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Bmi-1在食管鳞癌细胞株EC9706中的表达及初步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居峰  刘莺  刘文静 《癌症》2010,29(7):689-696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Bmi-1 is overexpressed in a variety of tumors,suggesting that Bmi-1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umorigenesis.In this study,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Bim-1 siRNA on cell proliferation,cell cycle,cell apoptosis and migration of human esophageal carcinoma EC9706 cells,and explored its potential mechanisms.Methods:Bmi-1 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 was transferred into EC9706 cells.Then,cell proliferation was measured using cell counting kit-8(CCK-8)...  相似文献   
82.
五倍子对裸鼠瘢痕疙瘩动物模型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草药五倍子对裸鼠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影响及意义。方法:用Ⅰ、Ⅲ型前胶原cDNA探针原位杂交技术观察五倍子对裸鼠瘢痕疙瘩组织中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表达的影响;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增生性瘢痕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细胞凋亡;电镜观察成纤维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五倍子治疗后瘢痕疙瘩组织中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明显较对照组减弱;成纤维细胞PCNA阳性表达降低,TUNEL阳性细胞增加;明显影响成纤维细胞(细胞核、线粒体、粗面内质网等)超微结构。结论:中草药五倍子能抑制瘢痕疙瘩组织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和细胞增殖,并且加快了细胞的凋亡,从而抑制瘢痕增生,为临床预防治疗瘢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3.
中药祛障灵滴眼液抗白内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究中药祛障灵滴眼液抗白内障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H2AO2复制大鼠晶状体氧化损伤白内障离体模型,以吡诺克辛纳滴眼液为对照,设置祛障灵临床剂量组和祛障灵高浓度组。观察祛障灵滴眼液对晶状体不溶性蛋白和高分子蛋白的影响。结果 祛障灵滴眼液能降低氧化损伤晶状体的不溶性蛋白和高分子蛋白的含量。结论 中药祛障灵滴眼液具有抗氧化损伤白内障作用。  相似文献   
84.
战胜和控制糖尿病,保持病人良好的临床状况,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是医务人员和患者共同追求的目标。满意的血糖控制单凭生活方式的调整无法控制糖尿病的进程。合理应用抗糖尿病药物尤为重要。近年来,抗糖尿病药物发展很快,现就这些药物的特点、作用性质以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5.
固尔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固尔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分析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意义.方法 观察68例符合标准者,随机分为固尔苏观察组及对照组,其余治疗相同.观察两组血气变化、正压通气参数及时间、临床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存活率.结果 观察组用药后血气分析监测pH、PaO2、PaCO2较用药前均显著性改善(P<0.05);正压通气参数和应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临床有效率100%;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5;P<0.05).结论 使用固尔苏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存活率及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86.
目的:以CCl4大鼠肝纤维化为模型,研究肝与他脏在生理、病理之间的相互联系,为中医理论对“以象测脏”认识脏象的方法论提供科学依据,探讨中医整体观念的物质基础。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正常组、模型组。模型大鼠皮下注谢40%CCl4-橄榄油溶液每周2次,共2周;停止刺激后再观察4周,正常组以生理盐水替代CCl4皮下注射。分别于第4、8、12、16周末分批处死大鼠。留取肝组织分别做病理、羟脯氨酸、蛋白质的分步提取。蛋白质定量后进行二维电泳,凝胶银染,运用PDQUEST 2-DE图象分析软件对获得的蛋白质图谱进行分析,运用MALDI-TOF-MS鉴定了30多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①CCl4肝纤维化大鼠出现生命活动整体反应,如体重、活动度等下降;②肝纤维化过程中存在蛋白质合成和物质代谢碍障;③蛋白质组改变的质谱鉴定。结果显示:肝纤维化大鼠与正常大鼠肝组织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与物质代谢相关的蛋白质有过氯酸可溶性蛋白质、磷脂酰肌醇转移酶、磷酸甘油酸激酶;与神经内分泌相关的蛋白质分子有儿茶酚-邻-甲基转移酶、雌激素转磺酶亚型6、转录起始因子、非粘附性细胞蛋白质。结论:肝与他脏功能相关、病理相连是以蛋白质分子为物质基础,肝纤维化是一个涉及多个功能的整体病变过程。而引起机体整体功能改变的物质基础是蛋白质分子。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CST-π)的表达与胃黏膜肠化生及其增殖状态分型、硫酸化黏液分泌状况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67例胃黏膜活检及外科手术标本中CST-π的表达,并对112例伴肠化生慢性萎缩性胃炎作免疫组化和黏液组化套染,进行肠化生增殖状态分型。结果 胃腺癌、伴导型增生慢性萎缩性胃炎和伴肠化生慢性萎缩性胃炎中GST-π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但伴异型增生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腺癌中GST-π的阳性率显著高于中、低增殖型肠化生。结论 提示GST-π是一种较好的胃癌前病变标志物,高增殖型肠化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8.
