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8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成纤维细胞成骨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是结缔组织中最重要的一类细胞。近年来,成纤维细胞在免疫系统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尤其是在组织纤维化中所起的作用渐受到重视;成纤维细胞与骨形态发生蛋白(BMG)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等骨生长因子的关系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兴趣。在骨折修复过程中,以往成纤维细胞的作用被认为是仅能分泌合成胶原纤丝,形成纤维骨痂;近年来,成纤维细胞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参与骨折的修复、形成骨组织的作用已被证实。[1,2]成纤维细胞是除成骨细胞、软骨细胞之外具有成骨潜能的另一类重要细胞。1 …  相似文献   
12.
支架可为诱导和加速新生软骨组织的生成提供理想的三维环境,理想软骨组织工程支架应该具备以下条件:①直接的、可控制的生物降解。②促进细胞的活化、分化和细胞外基质的产生。③黏附性,能与周围的自体软骨组织融为一体。④能恰如其分地填补软骨缺损。⑤根据软骨的缺损部位提供必要的机械强度。⑥无毒的、非免疫源的且不能引起炎症反应。⑦可输送营养和代谢产物。目前,大量天然和合成的高聚物材料已被用于软骨修复支架的研究,这些高聚物材料按形态结构可分为:水凝胶、海绵及纤维网丝等。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高聚物支架包括:藻(朊)酸盐, 琼脂糖,纤维蛋白,透明质酸,胶原,凝胶明胶,壳聚糖,硫酸软骨素和纤维素等。用于软骨修复的合成高聚物包括:聚α-羟基酯、聚乙二醇、聚NiPAAm、聚丙烯-反丁烯二酸、聚丙烯反丁烯二酸、聚氨酯聚氨基甲酸酯等。  相似文献   
13.
背景:终板的组织形态改变可通过影响对椎间盘的营养传递最终导致椎间盘的退变。 目的:观察终板凹陷程度变化对腰椎运动节段生物力学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有限元模型生物力学分析。于2005-01/2007-01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生物力学实验室完成。 材料:德国西门子SOMATOM SENSATION 16螺旋CT机。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Inc. Pennsylvania, USA)。 方法:在以往建立的腰椎L4~5运动节段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基础上,采用CAD方法精确构建大、中、小3种不同终板凹陷角的有限元模型,有限元模型的椎间盘前凸角、小关节间隙等其余形态学参数及网格划分均保持一致。垂直压缩、屈曲、伸直、前后剪力5种载荷条件下,分别对3种有限元模型生物力学参数进行测试。 主要观察指标:终板-椎间盘界面应变、椎间盘刚度、髓核内压、椎间盘膨出、纤维环纤维张应力、纤维环基质应力、腰椎后部结构应力以及关节突接触力。 结果:负载条件下,终板凹陷角增加、终板凹陷程度减小可导致终板-椎间盘界面应变减小,椎间盘刚度及髓核内压增加,椎间盘膨出、纤维环纤维张应力、纤维环基质应力、腰椎后部结构应力以及关节突接触力减小。 结论:终板凹陷程度的减小增强了椎间盘对椎体的保护作用;同时可通过影响终板的形变减少对椎间盘的营养传递。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比较股骨髁上骨折二种内固定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别应用股骨髁上逆行交锁髓内钉(GSHN)、动力加压髁螺钉(DCS)治疗股骨髁上骨折,术后获随访共72例,通过对其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患肢功能进行临床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均随访12~26个月至骨折愈合后,平均17个月;GSHN组与DCS组相比,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肢体功能按Kolmert评分标准评定,GSHN 、DCS的优良率分别为89.7%、81.8%.结论 应用GSHN治疗股骨髁上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较少、骨折愈合快、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6.
近来,干细胞作为一种自体软骨细胞的替代物,在软骨组织工程中日益得到重视。骨髓源性干细胞在多种条件下均能表现出软骨形成的潜能。脂肪源性干细胞是一种从脂肪组织中分离获得成的纤维细胞样干细胞群,经体外一段时间培养后,获得稳定的扩增,其衰老的水平较低,在三维培养环境下可分化为软骨细胞。肌肉、滑膜和骨膜是骨髓和脂肪组织之外的用于软骨修复的其他干细胞源。人类胚胎干细胞和原代软骨细胞共培养,可以诱导软骨形成,但对其选择纯化较为困难,且胚胎干细胞具有致瘤性,临床使用尚存在伦理学问题。  相似文献   
17.
