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13篇
  3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筛选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应激性心肌病(SIC)模型小鼠的最佳方案,建立光学标测技术评价SIC对小鼠心脏电活动影响的方法.方法 选择6~8月龄雌性C57BL/6J小鼠60只,分为对照组10只,其余50只根据ISO剂量不同分为给药1组,给药2组,给药3组,给药4组,给药5组,每组10只;另取C57BL/6J小鼠...  相似文献   
32.
10所医院手术部位感染横断面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分析成都市医院手术部位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研究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成都市10所二甲及以上医院术后住院患者进行24 h现患率调查,分析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与分布,明确主要病原菌和围手术期用药情况.结果 共调查1088例外科术后患者,手术1107例次,发生手术部位感染25例、26例次,手术部位感染率2.3%、例次感染率2.35%;26例次手术部位感染中,表浅切口感染占76.92%,深部切口感染占19.23%,器官/腔隙感染占3.85%;手术部位感染与切口、手术类型、术前感染情况密切相关(P<0.01);手术部位感染主要集中在泌尿外科、烧伤科、骨科和普外科,肠杆菌科是主要病原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Ⅰ类切口手术前使用率为58.50%,术后使用率>99.34%.结论 初步揭示了该地区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的一般规律和存在的问题,为预防和控制手术部位感染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3.
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alkalinesinglegelelectrophoresisassay,ASCGE)。由1988年Singh[1]提出的在单细胞水平上用于检测DNA损伤与修复的实验。包埋在载玻片上琼脂糖凝胶中的细胞经裂解去除胞浆,在碱性(pH≈13)条件下进行DNA解旋及电泳,中和、染色处理,观察其影像以判断DNA的损伤尤其是单链DNA断裂(SDBs)的程度,因其影像呈“慧星”状故又称慧星试验。由于此技术用量少、花费少、省时省力、灵敏、用途广,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注意,近年来有关的文献日益增多,现就最近几…  相似文献   
34.
颈动脉灌注治疗脑血栓,是外科治疗脑血管病的新疗法,它是将药物直接注入颈动脉内,使药物在较短时间内作用于血管和脑组织病灶内迅速达到治疗目的,时间短,效果好,毒副反应少,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我科于1997~2001年期间只收治脑血栓病人30例,临床采用维脑路通加尿激酶经颈动脉注射,临床均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5.
张晶  刘竹  步建英 《首都医药》2014,(18):41-41
目的:和方法通过对56例心电图诊断肺性P波的病例做临床分析,探讨引起P波电压增高的多种原因。结果和结论 P波电压增高机制复杂,涉及病因广泛,除了常见于右房扩大即肺源性心脏病以外。尚可见于其他疾病和原因,故诊断为“肺性P波”并不恰当。  相似文献   
36.
从药用植物绞股蓝根部分离内生真菌,筛选出抗氧化活性菌株并对其成分进行初步检测,鉴定目的菌株。采用常规方法分离绞股蓝根部内生真菌;DPPH法和Fe3+还原力测定抗氧化能力;TLC和HPLC检测内生真菌代谢产物中绞股蓝皂苷;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种属鉴定。分离得到的10株内生真菌中G4菌株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经检测发现G4的胞内产物中含有绞股蓝皂苷,鉴定其为柔膜菌目(Helotiales)。  相似文献   
37.
目的了解成都市口腔诊疗场所消毒工作质量,为规范管理和指导口腔医疗机构消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和抽样检测方法,对成都市153家口腔诊疗场所消毒管理与消毒质量进行了调查。结果成都市市级口腔诊疗机构90%以上采用压力蒸汽灭菌牙钻手机,基层口腔诊疗机构只有80%左右采用压力蒸汽灭菌牙钻手机;多数口腔诊疗机构没有单独清洗间、清洗装置和非接触式洗手装置。本次共采集口腔诊疗机构不同消毒对象样品1 065份,平均总合格率为96.71%。结论成都市口腔诊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结果较好,但基本消毒设施配置不够齐全,需要加强基本消毒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护士临床操作技能的培训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该院60名护理人员,将其动态随机化分为两组,两组护理人员各30名。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传统培训模式和分层管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操作中异常情况处理合格率、操作中注意事项合格率、基础操作合格率、临床应变评分、健康教育评分、职业礼仪评分、病情评估评分、环境护理评分、患者交流评分、无菌操作评分、管道护理评分、给氧护理评分、给药护理评分、护理设备操作评分、出/人院护理评分、徒手心肺复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O.05)。结论分层管理模式在临床技能操作培训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9.
目的:了解成都市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状况,为托幼机构开展卫生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和现场采样方法,于2013年对选中的30家托幼机构的班级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餐(饮)具表面进行检测。结果30家托幼机构共抽检样品803件,合格743件,消毒质量监测总体合格率为92.53%(743/803)。其中室内空气细菌总数合格率为90.11%(82/91),各种物体表面细菌总数合格率为93.37%(169/181),工作人员手细菌总数合格率为79.51%(97/122),餐(饮)具大肠埃希菌合格率为95.83%(138/144),使用中消毒液细菌总数合格率为100.00%。公立和私立托幼机构消毒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物体表面细菌总数、工作人员手细菌总数和餐(饮)具大肠菌群3类项目上,主城区托幼机构消毒合格率高于远郊,远郊消毒合格率高于近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1)。结论选取的30家托幼机构消毒工作质量尚好,但手卫生合格率较低,建议教育、监督、卫生部门沟通协作,信息互通,加强对托幼机构,特别是近郊托幼机构的技术指导工作和保育员培训,保证托幼机构各项卫生保健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0.
目的了解托幼机构卫生消毒质量状况,探讨托幼机构消毒工作对策。方法采用现场采样及细菌培养方法对成都市各级各类托幼机构卫生消毒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2010-2013年全市托幼机构消毒卫生监测合格率为94.4%,其中公立托幼机构消毒监测合格率为96.1%,民营托幼机构卫生消毒质量合格率为93.6%,二者合格率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室内空气监测合格率最低(为85.6%),工作人员手及餐饮具表面合格率均高于90%,且部分表面有大肠杆菌检出。结论成都市不同类型托幼机构卫生消毒工作今后重点是加强分类指导和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