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52篇
  免费   499篇
  国内免费   278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63篇
妇产科学   54篇
基础医学   320篇
口腔科学   45篇
临床医学   1365篇
内科学   570篇
皮肤病学   73篇
神经病学   96篇
特种医学   310篇
外科学   341篇
综合类   1869篇
预防医学   1025篇
眼科学   66篇
药学   1080篇
  15篇
中国医学   899篇
肿瘤学   215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45篇
  2022年   222篇
  2021年   203篇
  2020年   252篇
  2019年   286篇
  2018年   305篇
  2017年   202篇
  2016年   233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412篇
  2013年   472篇
  2012年   504篇
  2011年   660篇
  2010年   592篇
  2009年   499篇
  2008年   454篇
  2007年   360篇
  2006年   327篇
  2005年   329篇
  2004年   301篇
  2003年   319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213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4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了解中国不同疾病进展阶段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HIV/HCV)合并感染者T淋巴细胞与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NK)数量变化及T淋巴细胞活化、受体表达情况,并探讨HCV感染对HIV感染免疫指标及疾病进展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228例不同疾病进展阶段的HIV/HCV合并感染者及101例单纯HI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NK细胞数量及T淋巴细胞活化受体(HLA-DR、CD38)、第二受体(CCR5、CXCR4)表达情况。结果(1)HIV/HCV合并感染组中,CD4^+T淋巴细胞、NK细胞数量随疾病进展持续下降,其中艾滋病组(AIDS)明显低于无症状HIV感染组(HIV)(P〈0.05),HIV组明显低于长期不进展组(LTNP)(P〈0.01),LTNP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TNP组、HIV组及AIDS组CD4^+、CD8^+T细胞表面活化受体HLA-DR、CD38的表达依次升高,其中各组间CD8/CD38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IDS组CD4/HLA-DR、CD8/HLA-DR的升高明显高于LTNP组和HIV组(P〈0.01)。LTNP组、HIV组及AIDS组CD4^+、CD3^+T细胞表面CCR5的表达亦依次升高,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T细胞表面CXCR4的表达依次升高,AIDS组明显高于HIV组和LTNP组(P〈0.01)。(2)HIV/HCV合并感染组与单纯HIV感染组相比,AIDS组NK细胞明显下降(P〈0.05),CD4^+T细胞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CD4/HLA-DR、CD8/HLA-DR、CD4/CXCR4、CD3/CXCR4明显升高(P〈0.01);HIV组NK细胞明显下降(P〈0.01),CD4/CXCR4明显升高(P〈0.05);LTNP组各项指标与单纯HIV感染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HIV/HCV合并感染组的HIV病毒载量随疾病进展不断升高,与单纯HIV感染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V病毒载量在疾病不同阶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疾病进展,HIV/HCV合并感染者的免疫功能逐渐下降,HIV病毒载量逐渐升高。与单纯HIV感染相比,合并HCV感染可通过破坏机体天然免疫功能、促进免疫系统活化和受体表达,加速HIV感染的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62.
肿瘤起源于干细胞,肿瘤干细胞是肿瘤转移、复发的根源。肺癌肿瘤干细胞研究相对滞后,目前为止尚未能获得公认的肺癌肿瘤干细胞数据,但动物实验模型提示肺癌肿瘤干细胞的存在。应用流式细胞仪可分选支气管肺泡干细胞,针对肺癌干细胞的治疗可能是肺癌治疗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63.
目的 了解IL-7对中国HIV/AIDS患者病程的影响。方法应用超敏感酶免法对66例中国HIV/AIDS感染者及8例健康对照者血浆IL-7水平进行定量检测,分析其与CD^+T细胞绝对值、血浆病毒载量及HIV表型的相关性;并且在体外研究rhIL-7对人PBMC中T淋巴细胞增殖及CXCR4表达的影响。结果中国HIV/AIDS患者血浆IL-7水平高于健康对照(P〈0.05),与CD4^+T细胞绝对值负相关(P〈0.01),与血浆病毒载量正相关(P〈0.05)。rhIL-7可在体外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CXCR4表达。结论中国HIV/AIDS患者血浆IL-7水平升高,且与疾病进展密切相关,可作为疾病进展的相关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64.
患者女 ,4 1岁 ,因腹痛、下腹部包块数月入院。查体 :消瘦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肝脾未见肿大。妇科检查 :子宫后位略增大 ,宫颈肥大、轻糜 ,左侧附件区扪及一 11cm× 8cm× 7cm混合性包块 ,触痛。B超 :左侧附件区探及 13 8cm× 6 9cm× 11 5cm囊实性包块 ,边界清晰 ,边缘欠规则 ,实性部分回声不均匀 ,囊性部分见少量分隔 ;左肾实质回声增强 ,集合系统扩张呈花瓣征。CT :子宫左、后上方扫及囊实性肿块 15cm× 10cm× 9cm ,实性区及囊性区密度强化不均 ,外形不规则 ,子宫被挤向右侧 ,与病灶分界不清 ,膀胱略向前移 …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中国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Long-term nonprogressors,LTNP)相关免疫指标的变化。方法:采集284例未经抗HIV治疗的LTNP、典型进展的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及130例HIV抗体阴性健康人的抗凝全血,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对CD8+T淋巴细胞、NK细胞及DC细胞进行测定。结果:LTNPCD8+T淋巴细胞绝对值[(1104.51±511.81)个/μl]高于AIDS病人[(678.40±295.39)个/μl,P<0.05]。LTNPNK细胞的绝对值[(377.59±289.23)个/μl]显著高于HIV感染者[(292.49±445.87)个/μl]和AIDS病人[(153.62±110.36)个/μl,P<0.05]。LTNPCD123+DCs细胞绝对值[(6.76±3.74)个/μl]高于HIV感染者[(5.30±3.16)个/μl]和AIDS病人[(3.32±2.09)个/μl,P<0.05]。LTNPCD11c+DCs细胞绝对值[(21.73±11.92)个/μl]高于HIV感染者[(14.51±9.53)个/μl]和AIDS病人[(7.27±3.74)个/μl,P<0.05]。结论:LTNPCD8+T淋巴细胞、NK细胞和DC细胞高于典型进展的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是延缓疾病进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6.