目的 分析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mCRPC)患者行阿比特龙(abiraterone acetate, AA)治疗后出现耐药的相关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接受AA治疗的81例mCRPC患者的临床资料。AA药物抵抗定义为AA治疗后患者发生疾病进展,包括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及影像学进展。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估临床因素与AA耐药的相关性,采用Log-rank检验评估相关因素对患者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的影响。根据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系数建立预测模型,采用时间依赖ROC曲线及AUC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并绘制列线图对AA耐药结局的风险进行预测。 结果 AA治疗后患者中位随访时间9.9个月(5.917.9个月),发生AA耐药64例(79.0%),中位PFS为10.9个月(95%CI: 5.716.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患者体能状态(ECOG)评分(HR=2.121, P=0.01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 NSE)(HR=1.029,P=0.040)、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 LDH)(HR=1.004, P=0.042)是AA耐药的独立危险因素。依据Cox回归分析结果建立预测模型: Model=-0.05×体质量指数(kg/m2)+0.529×淋巴结转移+0.213×转移瘤负荷+0.421×T分期+0.029×NSE-0.004×血红蛋白+0.004×LDH-0.071×白蛋白+0.752×ECOG评分。时间依赖ROC曲线提示模型在AA治疗第6、12、24个月预测耐药结局的AUC分别为0.837、0.867、0.844,其AUC在第6个月显著高于NSE(0.578)、LDH(0.656)、ECOG(0.673)(均P<0.05),在第12个月显著高于NSE(0.482)、ECOG(0.605)(均P<0.05),在第24个月显著高于LDH(0.436)、ECOG(0.732)(均P<0.05)。 结论 mCRPC患者AA治疗前ECOG评分、血清NSE及LDH水平是AA耐药的独立危险因素。预测模型可在AA治疗后第6、12、24个月较好地预测耐药结局,其预测效能优于ECOG评分、血清NSE及LDH水平。  相似文献   
89.
前列腺癌肾转移极罕见。本文报道1例前列腺癌伴肾癌内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诊治经过。患者, 67岁。因腰背疼痛3个月, 加重伴发热2周于2018年6月就诊, 病理诊断为前列腺腺癌伴骨转移, Gleason评分4+4分, T2N0M1期。腹部CT检查示右肾下极肿物, 约3.0 cm×2.5 cm×2.5 cm, 动脉期明显强化, 考虑右肾癌。行右肾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示肾透明细胞癌Ⅱ级, 肾癌组织内见多个小灶前列腺腺泡细胞癌浸润。术后诊断:转移性前列腺癌, 右肾透明细胞癌。术后影像学随访18个月未见右肾肿瘤复发。患者的前列腺癌予药物去势和醋酸阿比特龙治疗, 治疗6个月后出现PSA进展, 先后予多西他赛化疗、锶89治疗, 效果欠佳, 随访至第30个月患者因恶液质死亡。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新型复方中药涂膜剂对皮肤瘢痕生成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对就诊的112例皮肤瘢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将自制的复方中药涂膜剂和安慰剂均匀涂于瘢痕表面,2周为1个疗程,共6个疗程。全部疗程结束后6个月进行疗效评价;将病理性瘢痕的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通过MTT法检测药物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6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法检测药物对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率为(83.27±7.33)%。结论通过复方中药涂膜剂中各药物成分的配伍作用,共同抑制了瘢痕中成纤维细胞的过度增殖,导致成纤维细胞凋亡,从而抑制了瘢痕的生成及扩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