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探讨孕妇血中乙肝病毒(HBV)DNA数量与宫内传播的关系.方法用荧光探针定量多聚酶链反应(FQ-PCR)方法,检测76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血清中HBV DNA数量.26例HBV DNA阳性者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新生儿出生后24h内取末梢静脉血检测HBV DNA.结果孕妇血中HBV DNA阳性者其宫内感染率为33.3%,宫内感染与孕妇血中HBV DNA数量有关,HBV DNA数量高易导致胎儿宫内感染,乙肝免疫球蛋白免疫注射后可降低HBV宫内感染率.结论孕妇血中HBV DNA数量高易导致胎儿宫内感染,孕期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可减少宫内传播. 相似文献
32.
33.
自1986年1月~1995年4月,我院收治妊妊合并子宫肌瘤40例。发病年龄为23~44岁。孕37周以上初产妇16例,经产妇5例。孕期发现子宫肌瘤34例,临产过程中发现6例;35例在妇科检查及产前检查中发现,且有B超证实,另5例在术中发现。 相似文献
34.
35.
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评价目前常用的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方法的效果,为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和引产提供有效、安全、方便的方法。方法:选择有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产妇221例,随机分为水囊组(A)80例,缩宫素组(B)45例,米索前列醇组(C)46例,普贝生组(D)50例,比较4组产妇的宫颈评分、分娩结局、新生儿结局和副作用。结果:水囊组促宫颈成熟效果最好,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剖宫产率低于其他各组(P<0.05)。普贝生组用药至临产时间及总产程明显短于其他各组(P<0.05)。各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羊水污染率无显著差异。普贝生组发生子宫过度刺激症状者较多。结论:低位水囊有显著的促宫颈成熟的作用,配伍缩宫素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和引产过程中有效,普贝生促宫颈成熟安全有效,可选择性地用于有一定经济条件的孕妇。 相似文献
36.
1病历摘要患者女,73岁。因咯血16h人院。入院查体除双肺呼吸音粗糙外均正常。既往有脑动脉硬化症。入院诊断:支气管扩张,经止血、对症治疗后,咯血消失。于人院sd时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给予胃复安10mg肌注,用药10min后患者出现颜面、四肢肌肉震颤,止后出现间断性胡言乱语、烦躁不安.查体:右侧巴氏征阳性。头部CT示:左侧放射冠区腔隙性脑梗塞。经扩血管活化脑细胞、对症治疗半月后好转出院。2讨论本病是肌注胃复安后出现的上述症状,故为胃复安所致。胃复安主要抑制延脑的催吐化学感受器,具有较强的镇吐作用,大剂量应用可阻断多… 相似文献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