林萍  刘静  张雨萌  吴皓 《现代预防医学》2022,(11):2092-2096
目的 评估姑息关怀服务对癌症晚期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并提出管理建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H医院接受姑息关怀治疗和常规抗癌治疗的248名癌症晚期住院患者的生命质量进行调查。选取中国癌症患者生命质量量表对癌症晚期患者的生命质量进行评估,然后通过统计分析探讨不同治疗方式下患者生命质量的差异。结果 癌症晚期患者生命质量普遍较差(36.38±4.82),其中躯体症状得分最低,依次是精神心理和社会关系。接受姑息关怀后患者生命质量及各指标得分均有显著提高。治疗前生命质量更差、疼痛程度更高的姑息关怀组患者,其治疗后的生命质量评分与常规抗癌组患者相比无显著差异,疼痛程度更是低于常规抗癌组。两组治疗方式下患者生命质量治疗前后的差值对比(6.82±2.71 vs 2.53±2.95),姑息关怀组的改善效果更明显(t=11.908,P<0.05)。结论 姑息关怀治疗相对于常规抗癌治疗,对癌症晚期患者生命质量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应加强对以价值为核心的姑息关怀服务模式的宣传和推广。  相似文献   
67.
目的:基于线粒体自噬及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诱导的蛋白激酶1(PINK1)/帕金蛋白(Parkin)通路观察枳实、白术及其配伍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动力障碍的改善作用,为临床精准用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将56只雄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自然恢复组、枳实组、白术组、枳实-白术组和莫沙必利组,每组各8只。除正常组外,采用洛哌丁胺连续14 d灌胃(3 mg·kg-1·d-1)构建慢传输型便秘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除模型组继续洛哌丁胺诱导外,正常组和自然恢复组采用0.9%生理盐水灌胃,枳实组(1.35 g·kg-1·d-1)、白术组(2.7 g·kg-1·d-1)、枳实-白术组(4.05 g·kg-1·d-1)和莫沙必利组(1.56 mg·kg-1·d-1)大鼠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连续7 d。观察药物对大鼠粪便数量、粪便含水率及小肠推进率的影响;苏木素-伊...  相似文献   
68.
冠心病为中老年人最常见疾病之一 ,且大有年轻化趋势。本文对 32 9例冠心病患者血液进行常规检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及方法1.1 检测对象 已确诊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并排除一切感染因素共 32 9人 ,男 2 0 0人 ,女 12 9人 ,年龄 32~ 82岁 ,平均5 4岁1 .2 方法 实验前用Sysmex血液分析仪全血校准液校准F 82 0血细胞计数仪 ,测定室内质控血清 ,在质控范围内 ,由技术熟练人员采取静脉血上机检测 ,同时进行血涂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2 结果32 9例冠心病人血液检测结果是 :红细胞最高值为 7.0× 10 12 /L ;最低值为 3.0× 1…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酒精对大鼠生理生化的影响。方法:本试验采用正常SD大鼠灌胃给予不同浓度白酒,造模期间,测定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含量;检测肝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HE染色观察肝脏和肾脏组织形态学变化;检测大鼠尾部微循环血流量,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液酒精浓度;检测淋巴细胞亚群,血液学指标;检测脏器湿质量;计算摄食量,检测自主活动、面温、肛温、抓力、眩晕时间、心率等行为体征。结果:①长期饮用不同浓度白酒(10%、20%、30%、40%、50%)均会降低正常大鼠的血清TP、ALB含量及SOD、GSH-Px活力,升高血清TG、AST含量或活力和A/G值,且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说明10%~50%浓度的白酒会造成TG升高以及肝功能损伤。②长期饮用低浓度(10%)酒精会降低正常大鼠的血清TC、LDL-c含量。③长期饮用中、高浓度(30%~50%)酒精会增加正常大鼠的肝肾湿质量,造成肝肾组织形态学改变,升高低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眩晕时间、面温、肛温和心率,降低微循环血流量、自主活动次数和抓力,说明长期饮用中、高浓度酒精会引起肝脏脂质沉积、血液粘度增加以及食少肌瘦、困倦乏力、慵懒厌动等症状。结论:不同浓度饮酒会对机体生理生化造成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70.
目的 了解内蒙古自治区梅毒报告病例数据的质量,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选取2018年7月1日—2019年6月30日内蒙古自治区4个盟市的30家医疗机构的895例后天梅毒报告病例进行调查,包括核对传染病报告卡、临床和实验室原始资料等,评价其信息质量指标和诊断质量指标。结果 4个盟市的报卡填写完整率、正确率、信息录入正确率、病例报告及时率、过度报告率、重复报告率分别为97.65%、92.63%、89.16%、91.06%、13.85%、3.46%。不同盟市的报告卡的填写正确率、病例报告及时率、过度报告率和重复报告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后天梅毒病例诊断正确率为66.93%,不同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63,P=0.000)。不同地区间一期梅毒分期正确率、隐性梅毒分类正确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皮肤性病科、非皮肤性病科报告病例正确率分别为74.90%、5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967,P=0.000)。结论 内蒙古自治区梅毒疫情报告质量参差不齐,梅毒诊断正确率、分期正确率低,影响梅毒发病率与发病趋势的分析,须加强梅毒报告、诊断标准的培训,切实提高病例数据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