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以血管造影的方法,观察相邻接轴型皮瓣间血管交通吻合支于皮肤扩张术后变化的定量分析研究,为皮瓣的血供提供更加确凿的依据。方法于巴马猪双侧侧腹壁形成以旋髂深血管为蒂的轴型皮瓣,并分别与双侧的腹壁上动静脉轴型皮瓣相连,一侧于血管交接部位埋置皮肤扩张器为实验组,另一侧为非扩张对照组。扩张完成后,于颈动脉灌注明胶一氧化铅混悬液,获得皮肤血管的x线影像。在该图像上两血管大致的交通部位设计等距的3条平行线垂直于两血管的长轴方向,总的宽度以能覆盖所有的交通支为准,计数平行线与该区域内的血管支的切割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平行线与交接区动脉切割数为81.20±10.33,对照组为22.40±5.41,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管交通支的计量方法能真实反映血管交通支的改变,并可运用于其他实验和临床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32.
容貌是人的基本特征之一,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关于美貌人群的面部测量文献诸多,但真正的面部完整的测量是在80年代早期开始的.即利用二维成像进行三维重建,立体反映颅面解剖结构的出现.  相似文献   
33.
瘢痕的概念在人们心目中并不陌生,从医学机理上说,皮肤只要有破损,而且深度超过皮肤真皮的深层,皮肤就会以瘢痕的方式愈合。它给人们的直接感觉就是瘢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困扰。如在面部形成瘢痕,会影响到我们的容貌;在四肢的瘢痕可能会影响到我们四肢的功能,或影响四肢的发育……某些瘢痕随着机体的衰老,有一天会变成危及生命的瘢痕癌。在临床工作中,诊断为瘢痕癌的病例并不少见。患者林某20年前因为近半个头皮外伤而形成了瘢痕,瘢痕严重损害了患者的  相似文献   
34.
硅凝胶假体的组织学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育凤 《铁道医学》1999,27(5):353-355
  相似文献   
35.
临床发现耳廓瘢痕疙瘩主要见于穿耳洞后感染,可导致耳廓变形或畸形。目前主要采用手术切除,辅以术后放疗、激素注射和加压等综合治疗。目前尚无规范的治疗手段,疗效各异。我科2009—05—2014—03期间收治15例耳廓瘢痕疙瘩患者,均采用手术切除,部分辅以瘢痕内激素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2年,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小型猪躯干主要皮动脉血液供应,为皮瓣的相关研究提供动物模型和充分的解剖学依据。方法:(1)小型猪5头放血处死,动脉灌注明胶-氧化铅混悬液,运用CT扫描三维重建全身动脉系统。解剖观测躯干主要皮动脉的起源、行程、营养范围以及相互之间的吻合情况,并取下皮肤筋膜组织拍摄X线片。(2)活体小型猪1头静脉注射泛影葡胺,CT扫描三维重建全身动脉系统,与明胶-氧化铅灌注的三维重建行对照观察。结果:在动脉显影X线图像上,可见双侧的腹壁上动脉、肋间动脉穿支、旋髂深动脉构成腹前、侧壁的主要营养链,两两之间有丰富的吻合支,而腹壁下动脉、腹壁浅动脉和胸背动脉均未见粗大的皮肤穿支。全身动脉三维重建图像上,可见躯干主要皮动脉的来源、走行,管径相对大小,并可动态观察血管树的三维结构和相互关系。结论:小型猪躯干体被血运丰富,腹壁上动脉、肋间动脉穿支、旋髂深动脉皮支两两之间有丰富的吻合支,构成躯干体被组织的主要营养链,并可以此设计不同类型的皮瓣。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皮瓣加肌皮瓣法(双瓣法)在下睑袋整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经皮肤入路行下睑成形术切口,采用皮瓣和肌瓣联合的方法,适当保留睑板前眼轮匝肌,在皮肤、眼轮匝肌表面和眼轮匝肌与眶隔之间进行剥离,直达眶下缘.术中采用Hamra′s法,沿眶下缘松解眶隔,释放眶隔脂肪,将其填充于眶下缘凹陷处,并设计下睑眼轮匝肌瓣,用以缩紧悬吊松弛下垂的下睑肌肉与皮肤,并适量去除皮肤.结果 本组共26例患者,术后1例出现血肿,给予清除;1例因一侧眼轮匝肌瓣固定不牢致下睑退缩.其余患者术后均获随访6~18个月,效果满意.结论 双瓣法下睑袋修复方法,既可有效矫正睑袋畸形,使下睑外观自然,符合美学要求,同时又可使面颊部得到提升,达到中面部年轻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分析小颏畸形的颏部形态特征及其在颏部水平截骨整形手术应用中的效果。方法 通过头颅正侧位X线头影测量分析12例小颏畸形患者的颏部形态,按测量值与正常值之间的差值,计算截骨段移动范围,手术采用颏部水平截骨整形手术方法。结果 12例患者均按照术前预测值移动截骨段,术后头颅正侧位X线头影测量结果与术前预测值相近,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通过头颅正侧位X线头影测量分析小颏畸形的特点,精确计算截骨段的移动范围和方向,是保证颏部水平截骨整形术达到良好美容效果的基础。  相似文献   
39.
治疗小颏畸形的三种术式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比分析硅胶假体置入隆颏术、自体骨移植隆颏术和颏部水平截骨颏成形术的临床效果和常见并发症。方法 通过三维CT、头颅正侧位X线检查和第2次手术观察,分析三种治疗小颏畸形手术各自的优缺点并明确其适应证。结果 硅胶假体置入隆颏术后存在假体位置异常、颏部骨质吸收、假体周围骨膜反应、颏部矫正不足等缺点;自体骨移植隆颏术后存在较严重的远期移植骨质吸收和颏部形态改善不足问题;颏部水平截骨颏成形术矫正小颏畸形效果良好。结论 硅胶假体置入隆颏术适用于轻度的下面部矢状方向发育不良、不伴有前下面高不足、无面部不对称且颏唇沟较浅的患者。颏部水平截骨颏成形术适用于各种程度及类型的小颏畸形的矫治,尤其适用于颏部偏斜和面部不对称的调整。自体骨移植隆颏术长期效果不佳,应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隆鼻硅胶假体雕刻中的四个角度与隆鼻并发症的关系.方法总结了420例硅胶假体隆鼻术患者,分析并发症与假体雕刻的关系,提出假体雕刻要与鼻部解剖形态相吻合的四个角度.结果术后1周,发现3例患者假体鼻根部向一侧轻度偏斜,2例6个月后鼻根部假体固定不良.1例术后主诉头痛,取出假体后症状消失.其余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假体雕刻与鼻部解剖形态的四个角度相吻合,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