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16篇 |
免费 | 190篇 |
国内免费 | 10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篇 |
儿科学 | 58篇 |
妇产科学 | 32篇 |
基础医学 | 154篇 |
口腔科学 | 8篇 |
临床医学 | 741篇 |
内科学 | 304篇 |
皮肤病学 | 29篇 |
神经病学 | 38篇 |
特种医学 | 117篇 |
外科学 | 160篇 |
综合类 | 1243篇 |
预防医学 | 524篇 |
眼科学 | 22篇 |
药学 | 414篇 |
14篇 | |
中国医学 | 465篇 |
肿瘤学 | 8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1篇 |
2023年 | 94篇 |
2022年 | 143篇 |
2021年 | 151篇 |
2020年 | 103篇 |
2019年 | 127篇 |
2018年 | 129篇 |
2017年 | 55篇 |
2016年 | 104篇 |
2015年 | 108篇 |
2014年 | 247篇 |
2013年 | 231篇 |
2012年 | 262篇 |
2011年 | 315篇 |
2010年 | 321篇 |
2009年 | 298篇 |
2008年 | 192篇 |
2007年 | 212篇 |
2006年 | 175篇 |
2005年 | 153篇 |
2004年 | 152篇 |
2003年 | 118篇 |
2002年 | 124篇 |
2001年 | 107篇 |
2000年 | 83篇 |
1999年 | 57篇 |
1998年 | 55篇 |
1997年 | 36篇 |
1996年 | 53篇 |
1995年 | 31篇 |
1994年 | 48篇 |
1993年 | 24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21.
22.
目的:探讨弥漫型恶性胸膜间皮瘤(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MPM)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弥漫型MPM,总结其组织病理学形态、间皮细胞相关抗体包括Calretinin(CR)、MC、CK5/6、D2-40、WT-1、CKAE1/AE3、Vimentin、CK7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23.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8例均为2003~2005年门诊病人.经检查排除精神病,乳房肿瘤,慢性结肠炎,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原发疾病,以及属于青春期或更年期月经功能紊乱之妇女.平均年龄33.6岁,最小为20岁,最大为46岁;病程最长5年,最短3个月. 相似文献
24.
微透析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研究白芥子涂方皮肤药动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白芥子涂方皮肤给药后皮肤局部药动学特征,为白芥子涂方贴敷预防和治疗哮喘的药物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大鼠在体贴敷白芥子涂方后,以方中君药白芥子的有效成分芥子碱硫氰酸盐为指标,利用微透析采样技术,结合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测定白芥子涂方贴敷给药后透析液的药物质量浓度,通过相对损失率的校正,计算皮肤药物质量浓度,并利用Kinetica 4.4软件对皮肤药物质量浓度和时间进行非房室模型拟合,计算相关统计矩参数。以相对累积吸收量对时间做图,计算稳态的吸收速率。结果 白芥子涂方贴敷给药后芥子碱硫氰酸盐达峰时间为1.5 h,平均滞留时间(MRT)约为22 h,半衰期 (t1/2) 约15 h,稳态吸收速率为13.65 μg/h。结论 微透析取样技术结合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可研究白芥子涂方给药后的皮肤药动学,给药后的皮肤药动学行为与其临床作用特点相一致,可为阐明白芥子涂方贴敷预防和治疗哮喘的药物作用机制提供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25.
健康中国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健康中国行动计划》的相继出台,标志着健康中国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本文以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的视角,分析了健康中国建设面临的挑战,通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社团履行"四个服务"职责的指示要求,阐述了中华预防医学会参与健康中国建设的思路和实践,提出进一步鼓励科技社团参与健康中国建设的政策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观察并探讨纳洛酮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10月收治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203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02例,采用常规抗病毒、降低颅内压,解除痉挛,降温,营养脑细胞及纠正代谢紊乱等综合治疗措施;实验组10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纳洛酮与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治疗后评价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记录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等。结果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5.5%;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4.1%;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儿头晕呕吐、惊厥、发热、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脑电图、脑脊液异常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缓解各项临床症状与体征,缩短住院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8.
29.
痰热清注射液与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各2mL,混合后混合液即刻变浑浊。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