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并探讨影响其自然吸收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经手术治疗的37例39个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组织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研究.HE染色用于观察突出组织的病理来源;免疫组化研究包括CD68、CD34染色,分别用于观察突出组织巨噬细胞浸润程度及新生血管形成程度.按髓核组织含量将突出组织分为3组:髓核组、含髓核组及不含髓核组,分析巨噬细胞浸润程度、新生血管形成程度与年龄、病程、病理来源以及影像学各因素的相关性.所有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游离型突出组织以髓核为主的占62%,92%的游离型突出组织周围有新生肉芽组织形成.在新生肉芽组织内可见新生血管周围大量巨噬细胞浸润.3组间新生血管形成程度、巨噬细胞浸润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663,P=0.008;F=3.604,P=0.038).突出组织的巨噬细胞浸润程度、新生血管形成程度与年龄、病程无显著相关,与突出组织大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342,P=0.033;r=0.440,P=0.005);且当突出组织MRI相对信号强度为0.30~0.72时,其巨噬细胞浸润程度、新生血管形成程度最显著.结论 多数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组织以髓核组织为主要来源,并呈现不同程度的自然吸收现象.突出组织的自然吸收程度与年龄、病程无关,与突出组织的病理来源显著相关;当突出组织越大、突出组织相对信号强度为0.30~0.72时,自然吸收程度越显著.  相似文献   
18.
More than 60% of spinal metastases are hypervascular tumors.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often occurred in the surgery for spinal metastases in the pas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some preoperativ...  相似文献   
19.
腰椎间盘退变及腰椎融合的有限元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退变椎间盘腰椎有限元模型即通过椎间盘材料特性及形态结构的改变模拟椎间盘退变的病理过程。椎间盘退变后椎间盘刚度的增加对腰椎应力分布有明显的影响。椎体融合器植入后椎体的应力变化与融合器的形态、材料特性以及松质骨、终板的密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王景东  刘耀升  刘蜀彬 《中国骨伤》2011,24(11):943-947
目的:探讨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metastaticepiduralspinalcordcompression,MESCC)运动功能障碍与影像学及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自2006年7月至2008年12月对连续收治的26例MESCC患者43个主要病变椎体进行MRI及CT扫描评估,并进行运动功能障碍评分。结果:26例MESCC患者中,12例发生内脏转移,其中10例发生运动功能障碍;14例无内脏转移,其中4例发生运动功能障碍(P=O.0079)。主要病变椎体连续组中,16椎发生运动功能障碍;主要病变椎体非连续组中,9椎发生运动功能障碍(P=0.1034)。主要病变椎体累及椎板组中,11椎发生运动功能障碍;主要病变椎体未累及椎板组中,14椎发生运动功能障碍(降0.0205)。主要病变椎体后壁向后突出组中,12椎发生运动功能障碍;主要病变椎体后壁无向后突出组中,13椎发生运动功能障碍(P=0.0334)。侵犯椎管内硬膜外组织组中,11椎发生运动功能障碍;未侵犯椎管内硬膜外组织组中,14椎发生运动功能障碍(P=O.0036)。转移瘤患者年龄、性别、术前接受正规化疗、转移灶部位腰背部疼痛程度、原发肿瘤已行根治手术、原发肿瘤治疗效果、脊柱外骨转移灶数目、主要受累脊椎数目、主要病变椎体节段、连续病变椎体节段、累及椎体、椎体前柱骨折、椎体后壁骨折、累及椎弓根等因素对MESCC运动功能障碍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生内脏转移、主要病变椎体累及椎板、椎体后壁向后突出、转移瘤侵犯椎管内硬膜外组织的MESCC较易发生运动功能障碍,转移瘤连续病椎的发生率于颈椎和上胸椎组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