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414篇
  免费   4240篇
  国内免费   2736篇
耳鼻咽喉   674篇
儿科学   977篇
妇产科学   501篇
基础医学   3634篇
口腔科学   991篇
临床医学   11011篇
内科学   6052篇
皮肤病学   917篇
神经病学   2036篇
特种医学   3037篇
外国民族医学   30篇
外科学   5351篇
综合类   22080篇
预防医学   8880篇
眼科学   749篇
药学   8836篇
  109篇
中国医学   9040篇
肿瘤学   2485篇
  2024年   467篇
  2023年   1837篇
  2022年   1731篇
  2021年   1547篇
  2020年   1653篇
  2019年   1929篇
  2018年   1853篇
  2017年   1229篇
  2016年   1501篇
  2015年   1643篇
  2014年   3908篇
  2013年   3509篇
  2012年   4164篇
  2011年   4487篇
  2010年   4294篇
  2009年   4325篇
  2008年   4281篇
  2007年   4075篇
  2006年   3805篇
  2005年   3728篇
  2004年   3404篇
  2003年   3171篇
  2002年   2774篇
  2001年   2637篇
  2000年   2373篇
  1999年   1929篇
  1998年   1724篇
  1997年   1608篇
  1996年   1512篇
  1995年   1439篇
  1994年   1295篇
  1993年   931篇
  1992年   842篇
  1991年   751篇
  1990年   714篇
  1989年   624篇
  1988年   588篇
  1987年   505篇
  1986年   483篇
  1985年   422篇
  1984年   322篇
  1983年   324篇
  1982年   252篇
  1981年   248篇
  1980年   156篇
  1979年   95篇
  1978年   35篇
  1977年   44篇
  1965年   27篇
  1959年   3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11.
目的 探讨人手术创伤腹膜组织中核转录因子Sp1激活 ,COL1A1和TIMP 1表达变化与腹膜纤维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 (EMSA)检测手术创伤后不同时间的腹膜组织核转录因子Sp1的表达水平 ,WesternBlot检测COL1A1和TIMP 1蛋白表达 ,Masson染色观察腹膜组织中胶原纤维的变化。结果 Sp1在手术创伤后 0 .5h被活化 ,随着手术时间延长Sp1活性逐渐增强 ,至创伤后 4h时达高峰 ,同时创伤腹膜组织中的COL1A1和TIMP 1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 ,存在差异显著性 (P <0 .0 1)。在手术创伤期内随手术时间的延长腹膜组织中胶原纤维增加。结论 核转录因子Sp1活化导致Ⅰ型胶原合成增加 ,细胞外基质降解减少 ,从而启动腹膜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2.
头皮针是目前在针灸临床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治疗方法,头皮针运动疗法是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王端义教授经过多年头针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所提出的。在对头皮针治疗带的研究上经过多年的总结和探索发现,通过对头颅骨底部沿发际线一带的治疗,对于临床中某些疾病可以明显增加治疗疗效。本文就颅底带的机理和具体定位、主治进行详细阐述,并举相关病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13.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病因不明的好发于育龄女性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程和预后多样,常反复恶化与缓解。通常累及肌肉骨骼系统和皮肤,也可引起肾、肺、心和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改变。缘于系统累及多样性,症状多样,而常就诊于许多不同的专家,这不仅影响了医生对疾病的认定,也影响对疾病的处理和治疗。  相似文献   
114.
在幼儿中皮内途径接种低剂量(2μg)中国乙型肝炎血源疫苗,根据首次接种后7个月的抗-HBs血清阳转率和抗-HBs浓度证实,皮下低剂量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可获得与常规10μg肌肉接种同样的免疫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5.
颈椎退变后致椎管和神经根通道变形或狭窄,在脊髓适应能力处于极限时,创伤作用即导导致神经损害。本组报告41例,全部应用前路手术减压及植骨融合。作者认为,早期手术、准确的定位、彻底减压系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16.
医学研究生指导工作中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宝华  童卫东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8):1032-1032,F003
医学研究生教育包括硕士、博士两个阶段的培养和学习,是我国医学教育结构中最高层次的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的双重任务,因此医学研究生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前景。但如何保证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已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笔者仅从导师的角度探讨如何针对这种情况,抓好研究生培养,保证其教育质量不滑坡。  相似文献   
117.
产后出血是严重的产科并发症,直接威胁产妇生命安全及生命质量,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现将我院2002年7月-2006年1月抢救顽固性产后出血34例成功的经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8.
外固定架是利用生物力学原理达到骨折端复位与固定,促进骨愈合和功能恢复的一项治疗技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2000年6月~2005年1月,我院应用组合式可调“工”字形外固定架治疗胫骨平台复杂骨折26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9.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的处理原则及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近10年来收治的76例严重多发伤病人的救治情况。结果76例病人都得到了及时救治,先后都实施了不同类型的手术治疗。死亡7例,术后并发症7例。结论严重多发伤在基层医院经常遇到,重视院前救护,规范入院后的处理程序,强调术中的治疗原则及治疗过程的注意点,对提高救治成功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0.
对负压吸引装置便携方式的研究一直是急救医学追求的目标之一,因为它能够极大地促进急救成功率。文章基于这种需要,研制了一套便携式负压吸引装置,并根据实际应用效果,选择优化的制造材料。研制的便携式负压吸引装置主要由特殊设计的储液罐及罐盖、负压产生装置、过渡接头等部分组成,关键部件采用特殊材料制作,体积小,质量轻,操作简单,易于携带,完全能满足临床抢救及治疗的需要。作为一种急救中必不可少的器械,便携式负压吸引装置在急救伤病员运输、转运,家庭急救,及无动力源环境等情况下,对于抢救患者及提高救治效果,具有极大的竞争优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