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58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7 毫秒
91.
本文以ELISA法检测黑龙江省临床各型病毒性肝炎和原发性肝癌(PHC)共259例患者血清中抗-HCV。阳性者49例,阳性率18.9%。急肝、慢迁肝、慢活肝、肝硬化的阳性率依次增高。而PHC的阳性率为25%,各组间差异显著。其年龄分布显示年龄越大阳性率越高(P<0.05)。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2.
连新福  黄燕  刘茂才 《新中医》2002,34(9):13-13
介绍刘茂才教授治疗神经症的经验。刘教授治疗神经症强调病位在脑,以阴阳为钢,重视脏腑之间的辨证,抓住病机本质,取得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93.
脑脉Ⅰ号胶囊挥发油的包合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脑脉Ⅰ号胶囊挥发油的包合工艺。方法:正交试验法和GC/MS分析。结果:以挥发油利用率、包合物收得率、包合物含油率为指标,优选出挥发油饱和水溶液法的最佳包合条件为:挥发油和β-环糊精的比值为1ml:4g,包合温度为40℃,包合时间为2h,经GC-MS分析,包合前后挥发油主要成分基本一致。结论:用β-环糊精包合脉脉Ⅰ号胶囊挥发油,能有效地保存挥发油的有效成分,最佳包合工艺可靠。  相似文献   
94.
目的 :观察益芪口服液治疗缺血中风急性期气虚血瘀型患者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法 ,将符合标准的病例接受益芪组或对照组的治疗 ,试验组 (益芪组 )接受基础治疗 +试验药物 (益芪口服液 ) ,对照组接受基础治疗 ;治疗 14天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的改变 ,随访 1个月 (30± 2天 )进行总的生活能力状态 (ADL)评定。结果 :治疗组 (益芪组 )32例 ,对照组 31例 ,两组基线基本一致 ;治疗 14天中风病证候积分改变比较 ,组间气虚血瘀证、气虚证、血瘀证积分改变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0 .0 1) ,益芪组优于对照组 ;组内证候积分改变比较 ,益芪组气虚证、血瘀证证候积分改变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气虚证改善优于血瘀证。结论 :初步说明益芪方对气虚血瘀证缺血中风的治疗干预是有效的 ,同时提出在气虚证、血瘀证证候积分改善方面的疗效差异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95.
出血中风病因病机的发展及阐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出血中风的病因病机学说的源流和发展进行考证和阐发.风阳痰火是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引起脏腑功能失调形成的病理状态,同时亦是诱发出血中风的始动因素和危险因素.瘀血既为病理产物,其压迫损伤脑髓,又成为出血中风的致病因素.出血中风急性期多有肝肾不足、内伤积损的发病基础,而痰瘀压迫损害脑髓酿生毒邪,痰瘀热毒邪互结对脑络的损伤是出血中风急性期的病机关键.因此,采用破瘀涤痰,清热解毒法兼以"补虚"是治疗的基本大法.  相似文献   
96.
肉眼及光镜下观察了毛冬青甲素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脑内血肿的影响。电镜下观察了毛冬青甲素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脑血肿病理模型术后脑微血管超微结构的影响。发现毛冬青甲素治疗组血肿吸收快,毛细血管增生活跃,组织修复好。治疗后其脑微血管内皮光滑,内皮细胞核及线粒体肿胀减轻,管腔无狭窄,内无血栓形成及血小板聚集。对照组治疗后毛细血管增生较少,组织修复不理想。其脑微血管内皮毛糙,微绒毛增多,内皮细胞核及线粒体肿胀,管腔明显受压变窄,并有微血栓形成及血小板聚集,管用水肿,提示毛冬青甲素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是可行的、有效的,并说明毛冬青甲素确有疏通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促进血肿吸收及脑组织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研究脑脉Ⅰ号胶囊挥发油的包合工艺。方法:正交试验法和GC/MS分析。结果:以挥发油利用率、包合物收得率、包合物含油率为指标,优选出挥发油饱和水溶液法的最佳包合条件为:挥发油和β-环糊精的比例为1 ml∶4 g,包合温度为40℃,包合时间为2 h,经 GC-MS分析,包合前后挥发油主要成分基本一致。结论:用β-环糊精包合脑脉Ⅰ号胶囊挥发油,能有效地保存挥发油的有效成分,最佳包合工艺可靠。  相似文献   
98.
脑脉I号胶囊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脑脉I号胶囊为治疗中风中脏腑阴闭证的临床有效制剂,主要由黄芪、天麻、石菖蒲、川芎等组成,实验旨在优选该方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以黄芪甲甙含量、干固物得率为指标,考察药材的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溶煤量、乙醇浓度4个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A6B2C3D3,即溶剂为75%乙醇,溶剂用量为6倍,提取60min、提取次数为3次。(结论)均匀设计法适用于中药复方制剂提取工艺中多因素的优选实验。  相似文献   
99.
中西医结合综合救治高血压性中、大量脑出血201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目的 寻求能够提高血压性中、大量脑出血临床疗效的救治方案。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对201例患者进行研究,治疗组103例,对照组98例;治疗组应用综合救治方案(包括外科手术治疗、基础治疗和中医药辩证治疗),对照组应用外科手术治疗和基础治疗,西医治疗;治疗后28d,随访6个月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中西医综合救治的治疗组临床疗效较优(P<0.001);病死率较低,差异有显著性(P<0.001);生存病人生活能力状态(ADL)较好(P=0.002,P=0.025);生存率和累计生存率较高(P<0.01);合并症较少(P=0.001,P=0.04);治疗后3d、7d生存病人的神志不清以及阳闭证喉中痰鸣、面赤身热、躁扰不宁等症状改善程度较优(P<0.01)。显示综合救治方案可提高高血压性中、大量基底节脑出血救治的临床疗效。本研究还显示高血压性中、大量脑出血闭证阳闭证为主,清热、平肝、破瘀、涤痰、通腑、醒神是其基本治法;中医药在综合救治方案中的作用可能是降低并发症和并发症致死率。结果 该方案疗效较为确切,值得进一步扩大样本,进行多中心合作的验证,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0.
刘茂才教授临床辨证发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辨证论治出现是一些不适应性,刘师认为临证时在坚持中医理论基屈理论为指导,重视中医辨证为特长条件下,还应开拓思路,也于借鉴现代医学成果,进行微观辨证,无“证”求“证”、有“证”舍“证”等辨证发挥,抓辨证关键,灵活运用,做到有效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