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8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评价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疗效。方法采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行垂体腺瘤切除术29例。结果本组29例患者临床症状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手术效果良好。结论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效果好,术中损伤小,出血少,患者痛苦少,术后康复快,没有或较少出现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Peter  H  Canter  Joanna  Thompson  Coon  Edzard  Ernst  刘青云 《英国医学杂志》2006,9(1):24-25
补充治疗(包括针灸和草药——编者注)是否应该整合纳入英国国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NHS),成本效益的数据资料成为争论的关键问题。但是,就我们所知,以前没有人对英国补充疗法的成本效益做过研究。  相似文献   
13.
SAPHO综合征是一组罕见的以皮肤和/或骨与关节炎性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异质性疾病,其典型皮肤表现包括无菌性脓疱病及重度痤疮,此外还涉及化脓性汗腺炎、寻常型银屑病等,部分患者皮肤表现也可缺失。现代医学对本病的亚型分类尚未得到公认,各种亚型在治疗上是否应区别对待也未达成共识。既往中医药诊治SAPHO综合征的病例报道极少,尤其缺乏对痤疮型病例的治疗探讨。本文报道1例患者以“面部炎性丘疹、结节、囊肿3年,右臀区、右髋疼痛2周”为主诉于2017-04-27入住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风湿病科,诊断为痤疮型SAPHO综合征,采用中医药治疗有效,揭示本型以湿热毒瘀为本,筋脉拘挛为标,临证应注意清热解毒药物、解痉止痛药物、入心经药物及藤类药物的使用,并结合文献研究探讨本病亚型分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电刺激结合手法按摩对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PS)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MPPS患者9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红外线组(30例),电刺激组(31例)和联合组(电刺激+手法按摩,32例)三组。红外线组给予红外线照射治疗,照射患者疼痛明显部位(下腹部或者腰骶部),照射距离15~20 cm,每日1次,每次30 min,共治疗10次;电刺激组给予电刺激治疗,先行经皮神经电刺激,频率80~120 Hz,脉宽80~120 μs,治疗15 min;然后行内啡肽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脉宽230~270 μs,频率2~4 Hz,治疗15 min,1日1次,每次30 min,共治疗10次;联合组在电刺激的基础上给予手法按摩,每次电刺激结束后(方法与电刺激组相同),由经过培训的有经验的康复治疗师给予盆底肌筋膜手法按摩治疗15 min,每日1次,共治疗10次。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治疗后),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的目测类比法(VAS)评分及盆底表面肌电评估(Glazer评估)测量指标的变化、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结束1个月后的疼痛复发情况。 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的VAS评分、前后静息电位及变异性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改善;联合组和电刺激组治疗后的VAS评分分别为(2.15±1.43)分和(3.75±1.62)分,明显优于红外线组[(5.02±1.59)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和电刺激组的总有效率(联合组96.87%、电刺激组80.65%)及前后静息电位及变异性亦均显著优于红外线组(红外线组总有效率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联合组的VAS评分、前后静息电位及变异性亦明显优于电刺激组(P<0.05)。治疗结束1个月后,联合组、电刺激组、红外线组的疼痛复发率分别为6.25%、25.81%和53.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电刺激联合手法按摩是治疗MPPS的有效方法,可降低疼痛的短期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订赤芍总苷(TPG)制备工艺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鉴别,紫外分光光度法(UV)定性检测芍药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赤芍总苷中芍药苷含量.结果:TLC、UV定性方法简便、灵敏、专属性强;HPLC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平均回收率为100%,RSD为1.96%.结论:建立的方法可控制赤芍总苷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注射用奥扎格雷钠和川芎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方法将97例UA患者随机分为奥扎格雷钠治疗组(治疗1组)37例,川芎嗪治疗组(治疗2组)31例,对照组29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1组加用奥扎格雷钠8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qd。治疗2组每天加用川芎嗪100 m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qd。各组均治疗2周。2周后进行临床及实验室指标观察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组和治疗2组的基本治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组和治疗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和川芎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显著的抗心肌缺血作用。  相似文献   
17.
桃仁不同提取物抗血栓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汪宁  刘青云  彭代银  王兰  王胜祥 《中药材》2002,25(6):414-415
目的:比较桃仁不同提取物抗血栓作用,为寻找确定其抗血栓作用有效部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制备桃仁不同提取物,观察其小鼠凝血时间、ADP诱导的小鼠肺血栓状态及电刺激大鼠颈总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桃仁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能延长小鼠的凝血时间、缓解ADP诱导的小鼠肺栓塞所致的呼吸窘迫症状,能明显延长实验性大鼠血栓形成的时间。结论:桃仁乙酸乙酯的提取物有显著的抗血栓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L5峡部裂并滑脱的手术治疗技巧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1例L5峡部裂并滑脱的患者,采用减压、复位、L5、S1椎间植骨,L4-5弹性固定的内固定术。结果所有病人经3月~2年的回访,术前Ⅰ度4例,Ⅱ度19例,Ⅲ度8例,术前单侧峡部裂的7例,双侧峡部裂的24例。术后优26例,良4例,可1例,无差级病例。结论减压、复位、固定和融合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基本原则,术中彻底减压及术后植骨融合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老年高血压代谢因素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6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洗脱治疗2周后随机分成替米沙坦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血糖和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血脂、高敏CRP水平。结果:替米沙坦餐后2h血糖、血浆胰岛素、血清三酰甘油、LDL、糖化血红蛋白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替米沙坦有较好的降压作用,而且还能降低空腹血糖、升高HDL,但对高敏CRP影响不大。结论:替米沙坦除了有较好的降压效果外,还可以改善糖代谢、脂代谢和胰岛功能。对于老年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患者,尤其是代谢紊乱综合征的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明显改善其代谢状态。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