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摘 要 目的:探讨E-选择素基因A561C多态性与天津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112例DM和140例正常个体A561C多态性,并进行临床资料的分析。结果:在112例DM患者中,检出12例杂合子突变基因型(AC),C等位基因频率为5.36%;在140例对照中,检出4例AC,C为1.43%,两组均未检出突变纯合子(C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SBP、BMI、TC、TG、LDL、FPG、P2PG、FINS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以基因型分组,显示AC组FPG、 P2PG、 FINS值均高于AA组,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等位基因可能为天津地区汉族人群T2DM易感基因,揭示E-选择素基因多态性在DM的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2.
背景:有研究表明黄芪注射液可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腹腔注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的表达。方法: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制备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建模后给予质量浓度2,4,6,8和10mL/kg的黄芪注射液腹腔注射,并设立假手术组。分别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染色和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指数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5);与模型组相比,黄芪注射液4,6,8,10mL/kg组海马神经元凋亡指数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黄芪注射液4mL/kg组比,黄芪注射液6,8,10mL/kg组神经元凋亡指数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蛋白表达减少(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结果证实,黄芪注射液可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03.
通过文献分析比较中医健康管理模式与国内外健康管理模式以及信息化在国内外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提出中医健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并对中医健康管理与干预信息化建设进行思考与展望,以期达到促进中医健康管理模式信息化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分析血清补体C3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观察组选取MS患者65例,对照组选取无MS的正常人群6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补体C3水平,比较两组人群中糖脂代谢指标,并分析补体C3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的相关性,应用ROC曲线评价补体C3诊断MS的价值。结果 MS组中补体C3水平高于无MS组(P<0.05),随着MS各组分从0增加到4时,补体C3水平均逐渐升高,补体C3水平从Q1到Q4组,MS及其各组分的检出率均有升高趋势且危险性升高(P<0.05),利用ROC诊断MS的补体C3的最佳截位点是0.89g/L,敏感度为65.6%,特异性为80.6%,ROC曲线下面积0.775,95% CI:0.694~0.856(P<0.05)。结论 补体C3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密切相关,可能是MS发生的相关因素,并对MS发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5.
近年来,以T淋巴细胞为主的免疫细胞疗法在血液系统肿瘤和部分实体瘤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其对大部分 实体瘤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肿瘤抗原异质性和免疫逃逸、免疫细胞浸润能力差、免疫抑制微环境、代谢 微环境阻碍和T细胞耗竭等,这些问题限制了免疫细胞对实体瘤治疗的疗效进一步的提升。通过寻找新抗原、设计多靶点CAR、 过表达趋化因子受体及细胞因子、敲除抑制性信号分子、增强T细胞代谢能力、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以及表观遗传修饰等手 段能够有效改善免疫细胞在实体瘤治疗中的效果。本文系统性地对TIL、TCR-T细胞和CAR-T细胞为代表的免疫细胞对实体瘤 治疗的研究现状、面临的挑战和解决策略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清咽利膈汤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深圳市中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73例中医辨证为“热毒炽盛证”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给予清咽利膈汤口服治疗5 d,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观察患儿临床症状转归及临床疗效,并对治疗前后白细胞数计数、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EB病毒抗原等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采取清咽利膈汤口服治疗总有效率为94.52%(69/73);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EB病毒抗原、全血EB病毒-DNA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肝、脾、颈部淋巴结逐渐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咽利膈汤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7.
108.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实习生对贫血知识的掌握现状,为临床带教教师对护理专业实习生进行贫血知识的指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89名护理专业实习生进行贫血知识的问卷调查,比较不同学历、不同学制的护理专业实习生对贫血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护理专业实习生对贫血知识的总体认知水平及掌握情况不理想,总体答对率不足50%,总体及格率为10.1%;其中关于贫血的病因及分类、临床表现、治疗及临床护理4部分的答对率分别为53.4%,43.2%,42.2%及44.1%。长学制护理专业实习生对贫血知识掌握情况较好,及格率为25.4%,短学制及格率为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73,P<0.05)。结论护理专业实习生对贫血知识掌握欠缺,尚不能很好满足临床需要,希望得到相关培训。临床带教教师对护理专业实习生应注意贫血知识的应用性指导,加强对其贫血健康教育相关内容及沟通技能的培训。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s-fMRI)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全脑功能连接密度(functional connectivity density, FCD)改变与神经心理学变量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63例T2DM患者及人口学资料相匹配的43例健康被试者(healthy controls, HC),行rs-fMRI检查及神经心理学量表评分,采用基于图论的FCD计算全脑的短程和长程FCD值,对FCD值进行基于体素的组间比较,并分析存在组间差异脑区的FCD值与临床及神经心理学变量的相关性。结果 与HC相比,T2DM患者左侧小脑8区,右侧颞中/下回,左侧颞下回/梭状回,右侧额下回长程FCD减低(P<0.05);双侧颞中/下回短程FCD减低(P<0.05)。存在组间差异脑区的FCD值与临床及神经心理学变量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T2DM患者存在以额颞叶和小脑为主的FCD异常,颞中/下回可能是功能连接紊乱最为显著的脑区。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microRNA- 625(miR-625)在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参数的相关性,探究miR-625 对ESCC细胞系KYSE70迁移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检测2014年2 月至2015年4 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切除的86例ESCC及癌旁正常组织、ESCC细胞系和正常永生化食管上皮细胞系中miR-625 的表达,统计学分析其表达水平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Transwell 实验检测miR-625 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细胞计数Kit- 8(CCK-8)法检测miR-625 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ESCC组织中miR-625 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 < 0.05),ESCC细胞系中miR-625 表达水平与正常永生化食管上皮细胞相比,显著下调(P < 0.05)。miR-625 的表达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 < 0.05)。 随访数据提示miR-625 低表达组患者预后更差(P <0.05)。 miR-625 能够抑制ESCC的迁移和增殖(P < 0.05)。 结论:miR-625 作为抑癌基因参与ESCC的发生发展,提示miR-625 可能作为一个ESCC治疗靶点和预后判断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