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脑动静脉畸形破裂脑内出血2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在基层医院脑血管造影条件不完善情况下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我科2002年1月至2003年8月收治的22例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病人与同期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从年龄、血肿部位及形态、出血后血压变化及应用甘露醇是否有效几方面作一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我们发现脑动静脉畸形出血病人平均年龄低,出血部位多在皮层下,形态不规则,呈弧形凹入或尖角形,出血后血压正常或一过性收缩压增高,用甘露醇后可下降。结论 在基层医院,无脑血管造影条件下,脑动静脉畸形出血术前可根据病人年龄、出血部位、血肿形态、以及出血后血压升高用甘露醇是否有效做出初步判断,术中多数可确诊。治疗上需根据病人意识情况和血肿量多少选择是否保守治疗或手术。手术治疗是可靠的方法,但由于手术前无脑血管造影,术后致残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颅表定位器在硬膜外血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病情相对稳定,出血量在20~65 ml之间的幕上硬膜外血肿患者,术前戴颅表定位器行颅脑CT扫描,绘出硬膜外血肿的颅表投影,术前设计较小的手术切口和颅骨瓣;术中清除血肿、有效止血;骨瓣复位颅骨锁固定.结果 定位器定位的血肿位置与术中所见血肿实际位置误差小于3 mm,手术切口及骨瓣明显小于传统骨瓣开颅手术,血肿清除率均达90%以上.结论 颅表定位器的准确定位,使手术每一步骤更合理,以较小的创伤达到较佳治疗目的,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急性颅脑损伤术后远隔部位迟发血肿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告12例颅脑损伤术后发生远隔部位迟发血肿,探讨其发生规律、早期诊断及治疗措施。认为术后7小时内常规复查CT,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软通道术在颅内脑室系统引流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介入技术(软通道术式)在颅内脑室系统单双侧引流术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选择脑室系统积血患者50例,根据脑室积血量及形态与原发病,选择适宜的单侧或双侧脑室外引流进行血肿排空治疗。结果治疗单侧22例,双侧28例共50例脑室积血病人脑脊液外引流术。死亡3例,病死率6%,出院时按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表(ADL)、Barthel指数(BI)记分;ADL1 15例(30%),ADL218例(36%),ADL38例(16%),ADL44例(8%),ADU2例(4%)。结论应用微创介入技术(软通道术式)在颅内脑室系统单双侧引流术中应用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16.
自体带蒂颅骨瓣帽状腱膜下保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自体带蒂颅骨瓣帽状腱膜下保存的优点。方法 将去骨瓣减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病人术后将带蒂骨瓣存放于帽状腱膜下保存;对照组术后将游离骨瓣放下帽状腱膜下或深低温下保存,两组病人取同一切口行手术二次回植。回植前行病理检查,回植后行头颅X线片检查。结果 带蒂颅骨瓣回植前病理检查骨细胞成活率高,术后头颅X线片随访颅骨成活,愈合良好。结论 帽状腱膜下带蒂自体颅骨瓣保存回植优于其它保存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术后脑组织氧(Pbt02)与二次损伤因素(SBI)的关系。方法:对18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术后行脑组织氧监测,观测、比较二次脑损伤高危因素与脑组织氧的相关性。结果:脑组织氧颅内压呈负相关,与脑灌注压、血氧分压呈正相关。体温对其也有影响。结论:二次损伤因素直接或间接对影响脑组织氧的代谢,从而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18.
恶性脑膜瘤不同治疗方法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恶性脑膜瘤不同治疗方法疗效观察涂汉军,王伦长,李新建,刘道斌,罗杰,郑翔,张力,秦军,王辉本文报道1965年8月至1995年8月我院收治的刀例恶性脑膜瘤,对其不同的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了探讨。一般资料对例中男性16例,女性5例。发病年龄20~66岁,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估重度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选择重型脑损伤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30例,仅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加亚低温治疗。治疗过程中应用TCD监测脑血流动力学及应用颅内压监护仪监测颅内压。结果:治疗组中与脑血流动力学有关的平均血流速度、收缩期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在亚低温治疗5d后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在第3天后平均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能够改善重症颅脑损伤引起的脑血流动力学紊乱,降低颅内压,其机制可能与舒张脑血管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儿童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的综合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24例儿童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根据GOS评分进行疗效评价,其中恢复良好6例,中残11例,重残3例,死亡4例.结论 大面积脑梗死是儿童颅脑外伤后的严重并发症,应及时予以手术减压、注重维持有效循环血量保障脑灌注,除常规应用甘露醇脱水外给予大剂量白蛋白、尼莫地平、神经营养药物,合理应用亚低温治疗等治疗措施,早期进行康复训练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