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探讨孕妇血中乙肝病毒(HBV)DNA数量与宫内传播的关系.方法用荧光探针定量多聚酶链反应(FQ-PCR)方法,检测76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血清中HBV DNA数量.26例HBV DNA阳性者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新生儿出生后24h内取末梢静脉血检测HBV DNA.结果孕妇血中HBV DNA阳性者其宫内感染率为33.3%,宫内感染与孕妇血中HBV DNA数量有关,HBV DNA数量高易导致胎儿宫内感染,乙肝免疫球蛋白免疫注射后可降低HBV宫内感染率.结论孕妇血中HBV DNA数量高易导致胎儿宫内感染,孕期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可减少宫内传播.  相似文献   
32.
三胎以上妊娠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随着促排卵药物及辅助生育技术(ART)的应用,多胎妊娠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其早产和产科并发症的发生明显高于单胎及双胎妊娠,引起产科工作者极大的关注。自1993年1月-2002年6月,在我院分娩三胎以上妊娠18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3.
自1986年1月~1995年4月,我院收治妊妊合并子宫肌瘤40例。发病年龄为23~44岁。孕37周以上初产妇16例,经产妇5例。孕期发现子宫肌瘤34例,临产过程中发现6例;35例在妇科检查及产前检查中发现,且有B超证实,另5例在术中发现。  相似文献   
34.
正1病例简介患者,23岁,因"停经27+4周,下腹坠胀不适1天"于2015年1月28日入院。患者1年前于孕5+月时自然流产1次,曾于孕早期行黄体酮保胎治疗,孕14周因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患者孕5+月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脓疱,破溃后呈皮损改变,未予治疗。孕27+4周,因下腹坠胀不适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T 35.6℃,P 100次/  相似文献   
35.
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评价目前常用的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方法的效果,为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和引产提供有效、安全、方便的方法。方法:选择有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产妇221例,随机分为水囊组(A)80例,缩宫素组(B)45例,米索前列醇组(C)46例,普贝生组(D)50例,比较4组产妇的宫颈评分、分娩结局、新生儿结局和副作用。结果:水囊组促宫颈成熟效果最好,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剖宫产率低于其他各组(P<0.05)。普贝生组用药至临产时间及总产程明显短于其他各组(P<0.05)。各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羊水污染率无显著差异。普贝生组发生子宫过度刺激症状者较多。结论:低位水囊有显著的促宫颈成熟的作用,配伍缩宫素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和引产过程中有效,普贝生促宫颈成熟安全有效,可选择性地用于有一定经济条件的孕妇。  相似文献   
36.
1病历摘要患者女,73岁。因咯血16h人院。入院查体除双肺呼吸音粗糙外均正常。既往有脑动脉硬化症。入院诊断:支气管扩张,经止血、对症治疗后,咯血消失。于人院sd时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给予胃复安10mg肌注,用药10min后患者出现颜面、四肢肌肉震颤,止后出现间断性胡言乱语、烦躁不安.查体:右侧巴氏征阳性。头部CT示:左侧放射冠区腔隙性脑梗塞。经扩血管活化脑细胞、对症治疗半月后好转出院。2讨论本病是肌注胃复安后出现的上述症状,故为胃复安所致。胃复安主要抑制延脑的催吐化学感受器,具有较强的镇吐作用,大剂量应用可阻断多…  相似文献   
37.
患者,女,27岁。以停经40周,发现腹部包块7月为主诉于2005年10月17日收住院。既往月经规律5天/月,末次月经2005年1月12日,预产期2005年10月19日。孕40天有妊娠反应,症状轻;停经3个月行产前检查时,B超见腹部包块,约15 cm×15 cm×10 cm,请外科会诊行B超下经腹穿刺,抽出褐色液体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