法将45例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针刺、拔罐配合手法复位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手法治疗.结果观察组1次治愈率为84.0%,对照组为55.0%.经x2检验,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罐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较单纯手法治疗见效快,且能节省人力,是治疗该病的又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